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4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47篇
预防医学   5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30篇
肿瘤学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目的:观察雌激素受体(ER)基因多态性在新疆维吾尔族(维族)及汉族妇女中的分布及其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的关系。方法:应用PCR-RFLP技术,分别检测107名维吾尔族健康妇女(维族对照组)及65例内异症患者(维族内异症组),105名汉族健康妇女(汉族对照组)及85例内异症患者(汉族内异症组)的ER基因XbaⅠ和PvuⅡ酶切多态性。结果:ER基因型频率分布符合Harey-weinberg平衡定律。XbaI酶切多态性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频率分别在维、汉族内异症组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PvuⅡ酶切多态性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频率在维族内异症组与对照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在汉族内异症组与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维、汉族的内异症组和对照组比较,两内异症组的PvuII多态性和两对照组的XbaI多态性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ER XbaⅠ酶切多态性与维、汉族内异症发病均无关,而PvuⅡ酶切多态性与维族内异症发病有关,与汉族无关。维、汉族内异症发病可能存在不同的遗传易感因素,PvuⅡ基因多态性可能是维族妇女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52.
血见宁治疗血瘀型崩漏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崩漏 ,是指经血非时暴下不止或淋漓不尽 ,属于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和危重症。笔者用自拟血见宁颗粒剂 (下面简称血见宁 )对血瘀型崩漏证进行了临床疗效观察和动物实验研究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68例均符合中医诊断标准 ,同时经内诊和B超等检查 ,除外盆腔内生殖器器质性病变。年龄1 4~ 50岁 ,病程 1 6天~ 1 0年。测定治疗前血小板内c AMP、c GMP含量 ,对其中 2 6例测定了治疗后血小板内 c AMP、c GMP含量。2 治疗方法血见宁 ,药用 :当归 2 0 g,红花、桃仁各 1 5g,川芎、牛膝、柴胡各 1 0 g,三七粉 8g,三棱、莪术各 1 5g,海…  相似文献   
153.
笔者临床实践中发现许多老年病的发生与肾虚血瘀的机制密切相关。其主要临床表现既有健忘、耳目不聪、齿摇发脱、头晕眼花、腰酸、夜尿多、余沥不尽、脉沉细等肾虚症状 ;也有面色晦暗、肌肤甲错、老年黑斑与色素沉着、巩膜混浊、舌质瘀暗或有瘀点、瘀斑 ,脉涩、沉弦、或结代等血瘀症状。正是因为肾虚血瘀的病理改变 ,老年人常又引发如中风、冠心病、老年痴呆、糖尿病、震颤麻痹、老年性骨关节病、前列腺增生肥大等老年病。肾乃先天之本 ,元气之根 ,主藏精气。肾所藏之精气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其精化阳为人身之阳 ,化阴则为人身之阴 ,化气…  相似文献   
154.
目的:探讨中国南方汉族人群中Fcγ受体Ⅱa(FcγRⅡa)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关联及连锁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特异性寡核苷酸杂交的方法,对7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64名健康对照和15例SLE患者及其父母进行了基因分析。对FcγRⅡa131基因多态性进行了研究。结果:⑴携带FcγRⅡA-R131等位基因和FcγRⅡa-R/R131基因型者发生SLE的危险性大(OR=2.06,P<0.01;OR=4.17,P=0.0135);⑵种族间FcγRⅡa-131多态性存在差异,中国汉族人与日本人等位基因频率相似;⑶家系关联分析和传递不平衡分析结果无统计学意义,可能与样本量小有关。结论:FcγRⅡa-131多态位点是中国南方汉族人群中SLE患者的易  相似文献   
155.
