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7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2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红藤脂溶性成分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红藤Sargentodoxa cuneata(Oliy.)Rend.et Wils.的脂溶性部分分离到九种成分,经理化性质与波谱数据分析,分别鉴定了它们的结构。其中香荚兰酸(Ⅰ)、原儿茶酸(Ⅱ)、大黄酚(Ⅲ)和新化合物对-香豆酸-对-羟基苯乙醇酯(Ⅳ)首次从红藤中分离到。  相似文献   
62.
五种瓜蒌皮挥发性有机酸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栝楼属植物栝楼、双边栝楼、大子栝楼、湖北栝楼和王瓜等5种果皮的挥发性有机酸,经甲基化、GC和GC-MS-DS分析,表明均含有棕榈酸、亚油酸、亚麻酸、月桂酸和肉豆蔻酸等15种长链脂肪酸。  相似文献   
63.
羊蹄甲属植物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豆科羊蹄甲属植物Bauhinia sirindhorniae原产于泰国东北部。该植物茎的浸出液在当地用于治疗肌痛的抗炎剂。目前尚未见该植物植化分析方面的报道。本次从该植物的根和茎中分离出几个生源相关的化合物,并发现一些化合物具有清除DPPH自由基的活性。  相似文献   
64.
以常用甘草为参照对带头甘草进行化学和药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日本使用的甘草有东北、西北和新疆甘草3个品种。其中,前两个品种被第14版日本药典收载可以药用,而新疆甘草不符合该版药典标准,仅被用作食品添加剂以及用于提取甘草活性成分甘草素。为解决东北甘草资源短缺的问题,日本1997年开始从中国进口带头甘草,作为东北甘草的补充资  相似文献   
65.
湖北栝楼种子中不皂化物质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郗砚彬  巢志茂  王金 《中国中药杂志》2007,32(21):2262-2265
目的:对湖北栝楼种子的不皂化部分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石油醚提取脂肪油,氢氧化钾进行皂化反应,对不皂化部分进行硅胶色谱的分离和纯化,用MS,IR,1H-NMR和13C-NMR波谱技术进行化合物的结构鉴定。结果:分离获得并鉴定了9个化合物,分别为栝楼仁二醇(1),异栝楼仁二醇(2),5-脱氢栝楼仁二醇(3),7-氧代二氢栝楼仁二醇(4),豆甾-7-烯-3β-醇(5),豆甾-7,22-二烯-3β-醇(6),10α-葫芦二烯醇(7),β-谷甾醇(8),豆甾-7,22-二烯-3β-O-β-D-葡萄糖苷(9)。结论:这些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分离获得。  相似文献   
66.
怀牛膝不同炮制品中甜菜碱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雷氏盐沉淀,采用紫外可见光谱法分析,测得怀牛膝的生品及酒制、炒制和盐制等不同炮制品中甜菜碱的含量为0.930%~1.029%,平均回收率和变异系数分别为99.2%和6.2%。  相似文献   
67.
双边栝楼皮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技术研究了双边栝楼果皮中挥发油中性部分的化学成分,鉴定了61个化合物。主要成分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棕榈酸甲酯、菲、萤蒽和3-甲基菲。鉴定出的成分占挥发油中性部分的80.17%。  相似文献   
68.
从构效关系角度对大黄中存在的天然蒽醌衍生物进行综述。该类蒽醌衍生物具有相同的母核,因此体现出一些相同的药理活性,但因取代基的不同而表现出活性强度的不同。这些蒽醌衍生物在抗氧化,抗菌,抗癌,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等方面存在明显的构效关系,表现为活性的强度与取代基的氧化程度。  相似文献   
69.
目的 根据GB/T 15000.3—2008《标准样品工作导则(3)标准样品:定值的一般原则和统计方法》,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立项,研制岩藻甾醇标准样品。方法 选择海带为原料,通过95%乙醇提取、减压浓缩、反复柱色谱分离、石油醚-乙酸乙酯重结晶、残余溶剂去除等制备和纯化过程,获得高纯度岩藻甾醇单体,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和X射线衍射等技术对其进行结构鉴定。运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进行均匀性检验、稳定性检验和8家实验室联合定值检验。结果 该样品在95%置信区间的样品均匀性良好,在2~4 ℃条件下24个月内稳定性良好,定值测定结果确定其纯度99.54%,扩展不确定度0.16%,达到了国家标准样品的技术要求,通过了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组织的验收。结论 成功研制了岩藻甾醇国家标准样品,该样品可用于岩藻甾醇含量测定、检测方法评定、相关产品的检测与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0.
白芷药材采后各环节影响质量的因素调研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在白芷的采收、加工、贮藏及包装环节中,调查影响其采后质量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方法 以走访调查安国等多个白芷的产地、药材市场、超市、贮藏库和药店(房)为主,辅以文献资料的收集和整理,综合评价影响白芷采后质量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结果 腐烂是白芷采收后最易发生的变质现象,在加工、贮藏及包装环节中还易出现发霉、变色、虫蛀等现象,因此,在每个环节均应严格控制白芷的质量。白芷应在晴天采收,避免采挖损伤,及时干燥,防止腐烂。干燥加工既有传统的石灰掩埋法,也有现代的硫磺熏蒸、食盐脱水、直接晒干、烘干等方法,干燥过程中需严格控制水分含量。入库前应首先对贮藏库进行消毒和杀虫。贮藏时应严格控制温度、湿度等贮藏条件。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磷化铝密闭熏蒸、冷藏库、气调养护、中药对抗贮藏、干冰常温贮藏等方法防止贮藏过程中的虫蛀和变色现象。大批量的白芷一般采用编织袋包装,零售常采用牛皮纸袋、聚氯乙烯塑料袋、玻璃瓶、铝箔复合膜袋等材料包装,包装规格视需要而定。结论 采收、干燥加工、贮藏及包装环节均可直接影响白芷的质量,需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处理,从而更好地保障白芷药材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