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39篇
神经病学   1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9篇
眼科学   19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8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81.
目的 提高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并发急性肺栓塞(PTE)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 总结862例TURP并发12例急性PTE的诊治情况,结合相关文献就其诊治和预防问题进行分析.结果 12例患者TURP并发急性PTE,常见症状为不能解释的活动时突发呼吸困难、紫绀、胸痛等,发生急性PTE后,6例经行气管插管、人工呼吸、溶栓、抗凝、抗休克等抢救痊愈,6例抢救无效死亡.结论 TURP并发急性PTE是临床上严重并发症,发病急骤,诊断较为困难.针对本病,预防较治疗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2.
李永廉  孟然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10):1634-1635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气化电切(TVP)术中及术后常见并发症的产生原因和处理方法。方法 共820例TVP术患者.平均年龄68岁,术后随访3~6个月。结果 术中发生大出血6例,电切综合征(TURS)先兆6例,膀胱前列腺交界处穿孔5例;术后发生肺栓塞6例,膀胱痉挛32例,尿道狭窄18例.继发出血3例.逆行射精11例.尿失禁13例.尿路感染24例。结论 TVP术前做好预防工作.术中保持视野清晰,是防止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3.
说起针灸,可能没有人会感到陌生.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其实在古代,"针"和"灸"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这里的"灸"即指艾灸. 把艾叶制成艾绒、艾炷、艾条等点燃后,靠近人体不同的穴位,借灸火的热力,给人体温热性刺激,并能使药力内透,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等防病治病的目的,这就是艾灸.古代医书<医学入门>中说:"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就是说灸法是除药物、针刺之外的一种重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4.
目的探讨发病6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行尿激酶静脉溶栓过程中,血浆凝血酶原片断1 2(F1 2)和D-二聚体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lSA),对45例发病6h内接受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前和溶栓后1、2、3、6、12、24、48、72和96h末梢血的血浆F1 2和D-二聚体的变化进行动态监测。根据溶栓后24h内CT、MRI检查结果,再将45例患者分为溶栓成功组、溶栓不成功组和出血组,并选择45名体格检查健康者为对照组,分析F1 2和D-二聚体变化与溶栓安全性和有效性之间的关系。结果尿激酶静脉溶栓前患者血浆F1 2和D-二聚体比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脑梗死患者在尿激酶静脉溶栓后变化如下:①溶栓成功组:F1 2和D-二聚体大约在用药后2h达高峰,分别为(5.5±0.9)μg/L和(5.2±0.9)mg/L,然后迅速下降,用药后24h血浆D-二聚体含量仍然是用药前的4倍,约72h恢复至用药前水平。②溶栓不成功组:F1 2峰值出现在溶栓后6h左右,为(5.0±0.8)μg/L;D-二聚体大约在用药后2h达高峰,为(3.7±0.9)mg/L,峰值明显低于溶栓成功组。③出血组:F1 2和D-二聚体大约在用药后2h迅速达高峰,分别为(5.0±0.7)μg/L和(5.5±0.5)mg/L。结论血浆F1 2和D-二聚体溶栓前后的动态监测,对急性脑梗死尿激酶静脉溶栓效果判断和溶栓后出血风险的预测,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5.
摘 要:[目的] 探究蒲公英萜醇通过调控α/β水解酶域11反义RNA1(ABHD11-AS1)对膀胱癌细胞侵袭转移的作用,并分析相关机制。[方法] 将对数生长期的人膀胱癌细胞系EJ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细胞不做特殊处理)、蒲公英萜醇组(给予蒲公英萜醇100 μmol/L处理24 h)、蒲公英萜醇-pcDNA组(转染pcDNA 24 h给予细胞蒲公英萜醇100 μmol/L处理24 h)、蒲公英萜醇-pcDNA-ABHD11-AS1组(转染pcDNA-ABHD11-AS1 24 h后细胞给予蒲公英萜醇100 μmol/L药物处理24 h)。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细胞ABHD11-AS1水平;细胞增殖-毒性8检测试剂盒(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细胞迁移、侵袭能力;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上皮间质转化标志蛋白E-钙黏附蛋白(E-cadherin)、N-钙黏附蛋白(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表达变化。[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蒲公英萜醇组EJ细胞ABHD11-AS1水平、侵袭细胞数、细胞迁移率、N-Cadherin、Vimentin蛋白水平均降低(P<0.05),EJ细胞增殖抑制率、E-cadherin蛋白水平升高(P<0.05)。与蒲公英萜醇组、蒲公英萜醇-pcDNA组比较,蒲公英萜醇-pcDNA-ABHD11-AS1组EJ细胞ABHD11-AS1水平、侵袭细胞数、细胞迁移率、N-Cadherin、Vimentin蛋白水平均升高(P<0.05),EJ细胞增殖抑制率、E-cadherin蛋白水平降低(P<0.05)。[结论] 蒲公英萜醇能够抑制膀胱癌细胞侵袭及迁移,可能是通过抑制ABHD11-AS1介导的上皮间质转化发生实现的。  相似文献   
186.
