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0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26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血清内皮素-1作为早期放射性肺损伤标志物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内皮素-1(ET-1)作为一种早期放射性肺损伤诊断及病情变化的血清学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将19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和实验组,即:放射组(R组)、氟代他汀(Flu)干预组(Flu组)、维甲酸干预组(Ra组)及地塞米松(Dex)干预组(Dex组)。实验组大鼠麻醉固定后,用直线加速器全胸照射15Gy1次,剂量率为2Gy/min,距离为1m。从照射后次日开始,Flu组经胃灌服Flu(20mg·kg-1·d-1),Ra组灌服Ra(20mg·kg-1·d-1),Dex组灌服Dex(3.33mg·kg-1·d-1),C及R组均灌服等量的生理盐水。各组分别于照射后5、15、30、60d,将大鼠分批断头或经心内穿刺取血,分离血清;同时切取肺组织,用放射测定法(RIA)分别测定ET1,层黏连蛋白(LN)及透明质酸(HA)的水平;同时观察肺部的病理变化。结果:与C组相比较,R组大鼠血清ET-1的水平于照射后第5天开始升高(P<0.05),尔后随着放射性肺损伤的加重逐渐升高,于照射后60d检测达高峰。R组大鼠血清LN的水平于照射后30d开始升高,HA于照射后60d开始升高。R组大鼠血清ET-1水平的升高明显早于其他各组,且同放射性肺损伤的病理变化的程度相关。结论:血清ET-1可作为放射性肺损伤早期诊断及动态监测病情变化的一种标志物。  相似文献   
2.
呼吸机的集束化管理(ventilatorcarebundle,VCB)是目前医学领域知名度最高的、应用最广泛的集束化措施。本世纪初,国际医疗卫生机构认证联合委员会(JointCommissionofAccreditationofHealthOrganization,JCAHO)确定的VCB包括抬高床头、每日唤醒及评估是否能脱机拔管、预防消化性溃疡、深静脉血栓等四项基本措施。2004年在美国和加拿大开展的多中心研究结果首次证实,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陕西省地区级城市中心医院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相关科室医师对哮喘知识的了解程度,旨在评估前期哮喘协作组在医师教育方面的成果,为陕西省下一步的医师教育工作部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陕西省的6个地区级城市中各选取一所三级医院,以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2007年10月至12月门诊医师对哮喘知识的知晓程度,涉及专业包括呼吸内科、综合内科、儿科和急诊科。调查内容包括哮喘发病机制、防治知识、2006版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GINA)及相关组织结构等。结果收回调查问卷187份,呼吸内科、综合内科、儿科和急诊科分别占29.9%、23.0%、26.7%和20.3%。①在对哮喘相关组织的了解方面:58.9%~62.5%的呼吸内科医师对哮喘相关指导机构很清楚,远远高于其他专业;但仍有10.7%的呼吸内科医师不知道GINA的含义。知道世界哮喘日的医师已占到87.6%;②在2006版GINA内容方面:认识到哮喘的气道慢性炎症本质的医师为69.9%,其中呼吸内科医师最高为78.6%,综合内科医师最低为55.8%。了解按控制水平分类的呼吸内科医师为69.6%,远远高于其他专科。54.8%~75.0%的医师认识到吸入糖皮质激素(ICS)在哮喘防治中的重要地位。但只有7.1%、42.9%的呼吸内科医师清楚哮喘控制测试、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在哮喘管理中与救治中的作用。清楚长效β2受体激动剂需与ICS联用的医师只有37.8%。了解白三烯受体拮抗剂为控制药物的已达52.0%~76.4%。仍有51.9%的医师认为医院自产的过敏原提取物能够用于临床脱敏治疗。只有35.3%的医师知道肺功能检测能做为确诊哮喘的重要依据。12.3%的医师认为口服是最佳的给药途径。20.9%的医师表示不会用药物吸入装置,19.3%的医师表示没见过。42.2%的医师表示近三年曾参加过哮喘知识新进展的教育或研讨会。54.5%的医师表示为每位接诊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重症COPD合并侵袭性肺曲霉病(IPA)患者临床特征,提高对COPD合并IPA的认识.方法 过从2015年6月至2016年3月西京医院呼吸与危重症科诊断的5例COPD合并IPA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文献复习.结果 5例COPD合并IPA患者中确诊3例,临床诊断2例.在入住RICU前5例使用广谱抗生素,4例使用大量激素.5例均表现为气道显著痉挛,4例使用无创机械通气后有2例转为有创机械通气,2例自动出院.胸部CT早期无特殊表现,病情进展出现沿支气管周围渗出病变以及实变,病变多发.支气管镜下可见气道黏膜水肿、充血、溃烂、伪膜形成,痰液黏稠.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高.结论 COPD合并IPA容易误诊,病情进展快,病死率高,需充分认识其临床特点以提高诊断率及降低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5.
