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麝香珍珠膏治疗体表慢性溃疡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麝香珍珠膏治疗体表慢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体表慢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应用麝香珍珠膏治疗,对照组予以凡士林软膏局部外用,进行临床疗效对比研究.结果:两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麝香珍珠膏对体表慢性溃疡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32.
33.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解毒法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复发患者结肠组织P-糖蛋白影响.[方法]90例UC复发患 者随机分为2组,中药治疗组45例,西药对照组45例.治疗3个月后对完全缓解及有效病例(其中治疗组39例,对照 组32例)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治疗组给予益气活血解毒立法的中药汤剂,对照组给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并与 20例作正常对照.[结果]治疗前UC组结肠组织P-糖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健康人(p<0.01);复发组水平明显高于未 复发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及随访时结肠组织P-糖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以益气活血解毒立 法的中药溃结复发方,与西药柳氮磺胺吡啶比较,可有效降低结肠组织P-糖蛋白水平,减少耐药性,提高药物的治疗 效果从而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34.
目的:观察中药温阳活血法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胃经穴位电阻的影响。方法:收集7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判定临床证型,应用体表电阻测量法测定双侧胃经厉兑、内庭、陷谷、冲阳、解溪、丰隆、足三里、梁丘诸穴电阻,之后以温阳活血为法给予中药汤剂口服,2周后再次测定患者上述穴位的电阻,并对治疗前后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脾胃虚寒型、胃阴亏虚型患者诸穴电阻呈上升趋势,肝脾失调型、胃络瘀血型患者诸穴电阻呈下降趋势,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温阳活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可调节胃经诸穴气血的虚实,从而促进疾病痊愈。 相似文献
35.
孙思邈对麻风病的临床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麻风病在我国古代曾称为“疠风”、“大风”、“癞”、“恶疾大风”、“天刑病”等,古来论述颇多,然多局限于浅表的皮肤损害,又常与其他皮肤病相混杂。在《素问·风论》和《肘后方》等医籍中,虽然曾对其典型的症状有所记载,但皆非专论。至唐代孙思邈,则辟专篇论述。《千金要方·卷二十三·恶疾大风》有论1首,方10首;《千金翼方·卷二十一·耆婆治恶病》有论7首,方11首。本文就孙思邈对麻风病的研究进行系统的整理总结,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亲自深入临床麻风病是一种不易治愈的慢性传染病,曾经被人们判为不治之症。古人对此病十分害怕,如果发… 相似文献
36.
《千金方》美容药物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就《千金方》中使用10次以上的美容药物进行分析,并结合现代研究,阐明了孙思邈美容用药的一般特点和规律,以期对目前临床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7.
目的 观察化红降纤汤对高血压患者血液流变学和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的影响。方法高血压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分别用化红降纤汤和阿司匹林治疗8周,检测治疗前后两组血液流变学和FIB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全血黏度低切、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血小板聚集率的改善优于治疗组,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化红降纤汤可有效地降低高血压患者血黏度,改善机体红细胞和纤溶功能,有益于动脉硬化的防治及减少血栓性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38.
泻下法治疗痤疮机理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痤疮是青春期常见的慢性损容性皮肤病 ,特点是颜面散在发生针头或米粒大小的皮疹 ,或见黑头 ,能挤出粉渣样物。好发于颜面、前胸及后背皮脂丰富部位 ,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目前对泻下法治疗痤疮临床上已进行了一些探讨 ,现将有关文献综述如下。1 病因病机 痤疮属中医学“肺风粉刺”、“面疮”范畴。《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七面疮候有 :“面疮者 ,谓面上有风热气生疮 ,头如米大 ,亦如谷大 ,白色是也。”清代《医宗金鉴·肺风粉刺》云 :“此症由肺经血热而成。每发于面鼻 ,起碎疙瘩 ,形如黍屑 ,色赤肿痛 ,破出白粉汁。日久皆成白屑 … 相似文献
39.
孙思邈对外科灸法的贡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就《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两书中孙思邈运用灸法治疗外科病的处方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分析,发现他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在前人基础上增加了灸法种类,扩大了治疗外科病的范围,丰富和发展了灸法治疗皮肤病的内容。 相似文献
40.
老年人主动脉夹层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临床特点及防治策略。方法:8年来我院住院确诊的20例主动脉夹层病人,按年龄分为老年组(6例),中年组和青年组(各7例)。结果:病因:青年组多由马凡氏征引起(3/7);老年组多由高血压所致(5/6),且以DebakeyⅢ形居多(5/6),误诊也多(4/6),结论:高血压是老年主动脉夹层的主要原因,因而控制高血压对于防治老年主动脉夹层很重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