朱南孙(1921-),女,江苏南通人。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系"朱氏妇科"第三代传人。其祖父朱南山、父亲朱小南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中医妇科学家。朱南孙教授是朱小南的长女,自幼天资聪颖,性格坚毅,她继承和弘扬祖业。在朱氏两代名医的熏陶与教诲下,以其睿智好学、锲而不舍的精神,发奋努力,终成一代妇科大家。朱教授毕业于上海新中国医学院,1942年毕业前就随父襄诊,初涉医林,即熔身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之中,成为小南先生的得力助手。1952年,朱教授随父同入上海市卫生局主办的中医门诊所(上海公费医疗第五门诊部及上海中医药大学院附属岳阳医院门诊部的前身)。历任上海中医药大学院妇科教研组副主任、岳阳医院妇科副主任、岳阳医院妇科研究室主任、中华中医学会理事、中医妇科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中医学会副理事长兼妇科学会主任委员、上海市计划生育研究会理事、岳阳医院妇科顾问等职。曾获1983年全国"三八"红旗手及全国卫生先进工作者称号,是上海市第八届人大代表。1991年评为全国首批名老中医。朱教授学有渊源,临诊圆机活法在握;辨证论治进退有序,医术日臻精湛。求诊者企踵相接,忧戚而至,开颜而去者,不可胜数。诊务倥偬之际潜心于历代经典,兼收并蓄,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总结和发表了不少具有真知灼识的见解,担任《妇科手册》(星火计划丛书)、《中医妇科临床手册》的主编和副主编。尤其是经她珍藏而幸免于"文革"之难的朱氏妇科集精萃——《朱小南妇科经验选》得以付梓,使肇始于南山公、奠基于小南先生的朱氏妇科薪火相传,不断发展,在医林中一帜独树,因而享有"三代一传人"之美称。  相似文献   
156.
补肾活血方对卵巢早衰患者血清FSH、LH、E2及PRL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中药对卵巢早衰患者生殖内分泌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原则,将60例患者分成西药组和中药组,西药组口服信美力治疗,中药组口服补肾活血方治疗。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治疗前后血清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以及催乳素(PRL)浓度。结果西药组及中药组治疗后血清E2含量均明显升高,但西药组E2含量显著高于中药组(P<0.05);西药组及中药组治疗后血清FSH含量均明显降低,但中药组明显低于西药组(P<0.05);中药组治疗后血清LH明显降低(P<0.05),但西药组未有显著变化。结论补肾活血中药主要通过纠正紊乱的生殖内分泌轴和恢复部分卵巢功能,对免疫性卵巢早衰发挥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57.
螺旋CT三维重建诊断肛瘘44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肛瘘是常见病、多发病,在我国约占肛肠病患者数的1.67%~3.6%。由于肛瘘发生原因和涉及的范围不同,临床治疗及效果也有较大的差异,到目前为止,高位复杂性肛痿仍然是肛肠外科临床较难处理的疾病之一,复发率在10%左右。其复发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没有准确的找到和处理内口,或对肛瘘的管道走向、分枝、腔隙大小了解不足,鉴于此,笔者尝试应用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3D)成像技术,检查44例肛瘘患者,现就其临床应用价值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58.
目的 探讨HLA-DRB1、DQA1、DQB1基因单倍型与华东地区汉族人群白癜风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PCR-SSOP)方法检测华东地区汉族白癜风患者HLA-DRB1、DQA1、DQB1位点的等位基因,运用遗传学群体与家系资料计算机分析系统3.0筛选并分析单倍型。结果 与正常人对照组比较,HLA-DRB1*09-DQA1*03-DQB1*0303单倍型频率显著增高(Pc=0.02,OR=2.542)。结论 在华东地区汉族人群中,HLA-DRB1*09-DQA1*03-DQB1*0303单倍型可能是白癜风的易感单倍型。  相似文献   
159.
随着抗反转录病毒治疗的发展,国内外一些临床研究发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甚至骨折的风险增加,这是临床面临的新问题,然而却易被忽视。本研究介绍了HIV...  相似文献   
160.
中医药学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世界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正是信息科学、生命科学向人类生存的各个领域渗透的时代,利用先进科学技术,进行多学科合作,充分体现中医药理论及其应用于临床实践的特色,对揭示中医药的高深内涵、玄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