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5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6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11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夏枯草肺癌化学预防物质基础研究思路与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夏枯草对肺癌具有确切疗效,但其肺癌化学预防物质基础尚未明确.结合现代先进的分离、分析以及药效筛选技术,以中药"三个层次多维结构"组分结构理论,科学地揭示夏枯草肺癌化学预防物质基础,通过总结夏枯草化学成分和与肿瘤相关的研究成果,分析肺癌化学预防研究思路方法,为中药的物质基础研究和中药新药研发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2.
夏枯草属药材指纹特征聚类分析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HPLC方法建立不同产地夏枯草属药材指纹图谱,并对其进行聚类分析评价。方法:建立高效液相指纹图谱分析方法,色谱柱为Alltima C18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5%冰醋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280nm;进样量20μl;柱温为30℃。测定了3个品种不同产地的夏枯草属药材指纹图谱,并对其聚类分析。结果:不同产地药材指纹图谱特征有明显差异,湖北、安徽、江西、贵州、广西、四川产地药材归为1类;河南、江苏、浙江3个产地夏枯草归为1类。结论:建立的指纹图谱能明显的反应出各个产地药材的特征,且聚类分析有效的区分药材的归属性。  相似文献   
33.
文章追溯了中药炮制反制与反佐制炮制方法的理论渊源和历史沿革,根据文献记载对反制和反佐制法进行辨析,结合具体方剂实例,探讨了反制与反佐制的本义和实质,并针对中药炮制反制与反佐制的研究现状,提出了一些新的想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34.
35.
在信息技术主导的“中药工业4.0”时代背景下,如何落实传统中药产业的转型升级成为了行业中的热点。近年来我国中药行业产值稳步上升,经历了从机械化到自动化再到数字化的沿革,疫情期间中药显现出优异的防治作用,同时也暴露出中药产业些许不足,使企业意识到进一步产业升级的必要性。因此,这里提出通过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助力,与中药产业进行结合,打破信息壁垒,并且对新技术在中药的应用做出了展望,最终才能实现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36.
目的通过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技术研究白质疏松(leukoaraiosis,LA)患者扣带束和钩束的白质微观结构改变,并探讨其与抑郁障碍的关系。方法前瞻性纳入60例Fazekas评分为2~3级的LA患者及30例对照组。LA组分为伴有抑郁(n=33)和不伴有抑郁(n=27)2个亚组。所有被研究对象均进行抑郁评估、3.0T头部MRI常规检查及DTI检查。使用PANDA软件处理DTI数据,提取双侧扣带束和钩束的部分各向异性(fractional anisotropy,FA)数值。结果 LA组双侧钩束及扣带束的FA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LA伴抑郁亚组双侧扣带束和右侧钩束的FA值显著低于不伴抑郁亚组(P0.05);LA不伴抑郁亚组和对照组双侧扣带束、钩束之间的FA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双变量相关分析发现抑郁程度与右侧钩束(r=-0.27,P=0.037)、扣带束(左侧r=-0.329,P=0.01;右侧r=-0.259,P=0.046)FA值呈负相关,与左侧钩束FA变化无明显相关性。结论钩束和扣带束白质微观结构变化与LA相关性抑郁存在关联性,但相关程度较弱(r0.4),提示LA相关性抑郁的发生存在多元化的病理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探讨胱天蛋白酶 3(caspase 3)在脑缺血预处理过程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分别检测假手术对照组、缺血预处理对照组、缺血组和缺血预处理组大鼠脑组织石蜡切片中caspase 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缺血组和缺血预处理组CA1区caspase 3蛋白免疫反应强度明显高于假手术对照组 ;缺血预处理组再灌注 4 8和 72h与再灌注时间相同的缺血组比较 ,caspase 3蛋白免疫反应强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脑缺血预处理的保护机制可能与抑制caspase 3蛋白表达、减少脑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38.
HPLC同时测定六味地黄浓缩丸中4种主要成分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一种同时测定六味地黄浓缩丸中丹皮酚、芍药苷、马钱苷、没食子酸4种活性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应用高效液相法进行测定活性成分的含量,色谱柱为Alltima C18柱(250 mm ×4.6 mm);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梯度洗脱;流速为0.5 mL/min;检测波长为242 nm;进样量5μL;柱温为30℃.结果:丹皮酚、芍药苷、马钱苷、没食子酸线性范围分别为0.199~3.98μg(r=0.999 8)、0.073~1.172μg(r=0.999 5)、0.145~2.316μg(r=0.999 5)、0.103~1.648 μg(r=0.999 4);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35%(RSD=1.22%)、98.16%(RSD=1.57%)、97.30%(RSD=1.77%)、98.96%(RSD=1.16%).结论:本法方便、稳定、可靠,可用于六味地黄浓缩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9.
熊果酸自微乳的制备及其生物利用度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制备熊果酸自微乳给药体系,建立HPLC-MS方法研究熊果酸自微乳的生物利用度和药物动力学.方法:以OP乳化剂、吐温-20、异丙醇和油酸制备熊果酸自微乳给药系统,并考察其稳定性、粒径和Zeta电位.通过口服给药,研究其体内的生物利用度和药物动力学.结果:所制备的熊果酸自微乳在1个月内稳定,平均粒径32.74 nm,Zeta电位4.21 mV.自微乳的相对生物利用度326.5%;缓释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256.6%;相对与缓释片,自微乳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27.2%.结论:所制备的自微乳给药系统能提高熊果酸的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40.
目的:研究三草方的不同极性部位及其配伍后对人肺腺癌SPC-A-1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筛选出最有效的抗癌部位,确定最合适的配伍方案。方法:采用醇提取法和水提取法分别制备三草方的95%、60%、30%醇提部位、水提部位和复方水煎液;以MTT法测定水煎液和各不同极性部位及其配伍后对人肺腺癌SPC-A-1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结果:在三草方各极性部位中,60%醇提部位对人肺腺癌SPC-A-1细胞的IC50最低;60%和95%醇提部位配伍后有明显的协同抑瘤活性。结论:三草方95%和60%醇提部位之间的配伍为最合适的配伍方案;三草方的脂溶性部位具有良好的抗肺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