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1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2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38篇
内科学   30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8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96篇
预防医学   18篇
药学   23篇
  1篇
中国医学   68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观察针刺蝶腭神经节联合常规针刺治疗发作性丛集性头痛(CH)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发作性CH患者随机分为综合组(60例,脱落3例)、针刺组(60例,脱落2例)和蝶腭组(60例,脱落2例、剔除1例)。针刺组采用常规针刺,穴取头维、印堂、阳白、合谷等,每日1次,每周6次;蝶腭组针刺蝶腭神经节,隔日1次,每周3次;综合组在针刺组基础上隔日针刺蝶腭神经节。各组均2周为一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于治疗前、治疗后及治疗结束后3个月随访时,观察各组头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每周头痛发作次数、每次头痛发作持续时间及偏头痛特异性生活质量问卷(MSQ)评分;比较各组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及随访时,各组患者头痛VAS评分、每周头痛发作次数、每次头痛发作持续时间、MSQ各项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综合组除每周头痛发作次数低于蝶腭组(P<0.01)外,综合组以上其余指标均低于其他两组(P<0.05,P<0.01)。综合组总有效率为93.0%(53/57),高于针刺组的75.9%(44/58)和蝶腭组的73.7%(42/57,P<0.05,P&l...  相似文献   
42.
丹参饮合生脉散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丹参饮合生脉散对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治疗作用。方法:将118例患者随机分为丹参饮合生脉散组和西药常规治疗组。治疗组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中药丹参饮合生脉散。观测2组患者心绞痛症状,心电图变化,硝酸甘油消耗量及中医各证型疗效等。  相似文献   
43.
廖缨  张宰昌 《天津医药》1998,26(8):497-498
经颈静脉门体分流术(TIPSS)适用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合并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起分流减压的作用,同时能借以了解患者的门静脉血流分布,也有助于认识TIPSS的治疗学基础和意义。为此,我们对肝硬化患者进行了TIPSS术前及术后的血流动力学超声多普勒检查,观察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的特点,讨论TIPSS术在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中的价  相似文献   
44.
449例癫痫临床分析和随访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449例癫痫临床资料,男女发病比例为1.58:1,53%在青年期前发病,原发性占70.38%,脑电图变化除遗传性病例外,与病情无伴行关系。随访205例显示原发性遗传性预后较好,症状性的预后与致痫灶大小及能否治愈有关,正规治疗的缓解率较非正规及未治的高,随着追踪时间的延长,死亡病例半数与癫痫发作有关。缓解率降低,认为抗癫痫药只能起控制发作作用,但仍需常规应用。  相似文献   
45.
目的 制备结核分枝杆菌CFP10-ESAT6融合蛋白,探讨CFP10-ESAT6融合蛋白在结核分枝杆菌免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PCR扩增得到CFP-10、ESAT6基因片断,将其先后克隆入pET-28a表达载体。优化表达条件、用镍亲和层析的方法纯化带His标签的重组CFP10-ESAT6融合蛋白(rCFP10-ESAT6)。制备兔多克隆抗体,建立rCFP10-ESAT6为抗原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以健康者血清为对照,检测170例结核患者血清的抗体。结果 重组质粒 pET28a-CFP10-ESAT6靶基因测序结果与预计设计完全一致。融合蛋白在E.coli BL21(DE3)工程菌中均为可溶性表达,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40%。利用金属螯合亲和层析直接纯化重组蛋白,纯度达到95%以上。Western blot分析表明,重组蛋白能与结核患者血清发生特异性免疫结合反应,与健康者血清不发生反应。CFP10-ESAT6的兔多克隆抗体的效价为1∶8 000,CFP10-ESAT6作为包被抗原的检测结核病人血清中特异性抗体的间接ELISA最佳包被浓度为0.002 μg/mL,患者血清的最佳稀释度为1∶500。检测结果与临床诊断的符合率,ELISPOT>ELISA(rCFP10-ESAT6)>ELISA(kit)。结论 CFP10-ESAT6融合蛋白具有较高的抗原特异性和免疫反应性,有可能成为结核病免疫学诊断的特异抗原,对结核的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意外胆囊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外科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意外胆囊癌(IGC组)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收治的89例其他胆囊癌(GC组)进行对比。结果与GC组相似,IGC组主要表现为右上腹痛(94.6%vs.93.3%),部分合并黄疸(16.2%vs.31.5%);IGC组与GC组在年龄[(56±12)岁vs.(57±9)岁],女性患者比例(78.4%vs.62.9%),CEA(25%vs.32.8%),CA19-9(30.0%vs.68.3%)阳性率,肿瘤分布部位,病理类型和分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7%vs.6.7%)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但其合并胆囊结石率(86.5%vs.50.6%)和早期(ⅠA期)病例比例(29.7%vs.9.0%)及手术切除率(56.8%vs.32.6%)均明显高于GC组(均P0.05),晚期(Ⅲ,Ⅳ期)比例明显低于GC组(43.2%vs.74.2%,P=0.001)。IGC组的总体1,3,5年生存率(70.0%,31.2%,26.8%)及平均生存期和中位生存期[(51±13)个月,17个月]明显高于GC组(27.0%,17.7%,15.1%)[(25±8)个月,5个月](均P0.01)。单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P=0.000),T分期(P=0.000),手术方式(P=0.008)是显著影响IGC的预后因素,但是病理分级(P=0.080),年龄(P=0.188),性别(P=0.234)对预后无显著影响。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分期(P=0.000)是影响IGC预后的独立因子。结论与GC相比,IGC合并胆囊结石率高,早期病例及切除率相对高,预后相对好;T分期是IGC的最显著的预后因子;除原位癌(Tis)及癌仅侵及黏膜层(T1a期)外,其他分期肿瘤,如首次手术漏诊,一律应尽早进行再次手术行根治性切除。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miR-200a与Yes相关蛋白1(YAP1)表达量在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相关性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回顾性选取259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切除的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RT-PCR方法检测并比较患者的miR-200a与YAP1表达量在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相关性及其临床...  相似文献   
48.
本文通过对196例Ⅱ型糖尿病使用达美康治疗进行回顾性研究及统计学处理,发现达美康对Ⅱ型糖尿病中医辨证属气阴两虚者疗效较好,总有效率达89.02%,而肺胃热盛、肝肾阴虚、阴阳两虚型则效果不满意。说明动用西药达美康,除在西医理论指导下,同时又按中医理论辨证施用,其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单纯西药理论指导下的用药。  相似文献   
49.
50.
后盆切除术治疗女性中下段直肠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后盆切除术治疗女性直肠癌的疗效.方法 对女性直肠癌46例行后盆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及复发生存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全组手术死亡1例,根治性切除率(Ro)为97.83%,手术并发症发生率19.57%.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7.83%、86.96%和65.22%,复发率6.52%.结论 后盆切除术是治疗女性直肠癌的有效方法,可降低复发率,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