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53篇 |
免费 | 127篇 |
国内免费 | 52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9篇 |
儿科学 | 5篇 |
妇产科学 | 6篇 |
基础医学 | 76篇 |
口腔科学 | 17篇 |
临床医学 | 282篇 |
内科学 | 124篇 |
皮肤病学 | 36篇 |
神经病学 | 62篇 |
特种医学 | 96篇 |
外科学 | 159篇 |
综合类 | 507篇 |
预防医学 | 227篇 |
眼科学 | 16篇 |
药学 | 229篇 |
5篇 | |
中国医学 | 237篇 |
肿瘤学 | 3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8篇 |
2023年 | 73篇 |
2022年 | 77篇 |
2021年 | 97篇 |
2020年 | 88篇 |
2019年 | 58篇 |
2018年 | 63篇 |
2017年 | 31篇 |
2016年 | 47篇 |
2015年 | 49篇 |
2014年 | 102篇 |
2013年 | 116篇 |
2012年 | 116篇 |
2011年 | 101篇 |
2010年 | 94篇 |
2009年 | 86篇 |
2008年 | 71篇 |
2007年 | 98篇 |
2006年 | 65篇 |
2005年 | 47篇 |
2004年 | 65篇 |
2003年 | 50篇 |
2002年 | 58篇 |
2001年 | 70篇 |
2000年 | 60篇 |
1999年 | 63篇 |
1998年 | 33篇 |
1997年 | 30篇 |
1996年 | 38篇 |
1995年 | 14篇 |
1994年 | 11篇 |
1993年 | 14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12篇 |
1990年 | 23篇 |
1989年 | 10篇 |
1988年 | 11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10篇 |
1985年 | 7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1篇 |
1978年 | 1篇 |
1976年 | 1篇 |
1964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研究中国人群中GZMB基因多态性位点与白癜风疾病状态的遗传学关联。方法对包含303例白癜风患者及797例健康对照在内的1 100例中国汉族受试者覆盖GZMB基因的15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进行基因分型。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的方法分析了相关位点对白癜风患病风险的贡献。此外,还进行了单倍型的相关分析。结果确定出一个位于GZMB基因外显子区域的错义突变rs8192917与白癜风显著关联(OR=1.49,P=0.000 1)。单倍型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确认在中国汉族人群中GZMB基因上的错义突变位点rs8192917与白癜风的疾病状态存在显著性关联。 相似文献
52.
颈内静脉插管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动静脉造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传统通路 ,对无法建立合适的动静脉内瘘 ,包括血管移植建动静脉内瘘者 ,采用三腔导管插入中心静脉已成为长期血管通路的极好途径。中心静脉置管 ,常用途径有经股静脉、锁骨下静脉及颈内静脉三种 ,现将经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资料和方法1 1 临床资料2 6例病人 ,男性 1 7例 ,女性 9例 ,年龄 4 5~ 71岁 ,其中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 1 6例 ,糖尿病肾病 5例 ,多囊肾、多囊肝 5例。行颈内静脉插管原因 :( 1 )存在心功能不全 1 2例 ;( 2 )周围血管条件差 ,2次建立内瘘不… 相似文献
53.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特异、灵敏的SARS冠状病毒(SARS CoV)核酸检测方法。方法 根据GenBank中SARS CoV基因序列,自行设计引物、荧光探针,在PE 770 0扩增仪上探讨工作参数,形成试剂盒,并用研制的试剂检测76份临床SARS样本。结果 简套式荧光RT PCR方法对血清样本、漱口液样本、正常人样本检出率分别为33.3% (12 36 )、6 7.5 % (2 7 4 0 )、0 (0 / 16 0 ) ,与经典套式检测结果一致。而传统一步法荧光RT PCR对样本的检出率分别为13 9% (5 36 )、5 2 5 % (2 1 4 0 )、0 (0 / 80 )。结论 简套式荧光RT PCR核酸检测法是SARS临床早期诊断快速、特异、灵敏的方法。 相似文献
54.
目的 建立一种逆转录PCR-核酸探针杂交法对柯萨奇B组病毒(CVB1~6)进行分型诊断。方法 一对通用PCR引物,它能有效扩增所有CVB1-6型的特异性DNA片段;另选取6条各型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将它们分别共价结合在不同的微孔板上。经过一次PCR扩增,扩增后的产物分别与包被有不同探针的微孔板进行杂交检测,从而有效鉴别CVB各型。结果 本法与ELISA法的分型比较显示它们具有很好的一致性,无错误分型。对152例IgM抗体阳性标本的检测,该方法阳性率为71.7%。结论 本法可准确对CVB进行分型,为CVB的临床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产ESBLs菌的发生率、耐药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139株大肠埃希菌、64株肺炎克雷伯菌和17株产酸克雷伯菌做药敏试验,同时用纸片扩散法确证产ESBLs菌。结果:产ESBLs菌的检出率分别为:大肠埃希菌41.7%(2007年)和46.8%(2008年);肺炎克雷伯菌25%(2007年)和52.3%(2008年);产酸克雷伯菌66.7%(2007年)和50%(2008年),产ESBLs菌耐药率普遍高于非产ESBLs菌(P<0.01或P<0.05)。结论:常规检测和监测产ESBLs菌十分必要,这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有效控制感染的传播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6.
