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目的 研究头针联合丹红颗粒治疗轻中度血管性痴呆疗效以及对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青岛市黄岛区中医医院2019年2月—2021年10月收治的轻中度血管性痴呆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入2组。对照组应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应用头针和丹红颗粒治疗,对比2组总有效率、认知功能评分等。结果 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认知功能评分(MMSE)、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头针联合丹红颗粒治疗轻中度的血管性痴呆疗效肯定,有助于促进患者认知功能好转,促进相关症状缓解,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扶正补土针灸法联合经皮穴位电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acupoint stimulation,TEAS)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的临床效果和对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20年5月于本院就诊的96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8例。对照组男2... 相似文献
13.
本文目的是深入分析优质护理对我国院感病例发生率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的直接影响.方法:可采用随机法将近两年在院124例临床住院治疗患者组平均分为两个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进行优质康复护理,对比两组不同疾病护理康复者的院感的发生率和两组患者疾病治疗康复效果护理满意度.结果:通过仔细观察其中一组,其院... 相似文献
14.
视野检查是了解视觉功能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视路上发生的病变,通常会产生相应的视野改变。视路在颅内占有相当的范围,有大约50%的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或多或少、直接或间接地引起一定程度的视野改变。充分认识颅内疾患在眼科的表现,尤其是自动静态视野的表现,从眼科角度提高对颅内疾患的早期认识,以促进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牙周炎患者血清、龈沟液瘦素水平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将60名受试者分成三组:DMCP组: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牙周炎患者20人;CP组:慢性牙周炎患者20人;HC组:健康对照者20人。对所有受试者进行健康体检,同时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分别对所有受试者血清及龈沟液中的瘦素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血清瘦素水平DMCP组最高[(4946.42±244.82) pg/ml],HC组最低[(3731.62±166.39) pg/ml],但三组之间血清的瘦素水平无显著差异(P> 0.05)。龈沟液瘦素水平DMCP组水平最低[(1554.37±161.28) pg/ml],HC组最高[(3868.87±128.99) pg/ml],同时三组龈沟液瘦素水平有显著差异(P<0.01)。血清瘦素水平与性别、BMI密切相关,龈沟液瘦素水平与多个牙周临床指标显著相关。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牙周炎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龈沟液瘦素水平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血清瘦素水平与性别、BMI密切相关,龈沟液中的瘦素水平与牙周临床指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提高对出血性输卵管炎的认识,采取正确的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19例出血性输卵管炎患者的诊疗情况。结果:出血性输卵管炎治疗一般以非手术为主,内出血多或保守治疗无效者可手术治疗。结论:应综合分析患者的病情、临床特点和辅助检查,掌握出血性输卵管炎的诊断要点,给予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18.
背景:牙周膜干细胞生物作用是目前牙周病治疗研究的热点,牙周膜成纤维细胞是其分化的终末功能细胞之一,也是其主要的支持细胞,两者生物学特性的差异研究鲜有报道。目的:比较牙周膜干细胞与牙周膜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差异。方法:用组织块法体外对牙周膜细胞以及单细胞克隆分离纯化后的人牙周膜干细胞两种细胞分别进行显微镜下形态观察,CCK8法检测并绘制2种细胞的生长曲线。流式细胞分析比较2种细胞的细胞周期以及细胞表面标记物的表达、实时PCR对2种细胞碱性磷酸酶、增殖细胞核抗原和Scleraxis基因进行检测。结果与结论:牙周膜干细胞与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外观差别明显,人牙周膜干细胞的生长曲线培养前5d要低于牙周膜细胞,但在5 d后明显高于牙周膜细胞。人牙周膜干细胞与牙周膜细胞的细胞周期分别为41.1%和23.9%。表面标记物检测结果显示2种细胞虽有相似的表达,但在表达率差异有有显著性意义。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人牙周膜干细胞在碱性磷酸酶、增殖细胞核抗原以及Scleraxis基因的表达检测均高于牙周膜细胞。表明牙周膜干细胞在成骨增殖等生物学功能上比牙周膜细胞具有更强的潜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和评价西帕依固龈液治疗牙龈炎及控制菌斑的临床疗效。方法:53例单纯性牙龈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28例用西帕依固龈液含漱,对照组25例用0.9%生理盐水含漱,每天5次,1周后复诊。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菌斑指数、牙龈指数、龈沟出血指数的变化,并采集龈下菌斑,进行刚果红染色,镜检计数螺旋体、球菌等菌的变化。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牙周各项指数的平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牙龈指数、龈沟出血指数及菌斑指数均有明显改善(P〈0.01),镜检螺旋体计数减少,球菌、杆菌数量明显增加,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西帕依固龈液作为一种治疗牙龈炎的口腔用药,可明显改善菌斑的组成,促进正常口腔生态环境的建立。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