改良巩膜后肌锥内羟基磷灰石义眼座植入术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羟基磷灰石义眼座是近十年来发展的一各新型眶内植入体 ,已逐渐被广大眼科临床医生所接受。但其术后仍有一些并发症 ,义眼座暴露是其中最常见的 ,其发生率在 1.6%至 2 1.6%之间 〔1~ 5〕。本院自 1995年 11月至 2 0 0 0年 6月采用改良巩膜后肌锥内羟基磷灰石义眼座植入术 ,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 本组 2 2例 ,2 2眼 ,女性 3例 ,男性 19例 ,年龄 2 4— 5 5岁 ,病史最长 3年 ,最短 2周 ,均为各种原因所致眼外伤后 ,视力无光感 ,其中 ,慢性炎症反复再发 ,保守治疗无效 15眼 ,化脓性眼内炎1眼 (术后病理证实 ) ,合…  相似文献   
187.
孟然  吴哲  冯薇  吴晨曦  王秀萍  李赵嘉 《中草药》2022,53(24):7887-7896
目的 建立蒲公英的HPLC指纹图谱及多成分含量测定方法,优化指纹图谱测定条件,结合化学模式识别法对不同产地蒲公英进行质量评价,为蒲公英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蒲公英主要有效成分的制备工艺。采用Mars ODS-AQ色谱柱(250mm×4.6mm,5μm);以甲醇-0.2%磷酸水溶液(35∶65)为流动相,等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1mL/min;检测波长323nm;进样量10μL;柱温30℃;检测时间为12min;对10个不同产地的30批蒲公英建立HPLC指纹图谱,并对5个成分含量进行测定,通过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对蒲公英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蒲公英主要有效成分的最佳制备工艺为料液比1∶55、甲醇体积分数72%、超声温度80℃、超声时间79min,在此条件下OD值为0.93。建立了蒲公英HPLC指纹图谱,30批蒲公英的相似度在0.647~0.980,标定6个共有峰,指认出5个色谱峰。单咖啡酰酒石酸、绿原酸、咖啡酸、阿魏酸、菊苣酸质量分数分别为0.426%~1.856%、0.007%~0.117%、0.023%~0.101%、0.003%~0.025%、0.311%~1.412%。聚类分析将10个产地的蒲公英分为4类,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哈尔滨和沈阳产地的质量较优,并确定单咖啡酰酒石酸、绿原酸、咖啡酸和菊苣酸可作为蒲公英质量评价的主要指标。结论 确定了蒲公英主要有效成分最佳制备工艺,提取率远高于药典方法。建立的蒲公英指纹图谱结合多成分含量测定及化学模式识别法准确、高效、全面地评价蒲公英质量,为蒲公英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8.
 目的 研究蛋白酪氨酸激酶 (JAK)、蛋白酪氨酸磷酸酶 (PTPs)抑制剂和Ca2+通道阻滞剂对As2O3致人脑皮层神经元和白血病细胞的胞浆 [Ca2+]i变化的影响。方法 Fluo-3/AM荧光探针标记胞浆游离Ca2+,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实时测定不同浓度As2O3干预后胞浆[Ca2+]i 的变化及JAK PTPs抑制剂和Ca2+通道阻滞剂对As2O3引起的胞浆[Ca2+]i 变化的影响。结果 As2O3升高胞浆[Ca2+]i,并被Ca2+通道阻滞剂不完全抑制。1μmol·L-1的As2O3使NB4胞浆[Ca2+]i明显增高,而对神经元胞浆[Ca2+]i 影响不明显。JAK抑制剂genistein能浓度依赖性抑制As2O3触发的[Ca2+]i 升高。给药后 280s的总抑制率均值分别为NB4:(6.7± 2.9)%,(25.6±2.5) %和(52.2±3.5)%;皮层神经元:(7.8±3.1)%,(18.1± 2.8) %和(51.3±3.3)%。结论 As2O3对不同细胞的胞浆[Ca2+]i 升高程度不同。JAK,PTPs参与As2O3触发的钙池操纵性Ca2+内流。Ca2+通道阻滞剂参与了As2O3触发的电压门控性Ca2+内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