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研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PCI-24781诱导耐甲氨蝶呤骨肉瘤细胞凋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及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PCI-24781对骨肉瘤细胞U-20S/MTX300增殖的影响,hochest33258染色检测PCI-24781处理后细胞核形态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cleaved-PARP、P53表达量及组蛋白H3、H4乙酰化水平变化。结果PCI-24781对耐甲氨蝶呤U2-OS/MT 300细胞呈剂量依赖性增殖抑制,其48 h IC50值为(0.55±0.03)μmol.L-1,该值与甲氨蝶呤敏感U2-OS细胞IC50值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0.5μmol.L-1PCI-24781可显著抑制细胞克隆形成,其抑制率达(61±7)%。PCI-24781处理48 h后细胞内出现典型凋亡小体,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率达(29±4)%。Western blot检测可见随PCI-24781浓度升高cleaved-PARP,组蛋白H3、H4乙酰化水平及P53显著升高。结论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PCI-24781可显著抑制耐甲氨蝶呤骨肉瘤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与上调组蛋白乙酰化水平,促进抑癌基因P53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2.
背景:累及髋臼的恶性肿瘤由于位置较深,毗邻重要的血管神经和内脏器官,因而切除困难。切除后如何恢复骨盆连续性和髋臼功能的方法仍需完善。目的:探讨累及髋关节恶性肿瘤切除和重建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2004年1月至2010年12月22例累及髋臼的骨盆恶性肿瘤的切除和重建,分析患者的生存、肿瘤复发和转移、术后并发症,并利用MSTS评分系统对患者的功能进行评估。结果: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7.1~84.3个月,平均37.0个月。15例无病生存,5例死于肿瘤复发和转移,2例带瘤生存。7例患者出现局部复发,局部复发率为31.82%,术后复发间期为3.0~41.2个月,平均17.1个月。4例患者发生肿瘤肺转移,术后转移间期为5.8~38.1个月,平均16.6个月。术后6个月的MSTS功能评分为32.5%~83.7%,平均68.6%。结论:对累及髋臼的恶性骨肿瘤进行广泛性切除并根据骨缺损的程度选择不同类型的组配式假体重建可以获得较好的疗效和功能。  相似文献   
33.
骶骨肿瘤切除手术难度高, 并发症风险大。近年来机器人辅助骶骨肿瘤切除手术逐渐得到开展, 但现有机器人器械难以切除骨组织, 限制了手术机器人在骶骨肿瘤中的应用。本研究探索微创超声骨刀在机器人辅助骶骨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范围和效果。2015年5月至2021年3月期间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共18例骶骨肿瘤患者行达芬奇机器人辅助骶骨肿瘤切除术, 回顾性选取3例术中使用微创超声骨刀进行截骨的骶骨肿瘤患者, 男2例、女1例, 年龄分别为24、32、71岁。神经鞘瘤2例, 节细胞神经瘤1例。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 随访评估患者复发及并发症情况。3例手术时间分别为80、240、300 min, 术中出血量为30、30、100 ml。2例完整切除骶骨, 1例分块切除。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5、3、7 d;术后随访时间为58、17、31个月, 随访期间未发现肿瘤复发。1例术后出现左足酸痛, 无其他术中及术后并发症。超声骨刀联合手术机器人可实现精准截骨、减少术中出血、加速术后康复, 对特定的骶骨肿瘤的治疗有突出优势。  相似文献   
34.
目的 分析创伤性关节积脂血征影像学表现及其在骨关节创伤中的意义,旨在提高对其认识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来院诊治的髋、膝和肩关节内创伤性骨折的影像学资料各40例,共120例,所有患者受伤后7 d内行影像学检查,其中CT检查60例,常规X线平片和MRI检查各30例.观察关节内骨折及其关节内积脂、积血的影像学表现.结果 30...  相似文献   
35.
