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2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16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37篇
口腔科学   19篇
临床医学   144篇
内科学   71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20篇
特种医学   41篇
外科学   76篇
综合类   261篇
预防医学   118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19篇
中国医学   112篇
肿瘤学   36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61.
患者 ,女 ,5 6岁 ,右上腹部反复疼痛 2年余。以胆结石 ,胆总管结石收入院。 1999年 11月 2日行胆囊切除术 ,取出胆总管结石 ,“T”形管引流术。术后第 8天伤口I期愈合拆线。 11月 2 1日 8时发现“T”形管内流出少量鲜红色液体 ,半小时后突然流出大量鲜红色血液 ,量约 12 0 0ml,患者休克 ,紧急输注止血药 ,“T”形管内注入冰盐水 ,去甲肾上腺素 ,输新鲜血 80 0ml,出血逐渐减少 ,2d后停止。 11月 2 8日又突然发生大出血 ,量约 140 0ml,经上述治疗效果不佳 ,间断出血量约 40 0 0ml。于 12月 5日急诊第二次手术 ,打开腹腔 ,发现胆…  相似文献   
62.
本文对a_1-抗胰蛋白酶异质体的检测方法(小扁豆凝集素亲合交叉免疫电泳法)进行改进。改进后的方法操作流程短、成本低、结果清晰、操作简便、不需预测a_1-抗胰蛋白酶总浓度,适合于临床广泛应用。本文用该法对原发性肝癌、转移性肝癌,其它器官癌肿、肝硬化及正常人血清中的a_1-抗胰蛋白酶异质体进行分析,发现小扁豆凝集素结合型a_1-抗胰蛋白酶百分比(LCA-R-AAT%)原发性肝癌组明显高于其它各组,以LCA-R-AAT(%)>25%为阳性标准,则原发性肝癌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0.6%、86.2%和84.3%,与小扁豆凝集素结合型甲胎蛋白联合检测,可使原发性肝癌诊断的敏感性提高至100%(P<0.05),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2.8%和89.9%(P均>0.05),表明LCA-R-AAT(%)的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Flotrac/Vigileo指导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在肾移植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行肾移植患者40例,随机分为A、B两组,其中A组为Flotrac/Vigileo指导,B组为常规中心静脉压( CVP)指导。记录患者术前(T0)、肾动脉开放时(T1)两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CVP、心输出指数(CI)、每搏变异度(SVV),统计患者术中出入量;监测患者术前、手术结束时的乳酸,采集静脉血标本测定患者术前及术后3d的肾功能指标———肌酐。结果肾动脉开放时(T1)A组MAP、CVP、CI高于B组,SVV低于B组(P<0.05)。术毕乳酸A组低于B组(P<0.05)。 A、B两组术后肌酐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第2、3天A组肌酐改善优于B组(P<0.05)。结论在肾移植术中应用Flotrac/Vigileo指导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能显著增加肾的灌注,加速肾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64.
近年来 ,我院选择解痉、止痛、利尿等药物联合应用治疗急性肾绞痛 92例 ,起到良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本组 92例均为输尿管结石所致的急性肾绞痛 ,男 6 7例 ,女 2 5例 ,年龄 1 8~5 8岁 ,平均 34 .5岁 ,发病至就诊时间0 .5~1 2小时。初次发病 70例 ,反复发病 2 2例。临床表现 患者常以一侧腹部突发性剧烈绞痛为特点 ,阵发性地加重 ,其中剧烈运动后发作 36例 ,夜间睡眠中翻身后发作 30例 ,排尿时发作 1 1例 ,原因不明突发 1 5例 ,其中向下腹、会阴及大腿内侧放射痛 5 1例 ,伴有排尿困难 2 0例 ,肉眼血尿 1 5例 ,所有病例均有镜…  相似文献   
65.
目的:系统评价带状疱疹并假性肠道梗阻相关研究文献,以减少带状疱疹致假性肠梗阻的误诊误治,提高诊断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NKI、万方、VIP及Cochrane等数据库。由两名研究者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及表格并评价质量。结果:(1)老年男性为高发人群;免疫力低下为主要诱因,国内诱因不详;(2)皮肤及腹部症状为主要症状,腹部X线平片为确诊手段;(3)国内外以一般治疗、胃肠减压及抗病毒治疗为主,国内外治疗效果相近,无并发症报道。结论:免疫力低下老年男性为高发人群;皮肤及腹部症状为主要症状;国内外各研究一致性认为腹部X线平片为确诊手段,一般治疗、胃肠减压及抗病毒为主要治疗手段,疗效相近;纳入证据级别低,该病临床诊断治疗过程中,尚需结合临床医生经验及患者价值观。  相似文献   
66.
1临床资料 患者男,32岁,因“发热伴头痛、腰痛4天”于2007年7月18日入院。入院前曾按感冒给予降温等治疗,未见好转。入院查体:体温40.5℃,呼吸20次/分,心率96次/分,表情淡漠,精神欠佳,颈部皮肤潮红,皮肤、粘膜无黄染,未见出血点,心肺无异常,肝肋下未及。实验室检查:RBC 4.8×10^12/L,Hb 140g/L,WBC 5×10^9/L,PUT 65×10^9/L,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究眼针联合体针对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临床体征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给予随机分组,对照组30例,给予单纯体针治疗;干预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眼针治疗,对两组患者症状及体征评分、治疗前后的睡眠质量评分(PSQI)以及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干预组患者治疗后的健忘、便溏症状及舌象、脉象体征得到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治疗后的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等指标评分与对照组呈现明显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常规体针治疗基础上对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加用眼针治疗,对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能够提升患者的睡眠质量,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8.
腹腔内粘连是一个复杂而又未能充分认识的外科难题,我们认为应针对引起粘连的各种因素对整个诊治环节都要把关,才能真正降低术后腹腔内粘连。根据肠粘连的诱因即腹腔感染刺激、肠管损伤、腹腔积血、异物、腹膜缺损及术后肠麻痹等,我们相应地采取以下术前和术后措施,有效减少了腹腔污染手术术后粘连肠梗阻的发生。临床资料本组腹腔污染手术146例,其中坏疽穿孔性阑尾炎83例,外伤性肠破裂21例,胃十二指肠穿孔20例,绞窄性肠梗阻19例,胆汁性腹膜炎3例,男99例,女47例,年龄8~76岁。讨论腹腔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是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尤以腹腔污染性…  相似文献   
69.
目的:观察柴枳平肝汤对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胃肠激素、血清神经肽 S受体 -1(NPSR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0年 1月—2021年 1月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及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科收治的 76例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西药联合应用中医药柴枳平肝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后的胃肠激素水平和 NPSR1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 97.37%,显著高于对照组 81.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前,两组血清 5-羟色胺 (5-HT)、生长抑素(SS)、胃蛋白酶原Ⅱ( PGⅡ)、血清神经肽 S受体 -1(NPSR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观察组的 5-HT、PGⅡ、NPSR1水平高于对照组, SS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应用柴枳平肝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患者可显著提升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胃肠激素、NPSR1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70.
为探讨不同术式治疗直肠前突的优缺点,分析2007~2010年采用Sehapayah术式(41例)、PPH术式(57例)和Starr术式(13例)治疗的直肠前突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有效例数、住院时间、费用、恢复工作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的对比资料。结果显示,3种术式的有效率相近,Sehapayah术式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较多,Starr术式费用最高。结果表明,PPH治疗直肠前突是一种有效方法,手术简单,疗效确切,住院时间短、恢复快,术后疼痛轻。Starr术式治疗直肠前突近期疗效确切,但开展时间短,手术例数少,有待于进一步积累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