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000篇 |
免费 | 500篇 |
国内免费 | 293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10篇 |
儿科学 | 44篇 |
妇产科学 | 85篇 |
基础医学 | 405篇 |
口腔科学 | 56篇 |
临床医学 | 1153篇 |
内科学 | 715篇 |
皮肤病学 | 73篇 |
神经病学 | 163篇 |
特种医学 | 316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7篇 |
外科学 | 773篇 |
综合类 | 2531篇 |
预防医学 | 1185篇 |
眼科学 | 42篇 |
药学 | 938篇 |
14篇 | |
中国医学 | 993篇 |
肿瘤学 | 19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1篇 |
2023年 | 212篇 |
2022年 | 271篇 |
2021年 | 321篇 |
2020年 | 261篇 |
2019年 | 209篇 |
2018年 | 199篇 |
2017年 | 146篇 |
2016年 | 165篇 |
2015年 | 211篇 |
2014年 | 437篇 |
2013年 | 405篇 |
2012年 | 431篇 |
2011年 | 551篇 |
2010年 | 484篇 |
2009年 | 540篇 |
2008年 | 436篇 |
2007年 | 410篇 |
2006年 | 426篇 |
2005年 | 366篇 |
2004年 | 333篇 |
2003年 | 355篇 |
2002年 | 290篇 |
2001年 | 273篇 |
2000年 | 235篇 |
1999年 | 225篇 |
1998年 | 168篇 |
1997年 | 148篇 |
1996年 | 161篇 |
1995年 | 173篇 |
1994年 | 169篇 |
1993年 | 133篇 |
1992年 | 111篇 |
1991年 | 69篇 |
1990年 | 80篇 |
1989年 | 55篇 |
1988年 | 53篇 |
1987年 | 41篇 |
1986年 | 37篇 |
1985年 | 26篇 |
1984年 | 19篇 |
1983年 | 17篇 |
1982年 | 24篇 |
1981年 | 10篇 |
1980年 | 13篇 |
1979年 | 4篇 |
1978年 | 5篇 |
1965年 | 2篇 |
1964年 | 4篇 |
1958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7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71.
972.
背景: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子A1基因多态性与血脂水平及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相关,但对血脂的影响在不同种族、不同性别及年龄的人群研究当中结论有所不同。目的:分析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子A1基因rs2066715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与青年汉族人群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抽样,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对394例35岁以下汉族青少年进行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子A1基因rs2066715位点检测,比较不同基因型与血脂水平的关系以及基因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与结论:汉族青年人群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子A1基因rs2066715位点A等位基因携带率显著高于欧裔人群;全部检测人群中GG型占33.50%,GA型占48.98%,AA型占15.72%。不同性别三种基因型频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A等位基因携带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载脂蛋白A1水平低于非携带者(P<0.05)。提示青年汉族人群A等位基因携带率高,且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子A1基因A等位基因携带者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载脂蛋白A1水平低下。 相似文献
973.
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 :评价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在冠心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 186例 2 0 4支冠状动脉病变内置入 2 2 9只支架 ,其中置入左前降支 12 3只 ,右冠状动脉 73只 ,左回旋支 31只 ,左主干 2只。结果 :186例全部置入成功。置入后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狭窄消失 ,即刻效果良好。其中 1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置入支架后 10例病情迅速缓解 ,2例术后死亡 ,死因分别为再次心肌梗死和颅内出血。择期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无一例死亡。其他并发症为股动脉假性动脉瘤 2例 ,术后低血压反应 9例。结论 :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是治疗冠心病的一种安全可靠、效果良好的介入性治疗方法 ,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74.
叶下珠复方乙肝片联合干扰素治疗小儿慢性乙型肝炎3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采用叶下珠复方乙肝片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儿30例,并与单用干扰素治疗的30例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75.
目的 探讨骨质疏松症的影响因素,为其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210例参加社区义诊者行骨质疏松症影响因素问卷调查,对其行体格检查及骨密度测定,评估骨质疏松症的影响因素.结果 男性平均年龄、骨密度、腰臀比均高于女性(P<0.01).年龄与骨含量呈正相关(x2=11.062,双侧P=0.01 <0.05).年龄大、大量饮酒为骨代谢的危险因素;日晒、运动、BMI、补钙是骨代谢的保护因素.女性骨质疏松患者骨量异常与绝经情况呈线性相关(P<0.01).结论 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等是骨质疏松症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77.
目的初步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2009年2月至2012年7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ESD治疗的176例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病例,对其手术及治疗情况、近远期并发症、术后随访疗效等多个指标进行回顾比较。结果176例患者中,低级别上皮内瘤变56例,病灶长度1~10cm,平均4.3em,ESD平均手术时间62min。高级别上皮内瘤变80例,病灶长度1~10cm,平均5.0em,ESD平均手术时间72min。早期食管癌病例40例,病灶长度1-11em,平均5.7cm,ESD平均手术时间86min。术后出现胸骨后疼痛80例(45.5%),出血2例(1.1%),穿孔3例(1.7%),食管狭窄15例(8.5%),腹痛17例(9.6%),发热15例(8.5%),均未发生其他并发症。125例病例进行了随访,中位随访时间14个月(1~39个月)。病灶术后病理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56例患者中,54例一次性完整切除病灶,3.6%(2/56)边缘有残留;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80例患者中,76例一次性完整切除病灶,5.0%(4/80)切缘有残留;食管早期癌的40例患者中,37例为一次性完整切除,7.5%(3/40)切缘见残留。所有病理基底均未见残留,且术后病理提示所有患者病变范围均未突破黏膜下层。病灶局灶复发3例(1.7%)。101例进行了术后2个月的胃镜复查,创面愈合率100%(101/101)。79例完成了术后6个月的胃镜复查,其中2例局灶复发,1例发现贲门病变,创面愈合率100%(79/79)。52例完成了术后12个月的胃镜复查,1例局灶复发,创面愈合率100%(52/52)。结论ESD能够一次性完整切除病灶,有利于病理诊断,并且病灶复发率低、并发症少、创伤小,是诊断及治疗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78.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当归液治疗痛症的疗效。方法1066例痛症随机分为穴位注射组654例,电针对照组412例。穴位注射组采用20%当归注射液穴位注射,隔日治疗1次。对照组每天治疗1次。结果穴位注射组治愈率60.55%,总有效率97.77%;对照组治愈率54.61%,总有效率95.85%。经统计学处理P<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穴位注射当归注射液治疗痛症疗效优于电针对照组。此疗法是治疗痛症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979.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AIDS)日益为临床医学重视 ,临床观察显示大约一半以上的人免疫缺陷病毒 (HIV )感染者具有口腔和鼻咽喉表现 ,本文仅就HIV感染的口腔和鼻咽喉表现作简要介绍。1 口腔和咽喉表现 实际上 ,HIV感染者均可发生任何口腔疾病。1.1 念珠菌病 相似文献
980.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多发病 ,无论是门诊量或住院手术治疗量均占骨科工作重要比例。目前CT及MRI等先进辅助诊断技术的广泛应用 ,对其诊断已较容易。临床工作中依据症状和体征及CT等还能识别椎间盘突出位置 ,为手术设计提供方案。以往对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常采用全椎板切除方法。目前认为腰椎后部结构在维持腰椎稳定和保护硬脊膜等方面有重要作用〔1〕。我院近 5年来采用双侧开窗术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31例 ,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 1 一般资料 :自 1996 1月~ 2 0 0 0 11月共收治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3…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