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0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28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非小细胞肺癌中BRCA1、ERCC1和EGFR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BRCA1、ERCC1和EGFR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预后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ElivisionTM plus法,检测77例非小细胞肺癌和6例癌旁组织中BRCA1、ERCC1和EGFR的表达情况。结果非小细肺癌中BRCA1、ERCC1、EGFR在癌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且在癌中的表达具有正相关性;BRCA1、ERCC1在不同病理类型和分期中表达均无差异;BRCA1高表达组的生存期明显小于低表达组;EGFR有淋巴结转移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应用铂类药物化疗ERCC1低表达组的生存期明显明显长于高表达组。结论在NSCLC中BRCA1、ERCC1、EGFR在肺癌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BRCA1高表达组的生存期明显小于低表达组,EGFR高表达可能促进肿瘤的侵袭和转移,ERCC1是铂类治疗独立的预后因素,三项抗体的检测与预后和临床用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2.
目的 探讨由乳酸脱氢酶(LDH)联合衍生的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dNLR)组成的肺癌免疫治疗预后指标(LIPI)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免疫治疗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与唐都医院收治的86例接受免疫治疗的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dNLR>3和LDH>250 IU/L 2个因素将患者分为3组,即良好LIPI组(含0个因素,n=31)、中等LIPI组(含1个因素,n=38)、不良LIPI组(含2个因素,n=17)。比较各组患者临床疗效。采用单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寻找影响免疫NSCLC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LIPI与NSCLC免疫治疗后PFS的关系。结果 各组患者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的中位PFS为5.8个月。单因素Cox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表明,转移脏器数≥2个患者的疾病进展风险明显高于转移脏器数<2个患者(危险比=2.16,95%可信区间1.17~4.01,P<0.05...  相似文献   
83.
目的 探讨免疫治疗6周后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及乳酸脱氢酶(LDH)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唐都医院收治的接受PD-1抑制剂治疗的88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免疫治疗6周后的NLR≥3.4和LDH≥185 IU/L将患者分为IOPI低风险组(0或1个因素,n=53)与IOPI高风险组(2个因素,n=35)。比较两组治疗6周后临床疗效。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患者无进展生存期及总生存期。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探讨影响患者无进展生存期及总生存期的危险因素。结果 免疫治疗6周后,IOPI低风险组客观缓解率为41.5%(22/53),与IOPI高风险组的31.4%(11/3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OPI低风险组疾病控制率为96.2%(51/53),高于IOPI高风险组的54.3%(19/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LR<3.4组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高于NLR≥3.4组;LDH<185 IU/L组...  相似文献   
84.
目的分析盐酸戊乙奎醚(长托宁)取代阿托品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疗效。方法将2006年11月至2010年11月急诊内科抢救的60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长托宁组(采用长托宁联合氯解磷定)和阿托品组(采用阿托品联合氯解磷定)。每组患者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长托宁组在治愈率、死亡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等指标方面,均优于阿托品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托宁作为新型抗胆碱药物在救治有机磷中毒疗效及安全性上效果显著,在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5.
