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51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核素骨显像和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碱性磷酸酶(ALP)测定对前列腺癌骨转移诊断的价值。方法对37例前列腺癌患者的核素骨显像结果、血清PSA和ALP结果进行回顾性研究;并对骨转移程度与血清PSA水平和ALP值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前列腺癌骨转移发生率为70.3%(26/37),最多见的转移部位为脊柱和骨盆。治疗前18例骨转移患者血清PSA值均>20 ng/ml,与骨转移阴性组有显著差异(P<0.001);对治疗后患者,血清PSA以4 ng/ml作为界值时骨转移阳性组和阴性组无显著差异(P>0.05),而以0.4 ng/ml作为界值时差异有显著性(P<0.05)。ROC曲线分析表明,治疗前血清PSA和ALP曲线下包围的面积分别为0.772和0.923;治疗后PSA和ALP曲线下包围的面积分别为0.885和0.769。相关分析显示,ALP值与骨转移等级之间有较好的直线相关关系(r=0.752,P<0.01);治疗前和治疗后PSA水平与骨转移等级间亦存在正相关关系(r=0.508,P<0.01;r=0.515,P<0.05)。结论核素骨显像仍然是目前诊断前列癌骨转移的主要方法;初诊为前列腺癌的患者,当PSA≥20 ng/ml时,应常规进行骨显像的检查,对治疗后的患者,一旦发现PSA≥0.4 ng/ml,应行骨显像检查;治疗前ALP对骨转移的诊断效能高于PSA,其升高的程度与骨转移的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2.
缬沙坦单用及合用治疗老年性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8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缬沙坦单用及与福辛普利或非洛地平合用对老年性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疗效.方法80例老年性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经过2 wk安慰剂导入期后,单服缬沙坦80 mg,qd.4 wk后随机分2组,分别联合服用福辛普利10 mg,qd,或非洛地平5 mg, qd,均为4 wk.治疗前及治疗后4 wk和8 wk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并测治疗前后坐位血压.结果缬沙坦单用4 wk后,坐位血压和24 h动态血压均下降(P《0.01或P《0.05).缬沙坦与福辛普利或非洛地平合用4 wk后坐位血压总有效率从45%增加为88%和85%;动态血压显示联合用药降压作用较明显.结论缬沙坦单用有长效的降压作用,与福辛普利或非洛地平联合用药有叠加降压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缬沙坦与福辛普利单独及联合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12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缬沙坦80 mg/d,42例);B组(福辛普利10 mg/d,42例);C组(缬沙坦80 mg/d 福辛普利10 mg/d,42例);疗程6周。观察3组治疗前后血压、心率、血钾、肾功能及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3组治疗后血压明显下降,3组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A,B组间比较疗效无明显差异,C组疗效明显优于A,B组(P<0.01);A、C组治疗后血尿酸差异有显著性(P<0.05)。3组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缬沙坦与福辛普利单独及联合治疗均能有效降低血压,不良反应少。二药联合使用疗效更好,安全有效,值得给老年人推荐。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缬沙坦单用及与福辛普利或非洛地平合用对老年性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疗效。方法:80例老年性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经过2wk安慰剂导入期后,单服缬沙坦80mg,qd。4wk后随机分2组,分别联合服用福辛普利10mg,qd,或非洛地平5mg,(Id,均为4wk。治疗前及治疗后4wk和8wk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并测治疗前后坐位血压。结果:缬沙坦单用4wk后,坐位血压和24h动态血压均下降(P〈0+01或P〈0.05)。缬沙坦与福辛普利或非洛地平合用4wk后坐位血压总有效率从45%增加为88%和85%;动态血压显示联合用药降压作用较明显。结论:缬沙坦单用有长效的降压作用,与福辛普利或非洛地平联合用药有叠加降压作用。  相似文献   
15.
