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30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2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前国内外妊娠合并脱髓鞘疾病致视神经炎病例极为少见,如何在对母体进行治疗的同时降低对胎儿的影响,成为孕期管理的关键。本文介绍1例双胎妊娠合并脱髓鞘性视神经炎病例,在该病例中成功抢救了超低出生体质量儿,并通过治疗缓解了产妇视神经损伤。通过该病例的介绍,为围生医学工作者如何做好孕前咨询、围生期管理、产后康复治疗及提高新生儿存活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2.
背景与目的 外科手术对初诊Ⅳ期乳腺癌(dnMBC)患者的预后价值一直存有争议,部分患者能从局部手术治疗中获益,但目前尚缺乏能有效识别手术获益人群的方法。因此,本研究分析局部手术与dnMBC患者预后的关系,并构建预后预测模型和探讨手术治疗的潜在获益人群。方法 从SEER数据库中获取2010—2019年经病理诊断的dnMBC病例资料,根据乳房原发灶是否接受手术将患者划分为手术组和非手术组,采用倾向评分匹配法按1∶1匹配均衡两组间的基线特征,匹配后病例按7∶3随机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乳腺癌特异生存(BCSS)独立预后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使用C指数、时间依赖曲线下面积(AUC)、校准曲线及决策曲线分析(DCA)在训练集和验证集进行模型区分度、校准度和临床适用度验证。根据预测模型计算患者的预后风险评分,并将患者划分为低、中、高风险组,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各组患者手术治疗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匹配后2 034例患者纳入分析,中位年龄56(48~63)岁,其中训练集1 441例、验证集593例。中位随访27(11~48)个月,发生乳腺癌相关死亡963例(47.35%)。手术患者和未手术患者估算的3年BCSS率分别为53.7%(95% CI=50.3%~57.3%)、63.1%(95% CI=59.9%~66.5%),生存分析显示,手术能明显提高dnMBC患者的BCSS(HR=0.72,95% CI=0.63~0.82,P<0.001)。多因素Cox模型分析显示,种族、组织学分级、肿瘤T分期、脑转移、肺转移、骨转移、肝转移、激素受体状态、HER-2状态、局部手术及化疗是独立预后因素(均P<0.05)。基于独立预后因素构建预后预测模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分别进行模型验证。验证结果显示:C指数分别为0.707(95% CI=0.685~0.728)和0.705(95%CI=0.672~0.738);时间依赖的AUC值均在0.7~0.8之间;训练集和验证集的1、2、3年校准曲线显示预计生存率和实际生存率之间吻合度较高;DCA显示预测模型有较好的临床净获益。根据预测模型将患者划分为低、中、高风险组,生存分析显示,低风险组患者接受手术可改善BCSS(训练集:P<0.000 1;验证集:P=0.003 8),中、高风险组手术治疗未见改善预后。结论 根据dnMB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诊疗资料构建的预测模型,能对患者预后进行分层并评估局部手术的潜在获益。该预测模型需在前瞻性研究中进一步验证和优化。  相似文献   
93.
目的 研究龟鹿二仙胶对地塞米松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传至第二代后分5组培养:正常组、地塞米松(10-8mol/L)组、骨化三醇含药血清组、龟鹿二仙胶含药血清低剂量组、龟鹿二仙胶含药血清高剂量组。MTT法检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活力,检测细胞上清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小鼠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采用Western blot检测Nrf-2/HO-1/NF-κB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结果 龟鹿二仙胶能显著提高细胞活力,增加SOD水平、降低MDA水平、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增加蛋白Nrf-2、HO-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NF-κB信号蛋白表达。结论 龟鹿二仙胶对地塞米松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且作用与调控Nrf-2/HO-1/NF-κB信号相关。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通过数字健康管理平台进行的个性化饮食指导和营养管理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管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数字健康个性化营养管理.比较两组孕妇孕期增重、产前血糖和血脂变化情况、母婴结局.结果:干预组孕妇孕期增重、产前空腹血糖(FBG)、产前餐后2h血糖(2 h PBG)、孕期胰岛素使用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孕妇剖宫产、早产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分娩孕周大于对照组(P<0.05),但胎盘重量、新生儿体重、巨大儿发生率、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数字健康个性化营养管理有利于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体重的合理增长,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降低母婴结局不良的发生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5.