血管扩张型骨肉瘤的临床、影像和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进一步分析血管扩张型骨肉瘤的临床、影像及病理学的诊断特征和诊断方法,以加深对其认识和提高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经病理证实的血管扩张型骨肉瘤资料并结合文献深入分析其临床、影像和病理学表现.10例均行X线平片和MR检查,其中2例同时行CT检查.结果 10例血管扩张型骨肉瘤发生于股骨下端5例、股骨颈1例、肱骨上端和胫骨上段各2例.10例X线平片和2例CT 图像上肿瘤表现为溶骨性骨质破坏,伴骨体轻度膨胀4例,骨破坏区大部分边缘不清且无硬化边,均有Codman三角和大小不一的软组织肿块,肿块内无明显肿瘤性成骨;10例MRI上肿瘤大部或完全由多发囊腔构成,均出现骨膜反应,其中7例囊腔内见少量散在的较小液-液平面.10例病理学上肿瘤均有类似动脉瘤样骨囊肿的血腔结构,但囊壁或囊间隔中见恶性肿瘤细胞以及数量不一的肿瘤性成骨组织,其中6例仅见少量灶状的肿瘤性骨样组织.结论 影像学上类似动脉瘤样骨囊肿的表现和一般恶性骨肿瘤生长方式的特点,以及病理上的血腔结构和囊壁或囊间隔内的恶性肿瘤细胞是血管扩张型骨肉瘤的影像和病理学诊断特征.密切结合临床、影像和病理分析有助于临床及时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36.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long following-up outcome of the medial gastrocnemius muscle transferring reconstruction the patella tendon after the wide resection of aggressive bone tumors in the proximal tibia. Methods With the 69 patients of the osteogenetic sarcoma in the proximal tibia were treated with the wide resection and reconstruction the patella tendon. After the long following up the knee extensor,function and complications were evaluated. Results With the 69 patients, the 45 survival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the average 68.6 (24-128) months. The local recurrence rate was 8.7%(6/69). The strength of knee extending was in the average of grade 4.2(3.6-5.0), the degree of knee flexion was in the average of 95°(75°-135°), the degree of knee extension was in the average of-2°(0°-12°), the knees of five patients cannot fully extension. The MSTS functional score was in the average of 77% (23.1/30). Conclusion During the limb salvage of the proximal tibial aggressive bone tumors, the medial gastrocnemius muscle transferring reconstruction the patella tendon could offer the knee extension strength; improve the soft tissue coverage and functional results.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骨肉瘤患者新辅助化疗后的肿瘤坏死率(TCNR)及碱性磷酸酶骨同工酶(BALP)变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03年1月至2007年3月初诊经活检病理诊断为骨肉瘤且排除转移的58例患者,术前常规新辅助化疗,根据对手术切除肿瘤标本的TCNR测定将患者分为两组(TCNR≥90%和〈90%),分别随访两组患者的术后肺转移率和5年生存率并进行比较。同时检测患者在化疗前后及随访期间血清中BALP,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58例骨肉瘤患者中TCNR≥90%组为36例,〈90%组为22例,两组的术后肺转移率分别为16.7%和81.8%(x^2=12.156,P〈0.01),5年生存率分别为72.2%和22.7%(x^2=8.125,P〈0.01)。化疗后BALP的下降比值与TCNR的升高呈正相关(r=0.735,P〈0.01)。随访期间肿瘤复发转移组与无瘤生存组BALP水平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TCNR测定是评价骨肉瘤新辅助化疗反应较可靠方法,TCNR≥90%患者的远期转移率和生存时间明显优于TCNR〈90%患者。BALP是骨肉瘤血清学检查的高灵敏度指标,在骨肉瘤的治疗监测和预后的判断上有很高价值。TCNR和BALP两者同时检测可以提高预后精确性。  相似文献   
38.
随着新辅助化疗及规范化手术的广泛开展,恶性骨肿瘤患者的生存率有着明显的提高,保肢术已经成为恶性骨肿瘤治疗中的主要手术方式。儿童恶性骨肿瘤保肢治疗中由于生长骨骺板常常被切除,随着健侧骨骺不断生长,使得患侧肢体相对短缩,导致双侧肢体不等长,继而引起跛行、患侧下肢关节痛、下腰痛、代偿性脊柱侧弯、骨盆倾斜等一系列并发症。  相似文献   
39.
目的分析原发性骨平滑肌肉瘤(PLB)的临床、影像学和病理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PLB的临床资料,结合1980—2010年相关国内文献,观察其临床、影像学表现和病理学特点。结果 6例PLB中,病变位于胫骨上段2例,股骨下段1例,股骨干1例,肱骨远端1例,骶骨1例,均未见骨膜新生骨;4例表现为边界不清的溶骨性骨质破坏,2例表现为边界较清的囊状骨质破坏;3例MR T1WI呈等信号,T2WI稍高信号,增强扫描有明显强化;免疫组化Vim、Actin和SMA均阳性,S-100阴性。复习文献中的53例PLB,单骨受累50例,多骨受累3例;39例有X线片资料,37例可见边界不清的溶骨性骨质破坏,2例见边界较清的囊状骨质破坏,其中2例可见病理性骨折伴骨膜新生骨。结论 PLB罕见,多表现为单骨溶骨性骨质破坏,无骨膜新生骨,但其临床和影像学表现并不典型,术前诊断需要依赖免疫组化。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