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3篇
基础医学   7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紫杉醇聚己内酯/泊洛沙姆188载药纳米粒及其抗肿瘤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聚己内酯(PCL)与亲水性添加剂泊洛沙姆188(F68)共混物作为载体材料与抗癌药物紫杉醇组成纳米粒缓释载药系统,并评价其在裸鼠人乳腺癌B37实体瘤模型中的抗肿瘤效果。方法采用超声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紫杉醇PCL/F68载药纳米粒:对紫杉醇PCI/F68载药纳米粒进行表征及高压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包封率和体外释放度:利用差示扫描热分析(DSC)法分析紫杉醇在PCL/F68载药纳米粒中的分散状态;评价紫杉醇PCL/F68载药纳米粒在裸鼠人乳腺癌B37实体瘤模型中的抗肿瘤活性.结果紫杉醇PCL/F68载药纳米粒呈现规整的球形:平均粒径为150.50nm(标准差25.41nm).多分散系数为O.18。紫杉醇PCI仃68纳米粒的载药量为18%,药物包封率为84-36%。紫杉醇PCIJF68载药纳米粒体外药物释放研究表明在50d的释放周期内累计释放量约为49%,接近零级释放(R=0.998)。体内抗肿瘤活性实验研究表明.紫杉醇PCL/F68载药纳米粒对裸鼠人乳腺癌B37实体瘤生长具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肿瘤局部注射紫杉醇PCL/F68载药纳米粒能够有效地抑制肿瘤的生长,  相似文献   
52.
目的:制备心肌内双层多孔生物可降解性药物缓释支架,评估其对透室壁性心肌血管重建术后心肌孔道的作用效果。 方法:以聚己内酯为材料,以牛血清白蛋白为模型药物,以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为药物载体,制备成生物可降解性药物缓释支架。采用考马斯亮蓝试剂法对支架上牛血清白蛋白含量及体外释放量进行测定,万能材料测定仪测定支架的力学性能。制备猪慢性心肌局部缺血模型,体内评估该支架在透室壁性心肌血管重建术后对心肌孔道的作用效果。 结果:该支架牛血清白蛋白携带量为每支架 10 mg,30 d后牛血清白蛋白释放量达80%,支架压缩80%时承受的应力为1.2 MPa,在透室壁性心肌血管重建后可保持心肌孔道通畅。 结论:成功制备心肌内双层多孔生物可降解性药物缓释支架,能承受心肌压力并达到缓慢控制释放药物的效果,可维持透室壁性心肌血管重建后的心肌孔道通畅。  相似文献   
53.
地塞米松纳米粒子的制备及体内抑制血管再狭窄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制备地塞米松纳米粒子并应用于动物模型验证其效果。方法 采用 PL GA为载体 ,制备了地塞米松纳米粒子 ,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 纳米粒子粒径在 2 5 0 nm左右 ,载药量高达 17%以上 ,包封率为 97% ,可维持长时间稳定的体外释放 ,应用于兔球囊损伤模型 ,明显抑制了血管内膜增生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结论 纳米粒子是一种良好的药物载运体系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探讨微粒子携反义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1(MCP 1)基因局部定位转染对大鼠腹主动脉瘤生长的影响及机制。 方法 将大鼠制成腹主动脉瘤模型后 ,分成微粒子 DNA组和空载粒子对照组、生理盐水对照组 ,分别进行腹主动脉局部定位转染 ,2周后观察腹主动脉直径的变化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观察微粒子作为基因转染载体的可行性 ,应用原位杂交、Western蛋白质印迹等方法观察反义基因转染后对内源性MCP 1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 结果 基因转染后 2周 ,微粒子 DNA组腹主动脉直径为 (1 79± 0 12 )mm ,明显小于 2个对照组 (P <0 0 1) ,PCR扩增见该组动脉组织提取的DNA中有特异性条带出现 ,动脉壁中MCP 1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 结论 微粒子可有效地用作基因转染的载体 ;反义MCP 1基因的转染可通过抑制内源性MCP 1基因的表达和动脉壁巨噬细胞的浸润而达到抑制腹主动脉瘤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55.
目的 以聚己内酯-聚乙二醇-聚己内酯(PCL-PEG-PCL)为载体材料,制备载紫杉醇聚合物胶束,并评价其对EMT-6乳腺癌的抗肿瘤效果.方法 采用薄膜-超声法制备载紫杉醇聚合物胶束并对其进行表征;采用差示扫描热分析法(DSC)分析紫杉醇在载药聚合物胶束中的分散状态;采用MTT法研究紫杉醇聚合物胶束对EMT-6乳腺癌细胞的细胞毒性;建立荷EMT-6乳腺癌小鼠模型,以市售紫杉醇注射液为对照,研究紫杉醇聚合物胶束的体内抗肿瘤活性.结果 紫杉醇聚合物胶束为表面粗糙的球形,具有明显核壳结构,平均粒径为93nm;DSC研究结果表明,将紫杉醇制成缓释纳米粒后其结晶状态发生了变化,以无定型状态存在于聚合物胶束中;MTT研究表明,在相同紫杉醇含量下,紫杉醇聚合物胶束的细胞毒性低于市售紫杉醇/聚氧乙烯蓖麻油注射剂;体内抗肿瘤活性研究表明,紫杉醇聚合物胶束对小鼠EMT-6乳腺癌具有明显抑制作用,相同给药剂量下其抑瘤效果优于紫杉醇注射剂(肿瘤抑制率:85.79% vs 63.37%,P<0.05).结论 制备的载紫杉醇聚合物胶束高效低毒,是一种有潜力的可用于肿瘤治疗的纳米载药体系.  相似文献   
56.
