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3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1 毫秒
81.
64层螺旋CT神经血管成像的准确性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神经血管成像的准确性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总结40例患者的头颈部CTA影像资料,其中正常26例,异常14例。分析CTA成像过程中阵列参数设置,重建方法选择对CTA成像的影响。结果阵列参数设置不当产生伪影或血管假狭窄5例,最大密度投影层块厚度选取不当导致血管细节显示不佳12例,通过调节参数并结合多种CTA显示方法,CTA成像准确率为100%,定性准确率为85%。结论部分重叠采集数据,灵活应用重建方法,回顾性阅读轴位图像将可提高CTA成像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2.
纵隔纤维组织和纤维组织细胞肿瘤CT诊断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 探讨纵隔纤维组织和纤维组织细胞肿瘤CT诊断。方法 分析经病理证实 12例纵隔纤维组织和纵隔纤维组织细胞肿瘤CT表现。结果 左后上纵隔纤维瘤病 1例 ,包裹主动脉。孤立性纤维瘤 3例 ,分别位于前中后纵隔 ,直径 4~ 6cm ,纵隔一侧突出。纤维肉瘤 3例 ,直径 >7cm。后纵隔纤维黄色瘤 2例 ,密度较低 (CT值 <2 0HU)。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前纵隔 1例 ,后纵隔 2例 ,直径 >10cm。结论 纵隔纤维源性肿瘤后纵隔多发 ,包膜完整 ,生长缓慢 ,纵隔纤维瘤病及孤立性纤维瘤表现较特异 ,纤维黄色瘤密度较低。纤维肉瘤及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少数发生淋巴结转移及直接浸润  相似文献   
83.
螺旋CT三维重建在诊断颌面部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5  
目的 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在颌面部骨折诊断中的准确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 5 0例颌面部骨折患者行螺旋CT扫描后进行三维重建。结果 三维影像在显示颌面部骨折的类型、位置、范围、碎骨块移位、塌陷尤其是不规则骨折线的走行等空间信息方面优于二维影像。二维影像在显示深部结构骨折、细小骨折等方面优于三维影像。结论 三维影像能清晰显示颌面部的空间解剖关系 ,可提供理想的整复模型 ,有较大临床应用价值 ,但二维影像是诊断颌面部骨折基础 ,两者应结合应用。  相似文献   
84.
目的:研究低能量体外冲击波碎石(extracorprealshockwavelihotripsy,ESWL)治疗边缘性鹿角形结石、部分鹿角形结石、完全鹿角形结石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应用MZ-V型低能量体外冲击波碎石机治疗边缘性鹿角形结石77例,部分缘性鹿角形结石49例,完全缘性鹿角形结石6例,ESWL治疗后1,3,6月进行B超、KUB检查和随访。结果:边缘性鹿角形结石完全排净70例(90.9%),残留5例,无效2例;部分缘性鹿角形结石完全排净40例(81.6%),残留6例,无效3例;完全缘性鹿角形结石完全排净2例(33%),残留2例,无效2例。结论:低能量ESWL是边缘性鹿角形结石和部分鹿角形结石的首选疗法。因ESWL疗程长,易发生泌尿系统继发感染,完全鹿角形结石不宜单独采用ESWL治疗。采用小间隙电极低能量多次碎石,预防和延缓石街形成,并在石街形成后及时疏通,是提高ESWL治疗边缘性鹿角形结石及部分鹿角形结石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5.
目的评价CT在集束电极高温射频消融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组患者105例(男81例,女24例)。33-79岁,平均64岁,全组病例术前均经纤维支气管镜或经皮穿刺活栓诊断明确。采用以色列产ELSCINT 2400ELECT全身CT定位。RF-2000射频消融仪及可伸展集束电极消融。结果105例患者技术成功率为98.3%,总缓解率为82%。结论CT可对穿刺部位进行最佳选择。实时测量电极角度和深度,监视病灶内部变化情况。是集束电极高温射频消融术的最佳定位监测方式。  相似文献   
86.
均衡处理技术在颈部DR影像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颈部直接数字X射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DR)中,采用均衡处理技术的DR图像与标准DR图像的差别。方法自我院2003-04以来的DR颈部影像中,顺序抽取200例作为分析材料,运用均衡处理技术对图像进行处理,比较均衡DR图像与标准DR图像的差别。结果均衡DR图像可在同一幅上清晰显示不同组织的细节,而标准DR图像需调节窗宽?窗位才可清晰显示。结论运用均衡处理技术能明显改善不同组织的可视性,且不损失其他部分的细节显示,使DR的应用更完善,操作更便捷。  相似文献   
87.
患者,男,34岁。左肘关节疼痛、肿胀、不适3月。自己口服芬必得胶囊药物(具体不祥)后疼痛减轻。3 d前因不小心,(+++)。左肘关节X线片显示:左尺骨鹰嘴见约2.5 cm×1.6 cm骨质破坏区,边缘较清晰,其内见小点片状高密度影,未见骨膜反应,局部轻度软组织肿胀,余所见骨质未见异常(图1)。左膝关节及胸椎CT显示:左胫骨上端、T5椎体、T11右侧横突及椎弓分别见一约1.4 cm×1.1 cm、1.9 cm×1.1 cm、2.2 cm×1.3 cm骨质破坏区,边缘较清晰,部分连续性差,有硬化缘,其内见小点片状高密度影。未见骨膜反应及软组织块影(图2~4)。图1左尺骨鹰嘴见约2.5 cm×1.…  相似文献   
88.
CT定位肺癌集束电极高温射频消融术的方法和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CT在集束电极高温射频消融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以色列产ELSC INT 2400ELECT全身CT对105例肺癌患者进行定位,用RF-2000射频消融仪及可伸展集束电极消融肺癌。结果105例病变定位技术成功率为98.3%,总缓解率为82.8%。结论CT是集束电极高温射频消融术的最佳定位监测方式。  相似文献   
89.
纵隔孤立性纤维瘤1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患者 女 ,67岁 ,因咳嗽、咳痰伴低热就诊。查体未发现异常。首次胸部X线片发现右侧心缘旁一 3 .5cm× 4.0cm的椭圆形包块 ,密度均匀 ,经抗炎治疗后咳嗽、咳痰、发热明显好转。 3月后胸部平片复查观察病灶无明显变化 ,支气管镜检未见异常 ,血、尿常规正常 ,痰查结核菌阴性。CT胸部平扫示 :病灶位于右侧心膈角处 ,与纵隔关系密切 ,向肺野及纵隔方向突出 ,病灶呈类圆形 ,有浅分叶 ,密度均匀 ,CT值为 3 2HU ,边界清晰。压迫右心膈角处的纵隔脂肪组织 (图 1,2 )。手术所见 :肿块位于右心膈角处 ,约 6cm× 6cm× 3cm ,包块与前纵隔纵隔胸膜有…  相似文献   
90.
故障CT球管养护价值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简称CT)成为医疗工作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常规诊断方式时,合理的使用CT机,尽量降低其使用成本,是医院必然面临的问题。在CT机中最大的易耗品就是CT球管。由于它工作的连续性和密集性.以及球管质量的局限性(有限的曝光寿命),所以,CT球管在使用过程中,因为工作强度的差异,长则2~3年,短则几个月就会损坏,需要更新。CT球管价值昂贵,对医院来说是一笔很大的开支。那么,损坏的CT球管能否修复?以达到减少费用支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