目的构建人源Fab噬菌体抗体库,筛选抗hPRLR抗体片段并进行初步鉴定。方法从乳腺癌患者外周血提取总RNA,通过RT-PCR扩增人抗体轻链和重链基因,构建抗hPRLR人源Fab抗体库。分别以His-hPRLR融合蛋白、BSA-hPRLR表位多肽融合蛋白和GST-hPRLR融合蛋白作为抗原包板,经过3轮循环的吸附-洗脱-扩增的筛选及1轮交叉筛选,挑单克隆用Phage-ELISA、DNA测序筛选阳性克隆,将筛选到的阳性克隆FabG2转化至Top10’受体菌,诱导表达可溶性Fab抗体,通过Western blot和ELISA进行特异性的鉴定。结果构建的人源Fab库容为1.0×109,4轮的筛选,获得6株能与hPRLR结合的人源抗体克隆。选取的FabG2能够进行可溶性Fab抗体蛋白的表达,ELISA初步鉴定,能够与hPRLR进行特异性地结合。结论成功构建了人源Fab噬菌体抗体库,筛选并鉴定了1株抗hPRLR Fab抗体的克隆。hPRLR特异性Fab抗体的获得将为高表达hPRLR乳腺癌的生物免疫治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7.
目的 观察小腿段胫神经束组及其血供,为小腿段胫神经损伤修复或游离移植提供解剖学依据。 方法 ①成人小腿标本26侧,分离胫神经主干及主要肌支,观察和测定各支横径、长度、起始位置、神经束无损伤分离长度。② 4侧新鲜成人小腿标本分别行动脉乳胶及墨汁灌注并制作透明标本,观察胫神经营养动脉。③ 4侧新鲜成人小腿标本上,死亡4 h内取下胫神经及分支并行胆碱酯酶染色,观察胫神经感觉束、运动束分布。 结果 胫神经主要肌支均在小腿8/8~6/8段分出,5/8~1/8段无重要肌支发出;胫神经干中内侧束组、外侧束组自然分束的距离长,平均为(361.4±7.1) mm;胫神经营养动脉丰富,胫后动脉与胫神经全程伴行,为其主要营养动脉;7/8~5/8段主要来自腓动脉,5/8~1/8段主要来自胫后动脉;胫神经内、外侧束组有相对独立的、完善的血供系统。 结论 胫神经上述解剖学特点为小腿部胫神经损伤的修复提供一定解剖学依据。小腿5/8~1/8段胫神经束组具有独立和完善血供系统,内外侧束组无损伤分离长度长,具备了带血供游离移植的供体神经解剖学特点。 相似文献
58.
体外实现兔脂肪干细胞(rADSCs)、利福喷丁聚乳酸缓释微球及羟基磷灰石/β-磷酸三钙(HA/β-TCP)的三维复合,构建既能抗结核又能填补、促进骨缺损的新型骨组织工程复合体。以HA/β-TCP为支架材料,通过缓慢滴加细胞型方式,将复乳溶媒挥发法制备的利福喷丁聚乳和定性分化诱导的rADSCs(茜红染色表征)体外制得新型骨组织工程三维复合体,并对其进行显微结构及药物缓释表征。结果表明,载药利福喷丁聚乳酸缓释微球大部分分布在18~28 μm,载药利福喷丁聚乳酸缓释微球在一定浓度下不影响rADSCs的分化诱导,层状膜形分布的成骨诱导后rADSCs牢固包绕利福喷丁聚乳酸缓释微球,分布在HA/β-TCP上,载药支架材料有着良好的药物缓释,体外维持最低抑菌浓度长达46 d。新型骨组织工程的三维骨组织工程复合体具有缓慢、持续的释药特性,且具有具有成骨活性。 相似文献
59.
目的:研究去细胞的单环刺缢体壁和同种异体神经所构成的人工组织神经的组织相容性及其修复神经缺损的效果。方法:取大鼠40只随机分成实验组、自体神经组、硅胶管组、正常组。实验组将去细胞的单环刺缢体壁缝合成神经导管,其内充填去细胞的异体神经,修复大鼠10 mm坐骨神经缺损。术后4月,通过大体观察,组织形态学观察,了解该人工组织神经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疗效。结果:该人工组织神经组织相容性良好,神经功能恢复效果正常组>自体神经组>实验组>硅胶管组,实验组疗效与自体神经组接近,明显优于硅胶管组。结论:将去细胞的单环刺缢体壁和同种异体神经制成人工组织神经修复周围神经缺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0.
目的:研究二尖瓣成形术治疗老年退行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146例退行性二尖瓣关闭不全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7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二尖瓣置换术(Mitral valve replacement,MVR);研究组患者接受二尖瓣成形术(Mitral valvuloplasty,MVP);观察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心功能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手术相关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mension,LVEDD)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左心房内径(Left atrium diameter,LA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dimension,LVESD)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二尖瓣成形术用于老年退行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呼吸机使用时间、体外循环时间等手术相关指标,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