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0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18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37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07篇
内科学   44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5篇
特种医学   112篇
外科学   133篇
综合类   246篇
预防医学   82篇
药学   71篇
  1篇
中国医学   72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 改进毒蛇咬伤急诊处置方法.方法 毒蛇咬伤患者共183例,随机分为A组(培训前)87例,B组(培训后)96例.A组医生按传统模式诊断治疗,B组医生经培训后按急诊处置流程诊断治疗,比较2组的抗蛇毒血清给药时间、临床疗效、住院时间和患者和家属对医生和护士的满意度.结果 B组较A组抗蛇毒血清给药时间缩短[(84.3 ±45.4)min比(115±56.0) min,P<0.01].轻型、重型及危重型2组治愈率均无差别[100%比100%,97.8% (44/45)比95.1% (39/41),P>0.05].B组较A组住院时间在轻型无差别[(3.3±0.8)d比(3.5±0.9)d,P>0.05],在重型及危重型缩短[(11.8±5.7)d比(14.1±6.4)d,P<0.05].B组较A组当班护士好评率及患者满意度均有提高.结论 急诊处置流程的培训应用有利于快速救治毒蛇咬伤.  相似文献   
72.
目的 探讨两剂激素联合两剂达利珠单抗及他克莫司(FK506)的免疫抑制方案在肝移植中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器官移植中心2006年9月至2008年3月共实施成人肝移植74例,排除3例血型不合、4例围手术期死亡外,余67例纳人本研究,其中男性54例,女性13例,年龄28~66岁,平均(46.9±8.7)岁.将67例成人肝移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传统免疫抑制方案(激素3个月撤离)组(n=35)和两剂激素免疫抑制方案组(n=32),比较两组术后代谢并发症、感染(含细菌、真菌及巨细胞病毒感染)及排斥反应的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的术后早期高血糖发生率,高血糖患者使用胰岛素的平均剂量,随访期内糖尿病、高血压及感染的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早期高血压发生率及随访期内排斥反应的发生率和高脂血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两剂激素的免疫抑制方案是安全有效的,其不增加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并可显著减少长期使用激素引起的各种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3.
成人与儿童关闭房间隔缺损后心室重构差异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介入封堵房缺后成人与儿童在心室重构与心功能变化方面的差异。方法根据手术年龄将患者分儿童纽(年龄〈20岁)和成人组(年龄≥20岁)两组,所有患者于术前,术后1d、1个月、3个月、6个月心脏彩超检查,测量左右室腔径以及Tei指数。结果右室/左室腔径比值在关闭房缺初期明显变小,这在儿童患者尤其明显,左室Tei指数在成人与儿童均出现迅速下降,但是右室Tei指数有一介先上升后下降的过程,而右室Tei指数在成人中的上升过程表现更加明显。结论左右室对关闭房缺后血流动力学变化的适应能力并不一致,成人与儿童关闭房间隔缺损后心室重构过程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74.
1528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肺炎衣原体感染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智  杨侃  巫玉峰 《广西医学》2009,31(9):1353-1354
目的了解桂林市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肺炎衣原体(CP)感染情况。方法1528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抽取静脉血,采用呼吸道(IgM)抗体检测芯片试剂盒,检测肺炎衣原体(CP—IgM)抗体,阳性表示肺炎衣原体感染。结果1528例中捡出CP-IgM阳性173例,阳性率11.3%。以6—12岁组检出率(30.7%)高,与其他年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秋、冬季检出率(13.6%、16.3%)高于春、夏季(7.5%、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P是学龄前期和学龄期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在秋冬季节托幼机构和小学要做好相关防护工作.防止CP流行。  相似文献   
75.
目的 探讨陶氏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的信度与效度.方法 采用陶氏ADL 量表和Barthel 指数对222 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入院时、发病后14 d 和发病后90 d 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价.重测信度、评价者之间信度及不同评价方法之间信度以Kappa 值表示,分半信度及内部一致性信度以Cronbach α值表示,同时效度行Spearman 相关分析,结构效度采用因子分析.结果 陶氏ADL 量表中点用钞票重测信度为0.594,一般家务评价者之间信度为0.598,分半信度为0.901,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966,电话评价与现场评价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均P < 0.01),陶氏ADL 量表评分与Barthel指数在脑卒中急性期和恢复期均有较好的相关性(均P = 0.000),陶氏ADL 量表有两项公因子,反映患者的运动功能和认知功能.结论 陶氏ADL 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极高,适宜电话随访,但某些评价项目重复或不必要,部分评价项目定义模糊、涉及内容不具体.陶氏ADL 量表与Barthel指数具有同时效度,包括两项公因子,反映患者的运动功能和认知功能,可以更为全面地评价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推荐应用修订后的陶氏ADL 量表.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在类风湿性关节(RA)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分别检测109例RA、42例其他风湿免疫病患者及3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的抗-CCP抗体,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类风湿因子(RF),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抗CC-P抗体和RF的敏感性分另q为62.4%和7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5,P〉0.05);抗-CCP特异性为95.8%,明显高于RF的81.9%,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X2=38.2,P〈0.01)。两者联合检测敏感性下降(56.0%),特异性却升高(98.6%);两者总体符合率78.9%;抗CC—P与RF检测对RA的诊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8,P〉0.05),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r=0.547,P〈0.01)。结论抗-CCP抗体是诊断RA的一个高度特异性指标,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胸腹水总蛋白(TP)、腺苷脱氢酶(ADA)、乳酸脱氢酶(LDH)、糖基抗原125(CA125)四项指标联合检测在良、恶性胸腹水中的临床鉴别诊断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2008年住院诊断有胸腹水的患者,分成良性肿瘤组和恶性肿瘤组两组,分析两组患者胸腹水中TP、ADA、LDH、CA125的检测结果,数据采用方差分析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恶性组患者胸腹水标本中TP、LDH、CA125值较良性组明显升高(P〈0.05),ADA结果良性组高于恶性组(P〈0.05)。结论联合检测TP、ADA、LDH、CA125对胸腹水性质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8.
1255例腹泻患儿轮状病毒抗原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智  杨侃  巫玉峰 《华夏医学》2009,22(3):510-511
小儿腹泻是我国婴幼儿最常见疾病之一,大部分由于感染引起,而感染中又以病毒感染多见,20世纪70年代国外就已证明病毒性肠炎主要病原微生物为轮状病毒(rotavirus,RV)[1],笔者对1255例腹泻的患儿大便进行轮状病毒抗原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9.
背景 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伴前庭症状患者常无明显的肢体瘫痪,眩晕、头晕症状改善后具备一定的行走能力,但跌倒风险高,临床缺乏对其步行能力的关注。双任务模式的功能评估能更好地发现患者潜在的步态异常,为早期康复干预提供依据。目的 探究双任务对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伴前庭症状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2022年在天津市环湖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伴前庭症状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单任务步行、运动-运动双任务步行、认知-运动双任务步行模式,采集患者步态参数,包括步速、步频、步幅、双支撑相时间占比、步长时间、躯干冠状面、矢状面摆动角度,比较3种任务条件下患者的步态参数差异,同时比较两种双任务步行下双任务成本差异。结果 与单任务步行比较,患者进行运动-运动双任务步行时,躯干冠状面、矢状面摆动角度减小(P<0.05);在进行认知-运动双任务步行时,步速降低、双支撑相时间占比延长,躯干冠状面摆动角度增加(P<0.05)。与运动-运动双任务步行相比,认知-运动双任务步行的步速双任务成本、步幅双任务成本、双支撑相时间占比双任务成本增加(P<0.05)。结论 双任务...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