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0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33篇
耳鼻咽喉   17篇
儿科学   11篇
妇产科学   44篇
基础医学   34篇
口腔科学   24篇
临床医学   122篇
内科学   92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22篇
特种医学   5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2篇
外科学   81篇
综合类   422篇
预防医学   89篇
眼科学   15篇
药学   106篇
中国医学   214篇
肿瘤学   3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5篇
  1966年   2篇
  1963年   3篇
  1962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利用化学发光方法和细胞筛选模型,检测新型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 histone deacetylase inhibitor, HDACi)JZ005的抑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s,HDACs)的活性;建立氯化钴损伤的心肌细胞缺氧模型,初步探讨JZ005对缺氧损伤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含有p21启动子元件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CI-p21-Luc转入到人胚肾细胞293中,用G418筛选获得稳定转染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单克隆细胞系;采用已报道的HDACi曲古抑菌素A( trichostatina A,TSA)为阳性对照,检测细胞筛选模型的稳定性;用HDACi化学发光检测试剂盒及上述细胞筛选模型测定JZ005抑制HDACs的活性;用不同浓度的JZ005处理氯化钴缺氧损伤的大鼠胚胎心肌细胞(H9c2),MTT法检测JZ005对缺氧损伤细胞的保护作用。免疫印迹法检测JZ005处理后正常及缺氧损伤心肌细胞组蛋白H3的乙酰化水平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JZ005对H9c2细胞缺氧损伤后凋亡的影响。结果建立含p21启动子元件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HDACi细胞筛选模型;JZ005能够显著抑制HDACs的活性,浓度50~400μmol/L,抑制率>50%。对缺氧损伤的心肌细胞具有明显保护作用,与对照组相比,细胞存活率提高38.33%、56.00%和35.20%,同时能够上调缺氧损伤心肌细胞组蛋白H3的乙酰化水平,拮抗缺氧损伤心肌细胞的凋亡,细胞凋亡数目从对照组的12.89%分别下降到给药组(25,50和100μmol/L)的6.63%、10.56%和8.89%。结论成功建立了HDACi的细胞筛选模型;JZ005作为一种新型的HDACi ,具有明显的保护心肌细胞拮抗缺氧损伤的作用,提示JZ005有可能开发成一种治疗缺氧损伤的药物。  相似文献   
52.
53.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2月河南大学淮河医院收治的71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麻醉方式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6例),给予对照组丙泊酚麻醉,给予观察组右美托咪定麻醉。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和苏醒质量。结果观察组手术进镜时、拔管时平均动脉压及心率均低于对照组,Riker镇静和躁动评分低于对照组,Aldrete苏醒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将右美托咪定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可稳定患者血流动力学,提高苏醒质量。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探讨小剂量泼尼松预防视神经脊髓炎(NMO)复发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NMO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小剂量泼尼松对NMO年复发率的影响.采用扩展残疾状态量表(EDSS)评价患者病情严重程度,MRI评估受累病灶,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水通道蛋白4(AQP-4)抗体.结果 小剂量泼尼松治疗时段NMO年复发率[(1.235±0.701)%]低于未治疗时段年复发率[(1.925±1.356)%](P<0.05);小剂量泼尼松治疗后最后缓解期EDSS评分[(2.796±1.881)分]明显低于首次缓解期EDSS评分[(4.500±1.574)分](P<0.01);口服泼尼松≤10 mg/d的NMO患者比>10 mg/d更容易复发(x2=17.830,P <0.01);AQP-4抗体阳性患者年复发率较阴性患者高(P<0.05).结论 小剂量泼尼松治疗能降低NMO的复发率,并且能改善神经功能缺失症状.  相似文献   
55.
