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5篇
  2015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
12.
低分子量肝素对增生性肾炎尿白细胞介素-6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观察低分子量肝素 (LMWH)对增生性肾炎患者尿白细胞介素 - 6 (IL - 6 )的影响 ,将 2 4例经肾活检确诊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另给予LMWH腹部皮下注射 ,疗程均为 4周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尿IL - 6的水平。结果示 ,患者治疗前尿IL - 6水平较健康人显著增高 ;对照组和治疗组尿IL - 6水平经治疗后均较治疗前降低 ,但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提示 ,临床上LMWH能通过对增生性肾炎患者系膜细胞增殖和系膜基质积聚的抑制作用而发挥效应。  相似文献   
13.
患者刘氏,女,45岁,因风湿性心脏病手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无尿两天而拟行血液透析。体格检查:血压145/95mmHg,呼吸28次·min-1;浅昏迷,面部浮肿;双瞳孔等大(正常),对光反射存在;双肺可闻及湿罗音;心率100次·min-1,心律齐;双下肢...  相似文献   
14.
肾炎Ⅱ号对大鼠肾病模型的治疗作用及血清内皮素的影响湖南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410008)杨明施,季龙振,朱利军内皮素(ET)在肾小球的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川,肾炎Ⅱ号配合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NS)疗效更好[2],作者等通过动物实验探讨其作用机理。1...  相似文献   
15.
弥漫性系膜增生伴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大鼠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弥漫性系膜增生伴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动物模型。方法:对SD大白鼠行腹部部正中切口右肾摘除术,术后7d,30d分别尾静脉注射阿霉素4mg/kg,3mg/kg,第70d制成模型,结果:该模型临床上表现为高度浮肿,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及肾功能损害;病理学检查,计算机图象分析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肾小球主要表现为系膜基质弥漫性中至重度增生,系膜细胞轻度增生,其中约22%的肾小球出现节段性硬化,纤维化生长因子血不板源性生长因子-B(PDGF-B)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bFGF)的表这均增加,表明肾小球正处于由增生向硬化转化转化的过渡阶段。结论:本模型的建立为实验研究肾小球疾病由系膜增生向硬化转化的机制及防治措施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6.
观测18例接受连续不卧床腹膜透析尿毒症患者血清载脂蛋白A(ApoA)和载脂蛋白B(ApoB)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长期连续不卧床腹膜透析能降低血液中ApoB水平,从而改善尿毒症患者脂质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炮制对杜仲醇溶性浸出物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中国药典》2000年版Ⅰ部附录XA所载醇浸出物测定法测定杜仲4种不同炮制品的醇溶性浸出物的含量。结果去皮盐制品的醇浸出物的含量最高(22.8%),去皮生品次之(21.51%),未去皮盐制品和未去皮生品的含量相对较低,分别为13.15%和11.09%。结论去皮和盐制对杜仲醇浸出物的含量有显著影响,故在产地采收加工时宜先刮去粗皮,堆置“发汗”处理后再用盐水炒制,才能确保其高品质。  相似文献   
19.
有资料显示肝素除了具有良好的抗凝效应外 ,尚从多种机制上发挥抑制肾小球系膜增生的作用[1,2 ] ,而系膜增生是增生性肾炎的共同病理特点 ,它的进行性发展是肾小球逐渐硬化、纤维化 ,肾功能进行性减退的重要环节。近年低分子量肝素 (LMWH)在临床许多领域开始取代普通肝素 (Hep) ,本文对比观察了两者治疗难治性增生性肾炎中对减少尿蛋白排泄、延缓肾功能进行性减退两个主要方面的疗效差别 ,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及分组 本院肾内科 1997年 6月至2 0 0 0年 6月住院病人 4 0例 ,男 2 4例 ,女 16例 ,年龄2 7.3± 11.8岁 …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回顾性分析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的肝移植受体移植术前的危险因素,并探讨肾脏替代治疗(RRT)作为其移植前过渡治疗措施的价值. 方法收集2001年1月-2008年1月在卫生部移植医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由于急性肾功能衰竭而接受RRT的肝移植受体患者,依据不同预后对肝移植受体的临床特征进行分组对比分析;按接受不同RRT种类对肝移植受体的临床特征进行分组对比分析.用逻辑回归法分析能预测合并肾功能衰竭肝移植受体病死率的指标.对数据进行f检验、χ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在接受RRT的患者中,有31.25%的患者因为肝移植而生存或者出院,68.75%的患者在等待移植期间死亡.死亡组患者与移植组相比,有更高的多器官功能障碍评分(4.98±2.32与4.45±2.02,P=0.008)、更低的平均动脉压[(56.5±7.1)mm Hg与(65.4±12.9)mm HgP=0.040;1 mm Hg=0.133 kPa].RRT的平均治疗天数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组和间歇血液透析组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与间歇血液透析组相比,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组有更高的多器官功能障碍评分(4.82±2.12与3.45±1.91,P=0.040)、更低的平均动脉压[(56.0±14.2)mm Hg与(68.5±15.3)mm Hg,P=0.002]、更低的血清肌酐浓度[(320.12±185.15)μmol/L与(420.55±158.32)μmol/L,JP=0.008].肾功能衰竭受体术前平均动脉压越低,则死亡风险越高. 结论对患有急性肾功能衰竭的肝移植受体应用RRT是可取的.尽管病死率仍高,但可使部分患者得以肝移植而生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