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31.
目的 探讨经腹直肠前切除保留肛门扩约肌的疗效。方法  45例直肠癌 ,距肛门 4~ 10cm ,Dukes分类A、B期 ,随机分为 2组 ,保肛组 2 5例 ,Miles组 2 0例。结果  1年、3年、5年生存率无明显差别。结论 对距肛门 4cm以上者 ,A、B期行经腹直肠前切除保留肛门扩约肌手术较Miles手术更易接受 ,生活质量较高。  相似文献   
32.
胃癌根治术后腹腔淋巴漏的原因与预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手术后腹腔淋巴漏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方法。方法对南阳市中心医院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行胃癌根治术65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总结。结果655例胃癌根治术后发生腹腔淋巴漏9例,占1.37%(9/655),根据术前营养状态、不同胃癌分期及不同手术方式与术后发生淋巴漏的例数进行比较,其中术前为贫血及低蛋白血症者术后淋巴漏的发生率高于术前非贫血及低蛋白血症者(P<0.05);Ⅱ~Ⅲ期胃癌术后淋巴漏的发生率高于Ⅰ期胃癌(P<0.05);D2+、D3者术后淋巴漏的发生率高于D1及D2者(P<0.05)。结论胃癌根治术后腹腔淋巴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与手术方式、肿瘤分期、贫血及低蛋白血症有关,充分术前准备,提高手术技巧,避免随意扩大清扫范围和术中用丝线结扎淋巴管网是预防胃癌根治术后腹腔淋巴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探讨胃癌术后早期应用含谷氨酰胺和中链甘油三酯肠内营养(GMEN)的可行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胃癌术后需要营养支持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EN)组和肠外营养(PN)组,两组营养支持均等热量、等氮量,其中EN组选用含谷氨酰胺和中链甘油三酯的肠内营养液,实施早期营养.分别于术前第1天、术后第8天检测营养评定指标体重、血清白蛋白(A1b)、血红蛋白(Hb)和氮平衡,免疫评定指标淋巴细胞计数(LCC)、IgA、IgG、IgM、CD3、CD4、CD8、CD4/CD8、前列腺素E-2(PGE-2)和C反映蛋白(CRP).同时观察术后并发症及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结果 两组在体重、血红蛋白的恢复方面没有统计学差异(P=0.305,P=0.057),但EN组的白蛋白及氮平衡恢复较PN组为快,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P=0.000).反映免疫指标的淋巴细胞、IgA、IgG、CD4、CD4/CD8在术后EN组较PN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而术后CRP在EN组明显低于PN组(P=0.00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PN组为46.7%,EN组为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肛门恢复排气时间EN组为(2.46±0.56)天,PN组为(3.66±0.89)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胃癌术后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应用GMEN可提高患者免疫力,促进机体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是一种实用有效的临床营养支持方法.  相似文献   
34.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是指十二指肠横部受到肠系膜上动脉压迫引起梗阻而造成的一系列临床症候群。我科自 1986年 1月~ 1998年 11月为 13例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患者进行手术治疗 ,效果满意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3例 ,其中男 7例 ,女 6例 ;年龄 16~ 38岁 ,平均 2 7岁 ;病程 1~ 6年 ,平均 3年半。 9例误诊 ,其中反流性胃炎 4例 ,胃溃疡 2例 ,胃下垂 2例 ,胆石症 1例。1 2 临床表现 患者均有进行性体重下降 ,反复发作恶心、呕吐伴腹胀 ,呕吐物含胆汁及隔餐食物 ,呕吐后症状明显减轻 ;7例改变体位后症状明显缓解 ;3…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探讨局部进展期胃癌术中腹腔热灌注化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分析新乡医学院附属南阳市中心医院普外科自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91例接受标准的D2根治性胃癌切除术的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入组顺序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配到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术中行腹腔热灌注化疗者45例(试验组),术中仅行常规腹腔冲洗者46例(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于术后3~4周后按mFOLFOX6方案行全身静脉化疗,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局部复发率和总生存率.结果 试验组患者术后肠梗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98,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吻合口瘘、腹腔感染及肺部感染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0.668、0.501、0.132,均P>0.05).试验组的1年复发率和总生存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0.733、0.501,均P>0.05),试验组3年复发率低于对照组,而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4.847、4.452,P<0.05).结论 对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行术中腹腔热灌注化疗可降低3年局部复发率,提高3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36.
钱国武  张海洋  王新伟  吕柯  宋展 《重庆医学》2018,(14):1928-1930
目的 探讨局部进展期胃癌(LAGC)术中、术后早期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普通外科自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62例接受标准的D2根治性胃癌切除术的LAGC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术中、术后早期HIPEC患者79例(观察组),仅行术中常规腹腔冲洗患者83例(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于术后3~4周按改良FOLFOX6方案[奥沙利铂(OXA) 100 mg/m2,持续静脉滴注,持续2h,第1天;亚叶酸钙(LV)400 mg/m2,持续静脉滴注,持续2 h,第1天;5-氟尿嘧啶(5-FU)400 mg/m2,静脉注射,第1天;5-FU 2 400 mg/m2,持续静脉滴注,持续46 h]行辅助化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和总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不全肠梗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吻合口瘘、腹腔感染及肺部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1年复发率和总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年复发率低于对照组,而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AGC患者D2根治术术中、术后早期HIPEC可降低术后肠梗阻发生率;并可提高远期生存率及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37.
<正>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近年腹腔镜辅助下胃癌根治术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与传统开腹胃癌根治术相比降低了损伤,节省了手术时间。本研究分析胃癌患者行腹腔镜辅助下胃癌根治术的效果。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行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50例为观察组,随机抽取30例开腹胃癌根治术设为对照组。观察组:男36例,女14例,年龄4678〔平均(56.3±  相似文献   
38.
目的观察复方斑蝥胶囊联合注射用奥沙利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9月沧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和治疗组(44例)。对照组患者静脉输注注射用奥沙利铂,130 mg/m~2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500 mL中,输注2~6 h。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复方斑蝥胶囊,3粒/次,2次/d。3周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连续治疗6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卡氏评分(KPS)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客观缓解率分别为33.33%、56.82%,疾病控制率分别为83.33%、90.9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KPS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KP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对照组发生口腔黏膜炎、肝肾功能异常和周围神经毒性患者例数显著高于治疗组,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斑蝥胶囊联合注射用奥沙利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损伤的早期诊断和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88~1998年间收治的十二指肠损伤36例临床经验。结果:全组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损伤部位以降部为主,共21例(58%),全组并发症发生率42%(15/36),病死率17%(6/36)。结论: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掌握术中探查指征和选择合理的手术方法,可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40.
毕成  刘海玉  宋展 《临床医学》2004,24(7):27-28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损伤的早期诊断和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3-2003年收治的十二指肠损伤46倒临床经验。结果:全组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损伤部位以降部为主,共26例(57%),全组并发症发生率43%,病死率15%。结论: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掌握手术探查指征和选择合理的手术方法,可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