目的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阻滞剂吉非替尼抑制支气管哮喘小鼠气道黏液高分泌的作用.方法 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组和吉非替尼治疗组(干预组).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过碘酸-雪夫(PAS)特殊染色法、免疫组化法、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法分别检测各组小鼠气道炎症及杯状细胞的数量和黏液分泌、p-EGFR蛋白表达、细胞凋亡等状况,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中p-EGFR变化.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哮喘组小鼠出现典型的哮喘激发症状,肺组织中出现明显的以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为主的炎症细胞浸润等病理改变;哮喘组小鼠小气道杯状细胞数显著增加,干预组数量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哮喘组相比,干预组小气道中p-EGFR阳性、Bcl-2阳性杯状细胞数量分别显著减少,细胞凋亡、Bax阳性杯状细胞数量分别显著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吉非替尼可抑制支气管哮喘小鼠气道黏液高分泌,其机制可能足阻滞EGFR通路,抑制黏液分泌的同时,诱导分泌黏液的杯状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86.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小儿门诊外科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择外科择期手术2~5岁小儿60例,随机分为3组各20例,所有患儿术前均禁食4 h,禁饮2 h,入室前3组患儿均肌内注射阿托品0.02 mg&;#8226;kg 1、氯胺酮5 mg&;#8226;kg 1实施基础麻醉。I组为对照组,术中间断静脉注射1%氯胺酮 0.5~1.0 mg&;#8226;kg 1;II组以瑞芬太尼0.1 μg&;#8226;kg 1&;#8226;min 1持续泵注;III组以瑞芬太尼0.2 μg&;#8226; kg 1&;#8226;min 1持续泵注;3组均复合丙泊酚3 mg&;#8226;kg 1&;#8226;h 1泵注维持麻醉。所有患儿经面罩吸入纯氧3~5 L&;#8226;min 1,术中不用肌肉松弛药,维持自主呼吸或必要时手控辅助呼吸。从麻醉诱导开始到手术切皮之前(诱导期)未给予患者任何刺激,并保证此段时间>5 min,以确保在切皮时患者体内有稳定的血药浓度。手术结束前5 min停止泵注异丙酚和瑞芬太尼。监测心率,呼吸频率、节律、幅度、潮气量、PetCO2和SpO2等指征,记录切皮和术中有无肢动反应等麻醉过浅体征,记录停药后患儿麻醉恢复情况。结果Ⅱ组生命体征平稳,麻醉效果良好且麻醉恢复快。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应用于小儿门诊外科手术,具有安全、高效、苏醒迅速及后遗症少等特点,尤其是第Ⅱ组方法,在满足手术要求的同时,对患儿呼吸循环系统影响轻微,是一种较安全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87.
目的:对4-氯-2-氧代-1,2-二氢喹啉-3-甲醛的合成工艺进行研究。方法以苯胺为原料通过酯的氨解、环合、胺亚甲基化、水解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结果合成了目标化合物,并利用MS和1H-NMR确证了结构,此路线所得产品收率为62.1%。结论此路线操作简单,成本低廉,设计合理,收率高,适合该化合物的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易喘平胶囊对实验性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健康SD大鼠并随机分组。实验组采用鸡卵清蛋白吸入致敏并激发来建立大鼠哮喘模型,每日通过灌胃给予高中低等3种剂量的易喘平药物,观察给药前后哮喘症状的变化。实验结束时取外周血,检测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EOS)、IL-4、IL-2、IL-5、IFN-r、IgE和ET-1含量的变化。阳性对照药物组给予桂龙咳喘宁。结果:实验模型组大鼠均出现喘促、咳嗽、甚至跌倒等呼吸道痉挛梗阻等典型的呼吸道症状,给药后症状及其各检测到的血液成分均得到明显改善。结论:易喘平胶囊能明显缓解实验动物的哮喘症状,抑制酸性粒细胞的浸润,减少与气道炎症相关细胞因子的产生数量,从而达到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目的。  相似文献   
89.
目的:观察氟伐他汀联合地塞米松对氟伐他汀(BU①引起的大鼠肺纤维化的治疗作用,探讨肺纤维化治疗的新方法。方法:SD大鼠随饥分为5组:C组(生理盐水对照组)、阻M组(肺纤维化组)、F1u组(HM+氟伐他汀),Dex组(BLM+地塞米松)及联合治疗组(HM+氟伐他汀+地塞米松)。各组动物于气管内灌注BLM后第1、3、7、14、28d分别随饥处死5只。取肺组织,HE染色,作病理学观察;肺组织匀浆检测羟脯氨酸(㈣变化;支气管肺泡灌液(BALF)测定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在总细胞中的百分比;上清液中ELISA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TCF-β)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变化。结果:氟伐他汀及地塞米松均可有效减轻啼组织炎症及纤维增生,减轻肺组织HYP含量,减少BALF中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百分比,降低其中TGF-β及MCP-1的含量。二者联合应用则降低肺组织HYP、BALF中TGF-β、MCP-1更早/或更显著。结论:氟伐他汀及地塞米松对大鼠实验性肺纤维化均有一定治疗作用,而二者联合应用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90.
宋立强  杨大莉 《医学争鸣》1998,19(6):610-613
观察分子血红蛋白对中枢神经元的直接作用。方法采用12d-15胚胎小鼠皮层及脊髓神经元进行原代培养,观察不同浓度MHb对神经元态和活性的影响。结果MHb结脊髓神经元具有明显毒性,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而对皮层神经元的作用表现不明显。结论:MHb对中枢神经系统不同神经元具有不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