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1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18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37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07篇
内科学   44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5篇
特种医学   112篇
外科学   133篇
综合类   246篇
预防医学   82篇
药学   72篇
  1篇
中国医学   72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41.
CT透视技术的发展和放射线剂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10年来,随着滑环扫描、亚秒旋转时间和计算机图像重建技术的进步,TC技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今天的TC扫描机已经可以几乎实时地提供TC横断图像,这种技术被称为CT透视(TC fluoroscopy,CTF)或实时TC扫描(real-time TC),TC透视技术在非血管介入技术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包括全身各部位的穿刺活检和部分液性病灶的引流治疗.TC透视引导下介入操作的优点是定位准确、操作时间短、与常规TC引导相比病人受照射剂量低.由于TC透视操作时放射线医师和病人同时处在扫描室内,并且TC透视使用的kVp值和mAs值都远大于常规X线透视所用的值,在相同时间内TC透视较常规X线透视产生更大的射线剂量[1],因此操作过程中病人和操作者受到射线损伤的风险加大,如何避免病人和手术操作者的射线损伤和加强射线剂量的管理已越来越受到许多学者的重视[2].  相似文献   
142.
胰腺钩突的单层螺旋CT增强扫描表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回顾性研究正常胰腺钩突的单层螺旋CT增强表现,以提高胰腺疾病早期诊断的准确性.方法抽取我院无胆胰疾病病例182例,男143例,女39例,年龄17~81岁,均行上腹部单层螺旋CT增强扫描.按年龄分为7组,分别记录胰腺钩突的形状、大小,钩突与下腔静脉的关系,肝内外下腔静脉的面积比值等情况.结果胰腺钩突左右径大于前后径,可与下腔静脉紧密相贴,而且可以部分包绕下腔静脉,肝内下腔静脉的面积比肝外下腔静脉的面积大.结论活体的胰腺钩突是柔软的,其形状、大小因人而异,还可包绕下腔静脉.  相似文献   
143.
背景: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发病过程中,CD4+CD25+T调节细胞对机体免疫反应可能起着一定的调节作用。目的:观察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免疫分型及外周血CD4+CD25+T调节细胞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对35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进行免疫分型,并检测外周血CD4+CD25+T调节细胞的数目,与18名健康对照作比较。结果与结论:急性B细胞淋巴细胞白血病22例,急性T细胞淋巴细胞白血病13例;22例急性B细胞淋巴细胞白血病中CD19的阳性表达率最高(100%),而13例急性T细胞淋巴细胞白血病中CD7阳性表达率最高(100%)。急性B细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外周血CD4+CD25+T调节细胞和急性T细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均高于健康对照(P〈0.05)。表明急性B细胞淋巴细胞白血病中CD19阳性表达率最高,急性T细胞淋巴细胞白血病中CD7阳性表达率最高,同时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外周血CD4+CD25+T调节细胞水平显著增高。  相似文献   
144.
背景:目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病因尚未完全清楚,而CD4+CD25+T调节细胞对机体的免疫反应可能起着一定的调节作用。目的:观察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外周血CD4+CD25+T调节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10及转化生长因子β的情况。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22例B细胞系列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者、13例T细胞系列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患者和18名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采用免疫磁珠法分离出CD4+CD25+T调节细胞进行培养,同时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10及转化生长因子β的水平。结果与结论:B-ALL患者和T-ALL患者外周血CD4+CD25+T调节细胞培养上清中白细胞介素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水平,而白细胞介素2水平显著低于正常人水平(P<0.05);B-ALL和T-ALL患者的CD4+CD25+T调节细胞培养上清中3种因子表达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CD4+CD25+T调节细胞可能通过增加分泌白细胞介素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减少分泌白细胞介素2等干扰抗肿瘤的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45.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门静脉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portal venography,CTPV)显示胃左静脉对预测食管静脉曲张(esophageal varices,EV)出血风险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在本院经临床证实的40例肝硬化EV破裂出血的CTPV图像资料,并与40例同期肝硬化EV非出血组及80例正常对照的CTPV图像资料对照,分析胃左静脉直径与肝硬化EV破裂出血的关系.结果 EV出血组均见胃左静脉曲张增粗,伴有胃后、胃短静脉曲张增粗者19例;非出血组32例见胃左静脉曲张增粗,伴有胃后、胃短静脉曲张增粗者11例.肝硬化EV出血组:胃左 静脉直径范围为6.9~ 14.6 mm,平均为(8.67±1.96) mm;肝硬化EV非出血组:胃左静脉直径范围为5.3~12.0 mm,平均为(6.82±2.69) mm;正常对照组:胃左静脉直径范围为2.2~5.8 mm,平均为(4.10±1.86) mm.肝硬化出血组、非出血组、与正常组之间,胃左静脉直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2.194,P<0.000 1),两两比较结果显示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肝硬化EV出血组胃左静脉直径最大,正常组最小.结论 胃左静脉的MDCT能较准确地预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风险情况,胃左静脉管径越宽,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危险性就越大.  相似文献   
146.
小肠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小肠功能衰竭的理想方法,我院于2010年6月实施1例全小肠移植手术获得成功,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38岁,为车祸行全小肠及右半结肠切除术后的短肠综合征患者.车祸前体质量约为80 kg,入院时为42 kg(肠切除后16个月).  相似文献   
147.
目的:研究琴叶榕根2种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法制备琴叶榕根乙醇提取物,回流提取法制备琴叶榕根水提取物。以pNPG (对-硝基苯基-α-D-吡喃葡萄糖苷)和可溶性淀粉为底物分别测定琴叶榕根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酵母来源和小鼠小肠来源)和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结果:琴叶榕根乙醇提取物和水提取物均具有较好的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抑制活性,其对酵母菌源α-葡萄糖苷酶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分别为:(128.13±3.28)、(1923.45±3.24)μg/mL;对小鼠小肠源α-葡萄糖苷酶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分别为:(531.04±5.72)、(2232.27±5.76)μg/mL;对α-淀粉酶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分别为:(714.25±4.37)、(1141.28±1.23)μg/mL。结论:琴叶榕根乙醇提取物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和α-淀粉酶均强于水提取物,有作为新型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48.
149.
150.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加减在Pilon骨折围手术期调控D-二聚体水平及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疗效。方法:对收入我院的Pilon骨折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试验组予以口服桃红四物汤,对照组予以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同时两组患者均予以双下肢空气波治疗、主动功能锻炼以预防血栓。动态监测D-二聚体水平及统计血栓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在人数、性别、年龄及骨折分型、软组织损伤情况分度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二聚体动态监测结果显示两组疗效无统计学意义(入院第2天,术前1天及术后3天、7天P值分别为0.603,0.757,0.362,0.675),血栓发生率统计无统计学差异(P=1)。结论:桃红四物汤加减可以有效的预防Pilon骨折围手术期血栓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