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4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32篇
耳鼻咽喉   10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58篇
口腔科学   12篇
临床医学   133篇
内科学   93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29篇
特种医学   5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12篇
外科学   86篇
综合类   249篇
预防医学   133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150篇
  3篇
中国医学   150篇
肿瘤学   1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5篇
  1964年   4篇
  1963年   2篇
  1961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5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探讨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ar repair,EVR)救治胸主动脉创伤(thoracic aorticinjuries,TAI)的最佳时机及有效性.方法 19例TAI患者分为急诊EVR组和延迟EVR组,急诊EVR组12例为受伤后24 h内应用EVR救治;延迟EVR组7例为采取保守对症救治2周左右应用EVR治疗.同时对治愈出院患者随访其CT和/或CTA.结果 急诊EVR组治愈11例,死亡1例.延迟EVR组治愈3例,死亡4例.急诊EVR组的治愈率显著高于延迟EVR组(P<0.05).14例救治成功的患者出院后,平均随访时间15.5个月(1~ 47个月),随访期间,无明显并发症、无死亡病例.结论 EVR是TAI的一种微创、快速、有效的救治方式,且多数TAI患者应在急诊下进行.  相似文献   
32.
目的 探讨高血压型脑出血并脑室出血患者应用低温治疗的疗效.方法参考冬眠亚低温的治疗方法,对72例有脑出血并脑室出血的患者,在术后采用低温(34~36℃)进行脑保护,不中断呼吸,并用冬眠合剂Ⅰ号配合治疗.结果 60例生存,轻残16例,中残24例,重残16例,植物生存4例,恢复良好率22.2%,12例死亡,死亡率16.65%.结论 低温的治疗方法降低了术后患者的死亡率和病残率,减少了后遗症的发生,适用于我们基层医疗单位.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和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 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IVIM-DWI)对下腰痛患者退变椎间盘新生血管的评估价值。材料与方法选取51例经腰椎后路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设为实验组,选取8例腰椎骨折经手术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所有患者术前行DCE-MRI和IVIM-DWI扫描,并分别测量DCE参数K_(trans)、K_(ep)、V_e和IVIM参数D~*、D和f。椎间盘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并计算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IVIM-DWI、DCE-MRI参数和MVD的相关性,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IVIM-DWI、DCE-MRI各项参数值在不同退变程度患者中的差异。结果 K_(trans)值随着退变分级增加而增大(P0.05),D值随退变分级增加而减低(P0.05)。K_(trans)值、f值分别与MVD具有良好相关性(r分别为0.794,0.589;P值均小于0.05)。结论 DCE-MRI和IVIM-DWI磁共振技术可无创重复地观察椎间盘退变的血管形成情况,并对患者椎间盘退变程度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急性和亚急性下腰痛患者腰椎MRI影像学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连续收集因下腰痛至本院就诊并行腰椎MRI检查患者177例。根据病程时间将患者分为亚急性下腰痛组(n=103)和急性下腰痛组(n=74例),另招募42例无下腰痛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ologue scale,VAS)评定患者腰痛程度。观察各组研究对象腰椎MRI影像学特征,包括:椎间盘退变、椎间盘突出、椎间盘膨出、纤维环后方高信号、Schmorl结节、椎体终板炎、小关节退变、小关节积液、棘间韧带高信号、皮下或椎后旁肌肉水肿、小关节退变等,对不同组间腰椎MRI影像学特征分布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急性、亚急性下腰痛组研究对象椎间盘退变、椎间盘突出发生率较高(P0.05)。3组间椎间盘膨出、Schmorl结节、腰椎终板Modic改变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急性下腰痛组患者腰椎MRI纤维环后方高信号、棘间韧带高信号、皮下或椎后旁软组织肿胀发生率均高于亚急性下腰痛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亚急性下腰痛组患者中小关节退变和小关节积液发生率均高于急性下腰痛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椎间盘退变、突出是腰痛症状持续存在的原因;腰椎间盘局限性高信号、棘间韧带高信号和皮下或椎后旁软组织肿胀与急性下腰痛相关;小关节退变、小关节积液与亚急性下腰痛有关。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比较不同原理抗体检测试剂对新冠疑似病例诊断的准确性,对新冠疑似病例提出高效的排查方案,进一步为建立高风险人群的临床筛查路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76例由于IgM抗体初检阳性被转入定点医院隔离观察的新冠疑似病例,进行鼻咽拭子核酸检测,血清微量病毒中和抗体和3种市售不同原理抗体检测试剂检测,以及肺部CT检查,结合临床症状等信息,综合判断新冠确诊或排除情况,并将3种血清学抗体检测试剂与临床判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比较3种检测方法结果的差异。结果通过综合判断,76例疑似病例中有3例为确诊病例,73例为排除病例。与临床确诊/排除结果比较,3种血清学抗体检测方法中,化学发光总抗体对3例病例入院不同时间点共9份样本均能检出,对73例排除病例入院第1天采集样本的检测特异性为97.26%,高于化学发光法IgM/IgG和胶体金法IgM/IgG单独检测(入院第1 d样本检测特异性均为73.97%)。结论化学发光法检测新冠总抗体具有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可以用于疑似病例抗体检测的初筛。针对重点人群筛查,应首先进行2019-nCoV核酸检测,若核酸检测阴性,则采用检测血清总抗体为主要指标的筛查路径。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组织蛋白酶S(CathepsinS,Cat S)在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室重构发生发展中的表达及其活性动态变化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7周龄雄性Dahl盐敏感(DS)大鼠分别给予高负荷食盐(8%)或正常负荷食盐(0.3%)为12周和19周建立心肌肥厚(H-LVF)模型,心力衰竭模型(H-HF)及同龄对照组(12W-C和19W-C)。另设人体心肌生检标本作研究对象(高血压代偿性心肌肥厚患者7例,心力衰竭患者18例和正常对照6例)。RT-PCR和免疫组化分别检测Cat SmRNA及蛋白表达,酶谱法测定大鼠心肌组织中的Cat S活性,免疫印迹杂交检测心肌组织中的白介素1β蛋白表达,细胞荧光染色法检测培养心肌细胞Cat S的表达,心脏石蜡切片苦味酸-酸性品红染色法和van Gieson's染色法分析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含量,心脏超声和血流动力学测定心功能和心室重构。结果H-HF组大鼠和患者心肌中的Cat SmRNAs的表达显著高于19W-C组和H-LVF组大鼠和人(P〈0.01)。免疫组化法和in situ法分析显示增高的Cat SmRNA和蛋白主要表达于心肌细胞。H-HF组大鼠心肌的弹性蛋白分解能也显著高于19W-C(4.1倍)。H-LVF大鼠心肌间质弹性蛋白含量明显增加,而在H-HF大鼠则下降低于对照组水平。H-HF组心肌白介素IL1β蛋白含量显著高于19W-C。IL1β刺激心肌细胞的Cat S蛋白表达。心肌中的弹性蛋白酶表达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呈显著负相关(r=-0.88,P〈0.05)。结论Cat S参与心室病理改变,是导致间质改变、心功能异常的主要因素之一,提示心肌Cat S在H-HF时心室重构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7.
