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12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股骨转子周围骨折是指发生在股骨颈关节囊外部分至股骨小转子下方5cm区域内的骨折,包括了转子间骨折和转子下骨折,是髋部最常见的骨折,以老年人多发。对于该类患者在条件许可下多主张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已成为该类骨折的首选。本文采取回顾性分析,对我科不同时期,采取不同内固定术式治疗不稳定性转子周围骨折进行了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12.
Mesenchymalstemcells (MSCs)aremulti potentialcells ,locatedinperiosteum ,bonetra becula,skeletalmuscleanddermis,whichhavetheabilitytodifferentiateintoseveraltypesofcell,suchasosteocyte ,chondrocyte ,cardiacmy ocyteandneuron[1,2 ] .SeperationofMSCsisrela tivelycon…  相似文献   
13.
生物化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由于生物化学课的内容抽象、繁杂、枯燥,要掌握它需要有较好的有机化学基础知识,学生对生物化学课的学习普遍具有畏难情绪。讲好生物化学的绪论部分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生物化学的信心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结合生物化学绪论课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本节课可以通过对生物化学"是什么"、"学什么"、"为什么学"和"怎么学"这几个问题地讲解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消除畏难情绪,培养他们学习生物化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镁及镁合金植入物在运动相关损伤修复重建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方法 广泛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对镁及镁合金材料特性和其用于不同部位运动损伤修复重建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结果 镁与镁合金材料在机械性能、生物安全性和促腱-骨界面愈合能力方面具有优势,目前有关镁与镁合金植入物修复重建运动相关损伤的临床前研究也取得了较好结果,但是其成功临床转化还需解决机械强度和降解行为问题,合金化和表面处理是可行的解决方案。结论 镁及镁合金植入物应用于运动损伤修复重建有望实现临床转化,后续应优化其机械强度和降解行为,开展更大规模的生物安全性测试和开发新型含镁植入物是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bcl-xL基因在姜黄素诱导K562细胞凋亡过程前后的表达情况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不同浓度的姜黄素作用于K562细胞,MTT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分析姜黄素作用前后胃癌细胞中bcl-xL的表达.结果:姜黄素能显著抑制体外培养的K562细胞生长并呈量效和时效关系.流式细胞术检测到亚二倍体凋亡峰,细胞凋亡率增加.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提示经姜黄素作用后,bcl-xL表达下降.结论:姜黄素能抑制K562细胞的生长并促进其凋亡,其发生与bcl-xL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并找出神经根型颈椎病的X线片、MRI特点以及其相关性,为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自2005年4月~ 2011年7月门诊及住院的神经根型颈椎病560例患者的X线片、MRI及临床相关数据.对患者临床的表现特点,影像学(X线、MRI)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和相关性分析.[结果]在引起症状的责任椎间隙,颈椎侧位X线片发现椎体后缘向后增生216例,占38.57%;斜位X线片发现椎间孔增生、狭窄187例,占33.39%;侧位及斜位均发现增生75例,占13.39%;正位X线片发现钩椎关节增生19例,占3.39%,无增生表现63例,占11.25%.颈椎MRI显示单纯椎间盘突出63例,占11.25%;椎间盘突出合并骨质增生者497例,占88.75%.结合X线片和MRI可将神经根型颈椎病分为5型,其骨质增生的部位发现率依次为侧位X线片向后>斜位X线片向外>侧位、斜位X线片向后外>骨质无增生>合并正位X线片向外侧增生型.[结论]通过对神经根压迫因素的X线和MRI综合诊断与分析,找出责任椎间隙神经压迫的部位和原因;针对骨质增生最常见的颈椎间盘后外侧骨质进行减压,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外侧盘状半月板部分切除术结合下肢力线对齐治疗外侧盘状半月板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根据1∶1随机数字表法将102例外侧盘状半月板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关节镜下外侧盘状半月板部分切除术治疗,研究组给予关节镜下外侧盘状半月板部分切除术结合下肢力线对齐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术后1个月、1年,研究组的下肢力线短于对照组,Lysholm、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KDC)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术后住院时间无显著差异(P=0.074)。研究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关节镜下外侧盘状半月板部分切除术结合下肢力线对齐治疗外侧盘状半月板患者的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生长因子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软骨分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建立一种体外分离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方法,诱导其表达软骨细胞表型。方法 抽取兔骨髓,经密度梯度离心和粘附分离得到MSCs。用生长因子诱导,观察细胞的增殖情况和软骨特异性基质的表达水平。结果 ①纤维粘连蛋白促进MSCs贴壁,可提高细胞分离率;②TGF-β1,IGF-I和维生素C结合可促进MSCs增殖,表达软骨特异性的Ⅱ型前胶原mRNA和基质蛋白多糖成分。结论 ①密度梯度离心结合粘附分离可提高MSCs的分离效率。②TGF-β,IGF-I和维生素C结合诱导可促进MSCs增殖,表达软骨细胞表型。  相似文献   
19.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进行手术具有较高风险,术后谵妄(POD)发生率高,严重影响术后康复及远期预后,需骨科、麻醉科、老年内科、内科、重症医学科、康复科、营养科、精神心理科等多学科团队分工协作,共同管理。术前应对POD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制定个体化综合预防措施;术中应关注老年患者的麻醉方式、微创术式选择等特殊问题;术后应有效控制疼痛、营养支持、预防术后并发症、尽早开展术后康复,保证医疗的连续性。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相关专业在老年髋部骨折围术期管理经验基础上,结合国内外指南总结成文,旨在更好地开展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管理,预防POD发生或及时干预POD进展,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0.
骨形成蛋白增强自体骨修复股骨头骨缺损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目的 对比评价应用骨形成蛋白 (BMP)增强自体骨与单纯自体骨重建股骨头的不同能力。方法 用健康成年杂种犬 9只 ,以环钻钻入股骨头造成股骨头内骨缺损模型。实验犬分为 A、B、C三组。A组为骨缺损模型组 ,B组取自体同侧大转子骨植入 ,C组取自体大转子骨加 BMP植入。术后 3、6和 9周行 X线片、CT、光镜及电镜观察 ,了解股骨头骨缺损的修复情况。结果  A组术后 3周可见股骨头骨缺损内血肿机化 ,编织骨形成 ,但骨小梁改建慢 ,9周时编织骨小梁仍未被板层骨小梁取代。B组植入的自体骨坏死 ,9周时仍可见到大量的坏死骨 ,坏死骨主要起到成骨支架的作用。C组术后 3周可见股骨头骨缺损内软骨内成骨及膜内成骨活跃 ,9周时骨缺损已完全由致密的新生板层骨修复。结论 应用单纯自体骨修复股骨头骨缺损仅能发挥成骨支架的作用 ,而自体骨加BMP复合移植能在术后早期 (9周 )有效地重建股骨头内结构 ,是修复重建股骨头骨缺损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