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3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25篇
耳鼻咽喉   27篇
儿科学   10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45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168篇
内科学   71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44篇
特种医学   143篇
外科学   200篇
综合类   390篇
预防医学   149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130篇
  5篇
中国医学   121篇
肿瘤学   26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目的 探讨ERCP在治疗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方面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0月至2007年10月采用ERCP治疗39例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对25例胆道狭窄患者(吻合口狭窄14例,非吻合口狭窄11例)行括约肌切开、胆管扩张、鼻胆管引流和塑料内支架置放术等治疗;对6例胆漏患者行鼻胆管引流及塑料内支架置放术等治疗;对16例胆道结石和胆泥形成患者(其中合并胆道狭窄8例)行括约肌切开、鼻胆管冲洗引流及取石网篮取石等治疗.结果 ERCP手术成功率为95.9%(94/98),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吻合口狭窄的ERCP治愈率为100%(14/14),非吻合口狭窄的ERCP治愈率为27.3%(3/11),胆漏的ERCP治愈率为83.3%(5/6),结道结石和胆泥形成患者的ERCP治愈率为81.3%(13/16).结论 ERCP治疗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安全性较高、疗效较好、严重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32.
异烟肼预防大学生肺结核发病4年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5所高校1988,1989,1990级新生13087人中,结素强阳性者428人,强阳性率3.3%,实施口服INH预防结核病者289人,未服药者139人,观察4年,年发病率分别为1.7%和10.8%,INH减少发病84.0%。本文还对结素强阳性者预防服药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了分析,认为,对大学生结素强阳性者实施异烟肼预防性服药,是减少结核病发病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3.
套管针用于手术病人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套管针在手术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观察503例手术病人使用套管针穿刺成功率、疼痛发生率和液体渗漏等情况。[结果]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78.33%,疼痛发生率62.03%,术中渗漏2.58%。[结论]套管针能为手术病人提供快捷的静森输液通道,但易引起疼痛。  相似文献   
34.
背景:目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病因尚未完全清楚,而CD4+CD25+T调节细胞对机体的免疫反应可能起着一定的调节作用。目的:观察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外周血CD4+CD25+T调节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10及转化生长因子β的情况。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22例B细胞系列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者、13例T细胞系列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患者和18名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采用免疫磁珠法分离出CD4+CD25+T调节细胞进行培养,同时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10及转化生长因子β的水平。结果与结论:B-ALL患者和T-ALL患者外周血CD4+CD25+T调节细胞培养上清中白细胞介素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水平,而白细胞介素2水平显著低于正常人水平(P<0.05);B-ALL和T-ALL患者的CD4+CD25+T调节细胞培养上清中3种因子表达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CD4+CD25+T调节细胞可能通过增加分泌白细胞介素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减少分泌白细胞介素2等干扰抗肿瘤的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35.
1255例腹泻患儿轮状病毒抗原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智  杨侃  巫玉峰 《华夏医学》2009,22(3):510-511
小儿腹泻是我国婴幼儿最常见疾病之一,大部分由于感染引起,而感染中又以病毒感染多见,20世纪70年代国外就已证明病毒性肠炎主要病原微生物为轮状病毒(rotavirus,RV)[1],笔者对1255例腹泻的患儿大便进行轮状病毒抗原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胸腔内注入尿激酶联合化疗治疗多房性包裹性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应用和疗效。方法:对46例合并多房性包裹性恶性胸腔积液的晚期癌症患者,先经皮穿刺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管,后经导管注入尿激酶(20~30)万U(5000U/kg)融化包裹及分隔纤维组织,使胸水引流顺畅,尽可能放尽胸水后行胸腔内化疗。结果:46例患者胸腔注入尿激酶后均能使胸水通畅,干净,及时胸腔内化疗,继而全身化疗;治疗后CR(完全缓解)31例,PR(部分缓解)10例,NC(无效)5例;胸水控制总有效率89.13%。CR病人住院期控制胸水平均时间为37d;平均完全缓解期为11.7个月。所有患者对尿激酶胸腔注射有良好耐受性。结论:胸腔内注入尿激酶联合化疗治疗多房性包裹性恶性胸腔积液方法简便,较常规胸穿减少了穿刺次数,减少了患者痛苦及治疗经费;此法胸水控制完全缓解率高,控制胸水时间短;与常规胸穿相比患者胸膜肥厚粘连程度轻,肺功能恢复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7.
成人与儿童关闭房间隔缺损后心室重构差异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介入封堵房缺后成人与儿童在心室重构与心功能变化方面的差异。方法根据手术年龄将患者分儿童纽(年龄〈20岁)和成人组(年龄≥20岁)两组,所有患者于术前,术后1d、1个月、3个月、6个月心脏彩超检查,测量左右室腔径以及Tei指数。结果右室/左室腔径比值在关闭房缺初期明显变小,这在儿童患者尤其明显,左室Tei指数在成人与儿童均出现迅速下降,但是右室Tei指数有一介先上升后下降的过程,而右室Tei指数在成人中的上升过程表现更加明显。结论左右室对关闭房缺后血流动力学变化的适应能力并不一致,成人与儿童关闭房间隔缺损后心室重构过程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38.
梅县于 2 0 0 3年 10月实施卫生监督体制改革 ,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成为卫生监督机构的日常工作内容之一。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 ,医疗机构行政执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了进一步规范医疗服务市场秩序 ,保障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提高综合执法能力 ,现对梅县立案查处的 6 3起  相似文献   
39.
针药结合治疗不同部位脑梗塞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观察针药结合治疗84例不同部位脑梗塞(皮层动脉脑梗塞40例,深层动脉脑梗塞44例)的疗效,随机分为针药组和单纯中药组各42例,10日为1疗程,观察3个月后作疗效比较。结果:针药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的改善明显优于中药组(P〈0.05),且针药配合治疗皮层动脉梗塞的疗效优于深层动脉梗塞(P〈0.05)。  相似文献   
40.
文章根据《外科正宗》中所记述的相关托法内容,结合相关经典原文,探究陈实功《外科正宗》中\"通调气机,开户逐贼\"的学术思想,总结陈氏在运用托法时以表里气机疏畅为前提,以脾胃气机顺调为根本,通达人体窍道、开放肌理皮腠,最终达到开户逐贼,托邪外出为目的的临证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