目的 对带有信号序列的日本血吸虫虫卵毛蚴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进行分析。方法 根据日本血吸虫虫卵毛蚴中带信号序列的cDNA片段序列设计合成基因特异性引物。以虫卵的第一链全长cDNA为模板,采用套式PCR,快速扩增带信号序列的虫卵毛蚴cDNA的5’、3’末端片段,将特异性扩增片段进行TA克隆与序列分析。将每个带信号序列的虫卵毛蚴cDNA片段序列与其5’、3’末端片段序列进行比对和拼接,构建每个带信号序列的虫卵毛蚴基因的完整全长cDNA序列,对部分带信号序列虫卵毛蚴基因的信号序列所对应的基因组序列结构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分析了30个带有信号序列的cDNA片段,其中16个片段的5’、3’末端cDNA序列被成功扩增,并测定了它们的DNA序列,通过序列比对和拼接,获得了该16个虫卵毛蚴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对开放阅读框演绎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发现基因SjP4001与SjP1531的信号肽序列完全相同,而基因SjP3742和SjP1183的信号肽氨基酸序列甚为相似,从而进一步证明不同的基因可拥有相同或相似的信号肽。基因组序列分析表明,基因SjP1183的信号肽基因序列与成熟肽基因序列通过交替拼接(alternative splicing)方式进行拼接;而基因SjP4001、SjP1531、SjP3742的信号肽基因序列与成熟肽基因序列之间可能是通过转移拼接的方式进行拼接。结论 确定了16个带有信号序列的虫卵毛蚴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虫卵毛蚴基因可通过交替拼接方式或转移拼接方式获得信号肽序列。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探讨单侧翼点入路一期夹闭术治疗颅内前循环倒影动脉瘤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9年10月经单侧翼点入路一期夹闭术治疗的7例颅内前循环倒影动脉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7例共19个动脉瘤,均一期手术成功夹闭;术后复查CTA显示动脉瘤瘤颈完全夹闭,载瘤动脉通畅。3例术中动脉瘤再次破裂。术后出现脑积水1例,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好转。未出现脑梗死及颅内感染等。术后随访3个月~3年,根据GOS:恢复良好5例,中残1例,重残1例。结论 颅内前循环倒影动脉瘤可选择单侧翼点入路一期手术夹闭治疗,手术成功率高,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39.
目的 评估腹腔镜下胃底折叠术结合双面胃后固定术在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行腹腔镜下胃底折叠术结合双面胃后固定术的49例.在Nissen胃底折叠术完成后,将折叠部的最上部的前壁、后壁固定在弓状韧带上.记录该组患者的术前资料、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后早期以及1年随访时并发症、早期复发率等.结果 无转变成开放手术,患者无院内死亡,随访中无食管周围疝形成.47例患者症状均已改善,1例患者复发而行再次手术,早期复发率2.1%.患者满意度为(92.6±9.2)%.结论 腹腔镜下Nissen胃底折叠术结合双面胃后固定术能有效地预防食管周围疝形成,并将成为外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可行而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0.
目的建立稳定性同位素内标-自动固相萃取-气质联用测定水中16种邻苯二甲酸酯类(PAEs)的方法,并应用于水质分析。方法 2016年1—2月采集福建省福州某医院血液透析科、闽江、居民家中和某大型超市水样各1 L,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内标法定量。测定透析水,江水、管网末梢水、地下水等实际水样,并以实际水样为本底,进行低、中、高3种浓度水平的加标实验(n=6),计算回收率与相对标准偏差(RSD)。结果 4类水体均含有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B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等PAEs,浓度0.041~0.843μg/L,方法检出限(MDL)为0.005~0.017μg/L,方法定量限(LOQ)0.015~0.051μg/L,回收率为74.0%~118%,RSD为1.1%~20%。结论该方法克服了手动固相萃取缺点,水样处理效率高,准确,可靠,适用于水中PAEs的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