大鼠肾虚型颈椎病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采用病、证模型复合的方法建立大鼠肾亏型颈椎病动物模型。方法:选择3月龄雌性SPF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颈椎病模型组和肾虚型颈椎病模型组,每组10只。采用动静力失衡性大鼠颈椎间盘退变模型复合去卵巢肾虚亏模型的方法建立肾虚型颈椎病模型。通过检测大鼠子宫及附件形态和质量、血清雌二醇(estradiol,E2)含量验证肾虚证;通过颈椎间盘组织病理学、Ⅱ型和Ⅹ型胶原的免疫组化检测及聚集蛋白聚糖(aggrecan-1,Agc1)、Ⅱ型前胶原基因(typeⅡprocolla-gen gene,Col2a1)、基质金属蛋白酶-1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3,MMP-13)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s-1,TI MP-1)的基因表达情况评判椎间盘退变。结果:与正常组和颈椎病模型组相比,肾虚型颈椎病模型组动物子宫及附件形态萎缩、质量减轻,血清雌二醇含量降低,颈椎间盘组织病理学退变更加明显,Ⅱ型胶原蛋白表达减少,Ⅹ型胶原表达增高,Agc1和Col2a1基因表达降低,MMP-13基因表达增高。结论:通过病、证模型复合的方式建立了肾虚型颈椎病模型,肾虚可以加重颈椎间盘的退变。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益气化瘀补肾方对大鼠肾虚型颈椎病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3月龄雌性SPF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肾虚型颈椎病模型组(简称模型组)和益气化瘀补肾方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不施加任何手术外,采用由动静力失衡大鼠颈椎间盘退变模型和去卵巢肾虚模型复合法建立肾虚型颈椎病模型。手术3个月后,益气化瘀补肾方组大鼠予益气化瘀补肾方灌胃治疗1个月。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雌二醇(estradiol,E2和血浆环磷酸腺苷(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cAMP)、环磷酸鸟苷(cyclic guanosine monophosphate,cGMP)含量;锥板法检测血液流变学;流式细胞仪检测血小板表面α-颗粒膜糖蛋白(alpha—granular membrane protein,CD62p)表达;HE染色观察颈椎间盘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检测颈椎间盘Ⅱ型胶原蛋白表达情况,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检测聚集蛋白聚糖(aggrecan-1,Agcl)、Ⅱ型前胶原基因(type Ⅱ procollagen gene,Col2al)、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TIMP-1)、基质金属蛋白酶-1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3,MMP-13)mRNA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益气化瘀补肾方组大鼠血清E2含量升高(P〈0.05);血浆cAMP、cGMP含量有所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全血低切黏度、低切还原黏度和CD62p表达百分率下降(Pd0.05或P〈0.01);颈椎间盘退变有所改善,Miyamoto评分下降(P〈0.05),11型胶原表达增加;Agcl、Col2al和TIMP-1 mRNA表达增加(P〈0.05,P〈0.01),MMP-13 mRNA表达下降(Pd0.01)。结论:益气化瘀补肾方可通过调节免疫系统、代谢系统、凝血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指标,改善肾虚型颈椎病证候指标,并延缓椎间盘退变。  相似文献   
17.
18.
19.
“肾主骨”理论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肾主骨"理论指导下临床疗效确切的"肾病及骨"和"骨病及肾"病证,采用临床流行病学、临床试验、模式动物学、分子生物学、系统生物学等方法,开展中医"肾主骨"理论的系统研究,多角度阐明"肾主骨"的内在联系与协调机制,揭示临床疗效产生的内在规律,深化对"肾为先天之本"、"肾主骨、生髓"理论的认识,以提高"肾主骨"理论体系的整体认识水平,能够提高"肾主骨"理论的临床应用价值,发展和创新中医藏象理论。  相似文献   
20.
HPLC—ELSD法测定补肾排毒颗粒中黄芪甲苷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崔学军  杨少辉  宋洪波 《中国药师》2009,12(8):1074-1075
目的:建立补肾排毒颗粒中黄芪甲苷的HPLC—ELSD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ZORBAXSB—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水(35:65);柱温:30℃;流速:1.0ml·min^-1;ELSD检测器漂移管温度:105℃,氮气流速:2.7ml·min^-1。结果:黄芪甲苷在2—30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6),平均回收率为97.5%,RSD为1.2%(n=6)。结论:方法简便、结果准确,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