目的 将Arg-Gly-Asp(RGD)肽偶联到壳聚糖(cH)材料表面,并制备成包载质粒DNA的纳米粒子,以未偶连RGD的壳聚糖载质粒DNA作为对照,进行体外内皮细胞转染,观察其是否能提高对内皮细胞的转染效率.方法 以1-乙基-3-(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化二亚胺盐酸盐(EDC)和N-羟基丁二酰亚胺(NHS)为偶联剂,通过酰胺键将RGD肽偶联到壳聚糖表面,对其进行表征,并以未偶连RGD的壳聚糖作为对照,制备载pEGFP-C1质粒DNA纳米粒子,比较2者对Hy926细胞的转染效率.结果 壳聚糖-RGD(CH-RGD)载基因纳米粒子转染Hy926细胞的效率明显高于未偶连RGD的壳聚糖载基因纳米粒子(35.7%vs 14.3%,P<0.001).结论 RGD肽表面修饰壳聚糖载基因纳米粒子可用于体外细胞转染,其对细胞的转染效率明显优于未偶连RGD的壳聚糖.  相似文献   
57.
背景:紫杉醇临床用剂型紫素易引起过敏反应,因此研制新的紫杉醇新剂型就显得十分有意义。 目的:研制紫杉醇新剂型,观察其在动物模型上治疗肿瘤的效果。 方法:合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可降解材料医用聚己内酯。采用溶剂替代法制备载紫杉醇纳米粒子,对其粒径、形态、紫杉醇含量、体外释放等进行测定。选用TA2系实验小鼠,建立乳腺癌动物模型,随机分为5组,分别局部注射生理盐水、紫素、低剂量、中剂量及高剂量紫杉醇纳米粒子进行治疗。 结果与结论:实验制备的紫杉醇纳米粒子平均粒径约为153.54 nm,包埋率为87.25%,紫杉醇含量19.06%。体外可恒定释放30 d以上。2周药物治疗显示,各治疗组均不同程度上抑制了肿瘤的生长,其中紫杉醇纳米粒子中、高剂量组的抑瘤率明显高于紫素治疗组(P < 0.01)。提示紫杉醇纳米粒子可缓释药物,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对小鼠乳腺癌的抑瘤率高于紫素组。关键词:紫杉醇;医用聚己内酯;纳米粒子;乳腺癌;缓释药物 缩略语注释:HPLC: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高效液相色谱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2.16.005  相似文献   
58.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人类因心脏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是其主要治疗手段,但是术后再狭窄的发病率高达10%-60%,目前大量研究表明,药物涂层支架能显著降低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后再狭窄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就药物涂层支架的最新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9.
目的利用可植入体内的经过修饰的功能化聚氨酯构建两种血管内植入装置,分别植入猪肾下腹主动脉和羊肺中进行基因转染实验,研究其作为基因运载平台的可行性。方法将涂覆胶原的聚氨酯膜通过抗体免疫偶联编码绿色荧光蛋白的腺病毒(AdGFP)制备成聚氨酯-胶原膜埋植钮装置并植入猪肾下腹主动脉中,7d后取出埋植钮及其周围组织进行切片、荧光显微镜检测及PCR分析;将抗腺病毒抗体直接通过共价连接在带有硫醇化烷基的功能化聚氨酯膜上实现与AdGFP的免疫偶联,制备成聚氨酯人工瓣膜并植入羊肺中,7d后取出肺部小叶及其周围组织进行荧光显微镜检测及PCR分析。结果在猪体内实验中,植入体表面的新生内膜细胞基因转染率为(14.2±2.5)%;在羊体内实验中,聚氨酯瓣膜小叶上的细胞有(25.1±5.7)%被转染。PCR结果显示,在血液或末端组织中都未检测到GFPDNA。结论这两种血管内聚氨酯基因载运系统能够作为靶向高效载运腺病毒的载体,用于心血管疾病的基因治疗。  相似文献   
60.
目的 制备紫杉醇纳米粒子,并考察其在实验兔体内经DispatchTM球囊灌注后组织分布情况.方法 以生物可降解材料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PLGA)为原料,采用超声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载紫杉醇纳米粒子.对纳米粒子的粒径、形态、药物含量和体内外释放进行测定.通过新西兰兔腹主动脉局部给药模型考察紫杉醇纳米粒子球囊灌注后组织分布情况.结果 制备的紫杉醇纳米粒子的平均粒径约为246 nm,包封率为93.25%,紫杉醇含量19.06%.体外可维持恒定释放30d以上.新西兰兔体内经腹主动脉实现DispatchTM球囊灌注,观察药物可在靶部位体内贮留长达21d.结论 紫杉醇PLGA纳米粒子作为一种局部药物传递系统,经球囊灌注在动物模型体内提高局部药物浓度,延长药物作用时间,可实现缓释靶向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