目的:基于中药网络药理学理论与生物信息学研究方法,探讨杜仲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潜在分子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成分分析平台BATMAN-TCM预测杜仲的活性成分及治疗作用靶点,与GeneCards、Gene、GAD等人类基因数据库获取的股骨头坏死作用靶点取交集,获得最终的靶标基因,通过STRING构建靶标基因间蛋...  相似文献   
96.
目的分析肥胖及孕期超重对孕产妇围产期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在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接受围生期心理筛查的288例孕产妇为研究对象,利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调查孕产妇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肥胖及孕期超重对孕产妇围生期心理健康的影响,利用多因素一般Logistic回归分析孕产妇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结果回收有效调查问卷275份,肥胖和孕期超重的发生率分别为17.82%和30.18%。孕前体重为肥胖和孕期超重孕产妇的SAS、SDS和SCL-90评分均高于其他组(P <0.05)。孕产妇心理状况异常发生率为24%。不同文化程度、是否为初产妇、有无不良孕产史和是否意外怀孕孕产妇的心理健康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年龄、孕前体重、孕期增重和家庭人均月收入孕产妇的心理健康状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一般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孕前体重[■=2.152(95%CI:1.457,3.178)]、孕期增重[■=9.226(95%CI:...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生肌玉红胶原在缺血组织中促进血管新生的作用效果及其作用机理。方法 Wistar大鼠48只按随机配对方法随机均分为空白组、对照组(胶原)及实验组(生肌玉红胶原)3组;在大鼠后肢缺血模型基础上于大鼠右后肢缺血组织中植入不同的胶原制剂,分别于模型制作术后3,7、14及28 d取埋植的胶原制剂标本及标本周围约0.5 cm范围的缺血肌肉组织。通过激光散斑成像系统观察大鼠右后肢缺血模型制作术后各时点的血流灌注情况,采用光度计法测定胶原制剂(生肌玉红胶原)内的血红蛋白含量,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标本周围肉芽组织中的微血管计数,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缺血肌肉组织中各时点低氧诱导因子(HIF)-1αmRNA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的表达。结果大鼠右后肢缺血模型制作成功即刻大鼠患肢呈现明显的缺血状态,其血流灌注值明显低于术前(P〈0.01);在术后3 d却呈明显的充血状态,其血流灌注值明显升高,且略高于术前水平,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7~14 d大鼠患肢的血流灌注值呈逐渐下降趋势,至术后28 d又开始回升,该3个时点实验组大鼠患肢的血流灌注值均高于空白组(P〈0.05),对照组与空白组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及14 d实验组大鼠肢体的血流灌注值高于对照组(P〈0.05)。各时点实验组胶原标本内血红蛋白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微血管计数于术后7及14 d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各时点HIF-1αmRNA及VEGF mRNA的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和空白组(P〈0.05),而对照组与空白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肌玉红胶原通过诱导HIF-1αmRNA及VEGF mRNA血管新生相关基因的表达而改善缺血组织的血流灌注,促进微血管新生,从而达到促进组织修复的功效。  相似文献   
98.
99.
目的 研究大龄腭裂患者术前的辅音构音状态。方法 选择8岁以上腭裂一期患者100例,评估其辅音构音,并从构音方法、构音位置等角度分析各辅音的正确率、错误类型及其发生率。结果 100例患者中,14例(14%)患者辅音构音正常,86例(86%)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构音障碍,其中66例(66%)患者有代偿性构音。按照构音方法比较,构音正确率高低排序为鼻辅音、边音、擦音、塞音、塞擦音,塞音和塞擦音的错误类型均以代偿常见;按照构音位置比较,构音正确率高低排序为唇音、舌前音、舌面音、舌根音。结论 代偿、省略和替代依次为大龄腭裂患者最常见的构音错误,可发生在所有的塞音、擦音和塞擦音;送气音正确率高于不送气音;送气音最常见错误为代偿性错误,不送气音更容易省略和弱化;弱化现象集中在不送气辅音。擦音和塞音随发音位置后移代偿性错误加重,塞擦音随位置后移省略性错误增加。  相似文献   
100.
目前尚无补肾名方龟鹿二仙胶在骨质疏松症领域的系统性总结。本研究整理和分析龟鹿二仙胶相关文献,临床研究发现其能够显著提高患者骨密度,减轻全身骨痛。基础研究认为龟鹿二仙胶能够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改善骨代谢指标,且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TGF-β、NF-κB等信号通路有关。然而现有研究存在研究数量少、临证应用方法迥异、细胞干预方式争议的问题,对进一步应用龟鹿二仙胶治疗骨质疏松症造成了阻碍,亟待将来研究重点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