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6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6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对中医皮肤病学资料进行了系统的整理总结,以断代研究为重点,以医家及其著作为具体素材。阐明了汉以前皮肤病学的发展,主要从实践经验的积累及理论体系的基本形成两个方面来论述。  相似文献   
12.
心身疾病亦称为心理生理障碍,西医认为此病乃因中枢神经系统产生紧张、恐惧等情绪体验,而引起功能代谢的广泛改变.治疗时首先寻找生物学病因,针对症状进行生物治疗同时注意调节心理、社会因素,酌情给予镇静剂,加强心理卫生宣教.中医学则强调"形神合一",认为心身疾病与脑和五脏功能密切相关,故治疗时注重身心并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并根据季节、地区以及病人体质、性别、年龄等的不同而辨证施治,尤其注重患者体质的强弱与寒热之偏.  相似文献   
13.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和心性猝死的一组危重急症,约占冠心病人的30%,预后较差。我们观察分析门诊就医ACS患者的临床特点,以期增加其门诊就医的诊断率,能及时救治,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金水两滋汤加减配合针灸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头孢呋辛(明可欣)、盐酸氨溴索静脉滴注以抗炎、化痰;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金水两滋汤加减口服,并配合针灸泻木平金法,取穴为期门、阳陵泉,点刺放血。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7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炎性指标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均未出现显著不良反应。结论金水两滋汤加减配合针灸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解毒法对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大鼠结肠组织ICAM-1mRNA的影响。方法: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复制实验性大鼠UC模型,将其随机分为模型组、西药对照组、中药治疗组,并设正常对照组。结果:治疗10 d,西药组水平明显低于中药组(P〈0.05);治疗30 d时,中药组水平下降而西药组水平升高,但两组之间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停药10 d时,中药组水平明显低于西药组(P〈0.05)。结论:以益气活血解毒立法的中药溃结复发方,与西药奥沙拉秦钠胶囊剂(畅美)比较,在缓解期可有效降低UC模型大鼠结肠组织ICAM-1mRNA表达,从而阻抑黏附分子的表达来抑制炎症反应,可能是抗溃结复发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以慢性炎症和溃疡形成为主要病理特点的消化道疾病.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七叶皂苷钠凝胶治疗肋软骨炎的疗效。方法将80例肋软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3g外搽患处,4次/d,20min/次;对照组采用双氯芬酸乳胶剂3g外搽患处,4次/d,20min/次,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种方法的止痛效果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七叶皂苷钠凝胶可明显消除肋软骨肿胀(P<0·05);两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结论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治疗肋软骨炎的止痛效果与双氯芬酸乳胶剂基本相同,但能较好消除肋软骨肿胀。  相似文献   
18.
孙思邈中医美容外治法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孙思邈对中医外治美容的贡献做了系统的整理研究 ,详细介绍了孙氏外治美容方法、美容剂型、美容作用途径等内容。  相似文献   
19.
浅谈瘀血与溃疡性结肠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溃疡性结肠炎是以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粘液脓血便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炎症性肠病.因本病治愈难度大,常易复发,并且有相对较高的癌变率,因此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现代难治疾病之一.祖国医学虽无此病名,但从<内经>、<难经>以来即有许多相关的记载,如"痢疾"、"休息痢"、"久痢"、"肠澼"等.其发病机制复杂,且常因饮食失常、情志失调、劳倦过度等因素诱发或复发,终致缠绵难愈,不易根治,笔者认为该病与瘀血关系密切,现浅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外伤性皮肤溃疡在临床中是一个较棘手的问题,具有病程长,难愈合的特点。我们于 2001 年 10月~2003年9月,对我院综合外科门诊的外伤性皮肤溃疡病例,采用七味膏外敷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研究对象共 50 例,其中男性 22例,女性28例;年龄16~73岁。按其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25 例,对照组 25 例,病因均为创伤感染及手术切口不愈。1 2 换药方法 两组均用生理盐水清洗创面,彻底清创,腐败坏死组织应用无菌剪刀剪除,然后用消毒棉球吸干创面。治疗组取七味膏油沙条覆盖于溃疡面上,平铺摊匀,使其紧贴创面,消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