背景肺间质纤维化病理上可见以成纤维细胞(fibroblast,Fb)为主的大量间质细胞的增生及胶原分泌的增多,氟伐他汀对Fb等多种细胞具有增殖抑制作用.目的观察氟伐他汀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肺Fb增殖的抑制作用和对博来霉素诱发的大鼠肺纤维化及肺通气功能的影响.单位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呼吸内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基础部病理学教研室;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骨科研究所.设计随机对照实验研究.材料本实验于200101/12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呼吸内科实验室完成.实验选用健康雄性一级SD大鼠31只.干预取1只大鼠,摘取其肺组织,体外培养大鼠肺Fb,加入氟伐他汀,MTT法观察对培养细胞生长曲线的影响及不同浓度(0,1×10-7,1×10-6,1×10-5,1×10-4,1×10-3,1×10-2 mol/L,氟伐他汀0 mol/L为空白对照组)的氟伐他汀对培养细胞的抑制作用;计数法观察氟伐他汀对大鼠肺Fb分裂指数的影响;羟脯氨酸比色法检测氟伐他汀对培养的大鼠肺Fb胶原分泌的影响.随机将另30只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博来霉素组及氟伐他汀组.氟伐他汀组根据治疗开始时间为模型制备后第1,15天和给药剂量为20,10 mg/kg(高、低剂量)分为4个治疗组第1天高、低剂量组,第15天高、低剂量组.28 d后处死动物,肺组织作HE、Masson和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图像分析半定量测定并比较肺泡间隔Fb数量、肺泡间隔厚度、间质面积,肺组织匀浆测定组织胶原含量.主要观察指标氟伐他汀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肺Fb生长曲线、分裂指数及培养上清液胶原含量的影响;氟伐他汀对博来霉素诱导的肺纤维化大鼠肺泡间隔Fb数量、肺泡间隔厚度、间质面积、肺组织胶原含量的影响.结果氟伐他汀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肺Fb具有明显抑制作用(t=4.20~17.52,P<0.01),并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大其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呈剂量依赖效应,1×10-4mol/L的氟伐他汀已可使培养细胞的增殖受到完全抑制,自第2天起各时间点A490值与第1天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细胞分裂指数、培养细胞的胶原分泌在氟伐他汀的作用下也有明显降低(t=8.037,P<0.01;t=3.99~10.84,P<0.05或P<0.01).博来霉素组在肺泡间隔Fb数量、肺泡间隔厚度、肺间质面积及肺组织胶原含量均高于对照组(t=4.62~11.93,P<0.01),氟伐他汀组各组以上各观察指标均不同程度低于博来霉素组(t=2.69~7.65,P<0.05~0.01);博来霉素组基质胶原及Ⅰ,Ⅲ型胶原分布较对照组明显增多,氟伐他汀治疗组各组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结论氟伐他汀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肺Fb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呈剂量依赖效应;氟伐他汀对博来霉素诱发的大鼠肺纤维化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并且早期治疗较晚期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钙激活性CI-通道阻断剂尼氟灭酸(NFA)对平滑肌细胞(ASMCs)增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采用[3H]-TdR掺入法检测不同剂量NFA对ASMCs增殖活性的影响。观察NFA及硝苯地平对组胺致ASMCs中[Ca2 ]i变化的影响。间接免疫荧光法观察NFA对ASMCs表达MAPK蛋白的影响。【结果】10μmol/L和50μmol/L NFA组细胞的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高浓度50μmol/L NFA组比低浓度10μmol/LNFA组更显著,表现出剂量依赖性。对照组ASMCs胞浆和胞核呈现亮绿色荧光,胞膜周围较淡,加入激动剂组胺后,荧光亮度逐渐增强。相反,当同时存在NFA或硝苯地平干预时,镜下观察荧光强度变化不够明显。间接免疫荧光染色结果表明,培养24 h后,对照组中ASMCs细胞沿梭形胞浆出现大斑片状亮绿色荧光,而NFA干预组细胞表现为弱绿色荧光,胞浆内分布区域局限。【结论】NFA能有效抑制培养ASMCs的增殖活性,可能是通过阻断钙激活性CI-通道对[Ca2 ]i的正反馈效应,以及降低MAPK的表达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易喘平胶囊(补肾活血法)对哮喘气道黏液高分泌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将32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组、地塞米松组和易喘平胶囊组(n=8),制备卵蛋白致敏的哮喘模型,高碘酸希夫(PAS)法检测各组小鼠气道黏膜杯状细胞数量及黏液分泌情况,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肺组织黏液蛋白MUCSAC mRNA的水平,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嗜酸粒细胞数及细胞总数,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肺组织匀浆液中自细胞介素4(IL-4)和γ干扰素(IFNγ)的含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T引导下冷基循环微波聚能刀治疗周围型肺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使用针式单极微波辐射天线、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周围型肺癌、以2450MHz的微波,依据肿瘤大小以40~80W的微波辐射治疗5~20min,对55例患者的68个病灶进行治疗。结果:冷基循环微波聚能刀治疗1月后,68个病灶体积均缩小,缩小50%以上35个病灶,病灶消失6例,有效率60.29%。肿块平均直径治疗前为3.4±1.42cm,治疗后1个月为2.0±1.70cm。微波治疗后即刻复查,CT表现为肿瘤组织中出现低密度影,CT值由术前54.13±22.12Hu降低为45.23±18.24Hu。结论:冷基循环微波聚能刀治疗周围型肺癌是一种有效、微创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纤连蛋白(FN)对非小细胞肺癌的黏附和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培美曲塞的干预作用。[方法]以肺腺癌细胞系A549为研究对象,观察FN对癌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及不同浓度培美曲塞的抑制作用。在FN包被的培养板和FN滤膜的Boyden浸润小室等体外侵袭模型中,观察培美曲塞预处理后细胞与FN黏附及迁移能力的变化。设立牛血清白蛋白作为FN的对照组。[结果]FN能明显提高A549细胞的增殖活性,培美曲塞40nmol/L和80nmol/L能有效抑制这种增殖活性的升高,但低浓度20nmol/L培美曲塞的抑制作用却不显著。A549细胞在FN培养板的黏附数量及在小室中的穿膜数量远高于对照组.而各浓度培美曲塞预处理细胞的黏附及迁移能力明显降低。[结论]FN能促进肺腺癌细胞的增殖活性、黏附和迁移能力,培美曲塞能在一定程度上阻断这种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