回顾分析手术治疗心脏危险区闭合性损伤致心脏破裂6例,其中正中开胸4例,左侧第4、5肋间前外侧切口开胸2例。其中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哀竭,其他病例经手术治疗后痊愈出院。笔者认为心脏危险区闭合性损伤的严重后果,临床上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一旦明确不明原因的心包积液或积血,结合心脏危险区闭合性创伤史及其他可疑体征应积极开胸探查。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皮下免疫治疗(subcutaneous immunotherapy,SCIT)对变应性鼻炎儿童血清人β防御素-2(human beta defensin-2,HBD-2)的影响。方法30例行SCIT的变应性鼻炎患儿入治疗组,20例健康儿童入对照组,检测对照组及治疗组治疗前、治疗后半年、1年血清HBD-2浓度,并记录鼻部症状总评分(total nasal symptom scores,TNSS)及药物评分。结果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前、治疗后半年、1年血清HBD-2浓度为4.62[4.08;4.87]、3.74[3.37;4.61]、4.62[4.13;5.54]、4.79[4.45;6.19]ng/ml,随着SCIT进行,HBD-2浓度逐渐上升(P<0.01)。治疗组治疗前、治疗后半年、1年TNSS分别为7.43±2.15、4.17±2.16、4.20±1.92,药物评分分别为1.25[0.75;1.38]、0.25[0;0.75]、0.25[0;0.75]。治疗组各时间点HBD-2浓度与TNSS及药物评分无明显相关(P均>0.05)。结论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HBD-2浓度较正常人低,SCIT可上调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HBD-2水平。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吉非替尼单药二线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经病理学确诊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70例(鳞癌30例,腺癌40例),均给予口服吉非替尼(250 mg/d),并观察治疗效果及药物毒副反应。结果全组70例患者中, CR 5例、PR 14例、SD 28例、PD 23例,总有效率27.14%,疾病控制率67.14%。腺癌总有效率及疾病控制率高于鳞癌(χ2=5.036、6.994;P=0.024、0.008)。主要毒副反应大多为轻度皮疹、腹泻、疲乏、肝功能异常等。结论吉非替尼二线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具有一定疗效,毒副反应也可耐受;对腺癌的疗效明显优于鳞癌。  相似文献   
58.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用于预防瑞芬太尼麻醉后引起痛觉过敏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60例择期行腹腔镜手术的ASAⅠ或Ⅱ级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行常规监测、麻醉诱导及气管插管,术中麻醉维持均采用瑞芬太尼0.2 ug/(kg·min)恒定剂量持续静脉泵注。根据脑电双频指数(BIS)、血压、心率等参数调节异氟醚吸入浓度,术中间断静脉注射顺苯磺酸阿曲库铵以维持肌松。手术结束前30 min,观察组以1.0 ug/(kg·min)的速度静脉泵注盐酸右美托咪定10 min,对照组则泵注生理盐水,术后根据两组的血压、心率及拔管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追加曲马多进行镇痛。记录两组的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24 h内使用镇痛药物的患者例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分别于术后2、4、8、12、24 h各时间点进行VAS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苏醒及拔管时间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24 h内使用曲马多的患者例数、各时间点的VAS评分及恶心、呕吐及寒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结束前30 min静脉恒速静注盐酸右美托咪定10 min可以缓解大剂量输注瑞芬太尼所引起的痛觉过敏,明显降低术后患者的VAS评分并减少恶心、呕吐发生率。  相似文献   
59.
目的:评价主动脉阻断后经主动脉根部注射葛根素注射液对二尖瓣置换术患者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拟行二尖瓣置换术患者60例,性别不限,年龄〈60岁,ASA分级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C组和P组,每组30例。在体外循环下,P组于阻断升主动脉后,立即经升主动脉根部注射葛根素注射液5mg/kg,随后灌注4℃高钾(K+浓度22 mmol/L)含血心脏停搏液20 mL/kg;C组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随后灌注4℃高钾(K+浓度22 mmol/L)含血心脏停搏液20 mL/kg,两组患者每30 min复灌不含葛根素的相同成分含血心脏停搏液10 mL/kg。分别于主动脉阻断前即刻(T1)、主动脉阻断后4 h(T2)和术后24 h(T3)时,采集中心静脉血样8 mL,测定血浆心肌肌钙蛋白I(cTnI)浓度、肌酸激酶(CK)和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的活性。记录阻断升主动脉至心脏停搏所用时间、心脏自动复跳率、心脏复跳期间利多卡因使用剂量及术后2h多巴胺用量。结果:与C组比较,P组心脏复跳期间利多卡因用量和术后2 h多巴胺用量减少,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P组T2~T3时血浆cTnI、CK和CK-MB的活性降低,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主动脉阻断后经主动脉根部注射葛根素注射液可减轻二尖瓣置换术患者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60.
目的了解城市社区中青少年流动人口面临的主要健康问题、可获得的相关信息和服务,以及在寻求和使用这些信息及服务时存在的挑战和障碍。方法分别对研究社区内20位从事城市流动人口或青少年相关工作的主要知情者和20位流动青少年进行深入访谈,以生态学模型为框架对访谈内容进行分析,提取主题,比较主要知情者与流动青少年的观点异同。结果 13位知情者和16位流动青少年认为健康问题低于就业、上学等问题;9位知情者和15位流动青少年认为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10位知情者和12位流动青少年表示对社区资源不熟悉;15位知情者认为社会平等提供服务,但保障程度不平等,12位流动青少年认为社会地位和机会不平等。结论应关注流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提供公平的社会保障和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