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47篇
  免费   1148篇
  国内免费   701篇
耳鼻咽喉   113篇
儿科学   193篇
妇产科学   270篇
基础医学   1019篇
口腔科学   275篇
临床医学   3176篇
内科学   1888篇
皮肤病学   276篇
神经病学   622篇
特种医学   710篇
外国民族医学   19篇
外科学   1618篇
综合类   6845篇
预防医学   2521篇
眼科学   203篇
药学   2849篇
  42篇
中国医学   2822篇
肿瘤学   935篇
  2024年   132篇
  2023年   436篇
  2022年   440篇
  2021年   403篇
  2020年   433篇
  2019年   469篇
  2018年   515篇
  2017年   324篇
  2016年   365篇
  2015年   435篇
  2014年   1154篇
  2013年   871篇
  2012年   968篇
  2011年   1142篇
  2010年   1193篇
  2009年   1130篇
  2008年   1078篇
  2007年   1165篇
  2006年   1052篇
  2005年   1153篇
  2004年   1078篇
  2003年   973篇
  2002年   840篇
  2001年   753篇
  2000年   802篇
  1999年   858篇
  1998年   798篇
  1997年   808篇
  1996年   773篇
  1995年   688篇
  1994年   545篇
  1993年   453篇
  1992年   406篇
  1991年   337篇
  1990年   294篇
  1989年   248篇
  1988年   110篇
  1987年   134篇
  1986年   127篇
  1985年   112篇
  1984年   77篇
  1983年   71篇
  1982年   60篇
  1981年   47篇
  1980年   24篇
  1979年   18篇
  1978年   25篇
  1960年   12篇
  1959年   9篇
  1957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背景与目的 虽然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进展缓慢,但仍常伴有颈部淋巴结转移。有研究提示,BRAFV600E突变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相关蛋白表达异常,可能与PTMC发生发展、颈部淋巴结转移有关。因此,本研究进一步探讨临床淋巴结阴性(cN0)PTMC病变组织中BRAFV600E突变及β-catenin、cyclin D1表达及意义。方法 收集2018年3月—2021年9月120例确诊为cN0期PTMC患者的手术标本及临床病理资料,用免疫组化法检测BRAFV600E突变及β-catenin、cyclin D1蛋白在标本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BRAFV600E突变蛋白、β-catenin、cyclin D1蛋白表达阳性率在PTMC组织中阳性表达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70% vs. 31.7%、35.8% vs. 20.8%、57.5% vs. 34.2%,均P<0.05)。cyclin D1蛋白阳性表达与肿瘤直径有关,BRAFV600E突变蛋白阳性表达与病灶数目有关,BRAFV600E、β-catenin、cyclin D1蛋白阳性表达均与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有关(均P<0.05)。结论 cN0期PTMC组织中BRAFV600E突变及β-catenin、cyclin D1蛋白表达明显增强,它们的表达可能是PTMC进展及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2.
背景与目的 不可切除的肝内胆管癌(hCCA)患者可考虑行肝移植治疗,但在某些方面仍存在争议。因此,本研究总结6例肝移植治疗不可切除hCCA临床疗效,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1年3月6例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行肝移植治疗并规律随访的hCCA患者临床病理资料与生存情况。结果 6例肝移植术式均为原位经典全肝移植,术后病理:肿块型2例,管壁浸润型2例,内生型2例;肿瘤直径>3 cm者4例;周围神经浸润2例;门静脉侵犯3例;肝内转移2例;腺鳞癌1例,腺癌5例。组织学分级3例中分化G2,3例低分化G3;pTMN分期分别为II期1例,IIIa期1例,IIIb期1例,IIIc期2例,IV期1例。随访期间,3例存活,其中2例合并肝硬化失代偿内生息肉型腺癌患者获得长期无瘤生存,1例肿块型腺癌患者术前经新辅助放化疗后目前无瘤存活20个月;死亡3例,其中1例肿块型腺鳞癌患者术后存活18个月,2例管壁浸润型腺癌患者分别存活2个月与24个月。术前减黄操作,术后联用免疫抑制剂和化疗药物对于患者生存期无明显影响。结论 hCCA患者中,对于合并肝硬化的内生息肉型腺癌,且术前排除淋巴结转移者,即使术前不行新辅助放化疗直接行肝移植也可取得较好的疗效,但对有淋巴结转移与神经周围浸润者疗效差。  相似文献   
993.
B超在糖尿病性肾病早期诊断及其分期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糖尿病性肾病(DN)是糖尿病(DM)全身微血管病变的重要并发症,预后较差,因此,早期诊断和动态观察DN的发生发展有重要临床意义。本文对B超检查肾脏形态改变在DN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与DN分期、DM类型及与尿微蛋白排泄量(UAER)、肾小球滤过率(GFR)等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994.
磁共振成像射频线圈技术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磁共振成像设备采集到的射频信号很弱,极易受到来自外界噪声的干扰,因此提高图像信噪比是磁共振成像的首要任务.而射频线圈作为信号接受链前端,则是信噪比的决定因素之一.本文首先分类探讨了射频线圈各种技术的基本原理,然后对它们的应用特点进行了阐述,并对影响线圈性能的参数进行了优化分析,旨在达到提高磁共振临床应用的质量控制、质量保证水平以及优化图像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995.
导尿及留置导尿管是临床上最基本的诊疗技术,是诊断、治疗各种急、危、重病的护理措施,但留置导尿管引起的泌尿系感染在临床上极为常见。本文将从留置导尿管引起尿路感染的状况、感染的原因、途径及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进一步研究、预防和控制感染的有效措施,降低医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96.
对我科1997-01~2005—03颅脑损伤发生病情恶化52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97.
宋阳春  吴三兵  胡谷丰  张芬 《中草药》2021,52(22):6923-6927
目的 探究痹祺胶囊联合刃针治疗早期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0例KOA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35例。2组患者均用刃针治疗,1次/周,共2次;对照组患者联合口服塞来昔布胶囊200 mg/次,1次/d;试验组患者联合口服痹祺胶囊1.2 g/次,3次/d;治疗14 d。比较治疗前后及3个月随访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y,WOMAC)骨关节炎指数量表评分来判定疗效。结果 纳入研究的70例KOA患者中有8例脱落,共有62例纳入分析。2组治疗后VAS及WOMAC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1),但对照组比试验组的VAS分值降低更明显(P<0.05),WOMAC评分在治疗2周后和3个月随访均为试验组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2周后,2组有效率较接近(试验组96.9%,对照组90%),3个月随访试验组有效率(93.8%)优于对照组(63.3%)(P<0.01)。结论 采用痹祺胶囊联合刃针与塞来昔布联合刃针治疗KOA均疗效显著,但痹祺胶囊联合刃针改善关节功能更明显,且疗效更稳定持久。  相似文献   
998.
残留白血病细胞抗药再生长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阐明残留白血病形成及抗药再生长的机制。方法:用可移植性白血病模型L615和L7811小鼠骨髓作长期培养,用柔红霉素模拟体内治疗。结果:发现少数粘附于基质滋养层的残留白血病细胞逃避了柔红霉素的杀伤作用,并在药物作用下再生长。粘附的白血病细胞群中含有许多分化程度较低的静止期细胞,表达bcl-2基因,有一定抗药能力,是残留白血病细胞的来源。结论:骨髓基质细胞滋养层是残留白血病细胞生存和再生长的微环境,可能通过上调bcl-2基因表达增强其抗药能力。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观察临床状态医学理念指导下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治疗失眠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失眠障碍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方法】 将62例失眠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中西医结合治疗,试验组给予临床状态医学理念指导下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治疗,疗程为1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中医健康状况量表(TCM-HSS)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1)治疗过程中,试验组和对照组各脱落1例,最终每组各30例完成试验。(2)PSQI评分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PSQI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失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障碍等各维度评分及其总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试验组患者对日间功能障碍和PSQI总分的改善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SAS和SDS评分方面: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而对照组患者均较治疗前略有改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试验组对SAS和SDS评分的改善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4)TCM-HSS评分方面:治疗后,试验组患者TCM-HSS的精力、疼痛、饮食、大便、小便、睡眠、情绪和健康自我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对照组患者仅大便、小便、睡眠和健康自我评分较治疗前改善(P<0.05);组间比较,试验组患者对TCM-HSS的精力、疼痛、饮食、大便和情绪评分的改善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临床状态医学理念指导下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常规中西医结合治疗失眠障碍均有明显效果,但临床状态医学理念指导下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在改善患者失眠状态、焦虑抑郁状态、中医状态方面有独特优势,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00.
儿童忽视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社会现象,据WHO的新近估计,在世界各地约有4000万0~14岁的儿童遭受虐待和忽视[1].儿童忽视的发生可导致近期或远期不同程度的儿童行为、认知、情感、身体机能和生长发育的障碍[2],对儿童身心发育具有"毁灭性"的打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