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5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9篇
中国医学   29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指原发性或继发性慢性肾脏疾患所致肾功能损害出现的一系列症状和代谢紊乱组成的临床综合征。近年来中西医结合在防治慢性肾功能衰竭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作者在基础治疗上加用补肾消癥汤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的120例患者进行临床对照观察。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全部病例来源于2003年6月至2005年12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肾病中心、河南省巩义市中医院肾内科门诊、病房诊治的患者,且均未经过系统治疗。1.1.....  相似文献   
52.
目的 探讨结肠透析配合中药加活性炭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前后的中医证候学变化,为更好地应用结肠透析方法 提供依据.方法 在一般治疗基础上,对2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采用结肠透析配合中药加活性炭保留灌肠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总证候积分有显著下降,其中以痰湿证积分下降最为明显,阴虚证积分下降也有显著差异.而对神疲乏力、畏寒肢冷、腰膝怕冷诸项气虚阳虚的症状,唇舌紫暗或瘀斑、肌肤甲错诸项血瘀症状基本无改善作用.结论 本疗法以治痰湿实证为主,易伤正气;为防久用下法伤阳,中药方剂中应加强扶正药物的使用;并且,活血之法也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53.
IgA肾病的中医辨证分型与病理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IgA肾病的中医辨证分型与其病理的相关性。方法:回顾53例临床病例,根据中医证候诊断标准进行辨证分型,分为脾肾气虚、肝肾阴虚及气阴两虚三型,兼证外感风热、湿热内蕴、瘀血内阻。观察以上各证型与病理参数、病理分级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53例病人中脾肾气虚型、肝肾阴虚型、气阴两虚型三种证型比较,脾肾气虚型临床表现最轻,病理改变最轻,病理分级最低,气阴两虚型临床表现最重,病理改变最重,病理分级最高,P<0.05。结论:IgA肾病病性多属本虚标实,本虚主要是肝肾阴虚和气阴两虚,标实主要是外感、湿热、瘀血等。其病机演变规律多为气虚-阴虚-气阴两虚,且随病机演变,其临床表现、病理改变逐渐加重。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瘀证与尿蛋白的相关性,为中医临床辨证与疗效评价提供可能的依据。方法:依据Mogensen分期方法将糖尿病肾病分为Ⅱ、Ⅲ、Ⅳ期,在此基础上借助于Spearman相关性研究,探讨其血瘀证与尿蛋白的相关性。结果:血瘀证组24 h尿蛋白定量大于非血瘀证组,24 h尿蛋白定量与血瘀证之间有负相关关系。结论:可以认为血瘀证可能是导致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蛋白增多的原因。  相似文献   
55.
目的:了解1~4期慢性肾脏病患者抑郁症状的发生情况,探讨慢性肾脏病伴抑郁症状患者的中医证候。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选取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肾病科18岁~70岁的慢性肾脏病患者,调查一般资料、抑郁自评量表(SDS)、中医证候量表,使用SPSS 21.0软件统计分析。结果:(1)262例CKD1~4期患者中伴抑郁症状者82例,文化程度较高的、不抽烟的CKD患者更易伴发抑郁症状。抑郁症状轻度组与重度组、中度组与重度组两组中病程短的患者抑郁症状程度更重。(2)CKD1期患者抑郁症状发生情况37.5%,CKD 2期患者抑郁症状发生情况28.30%,CKD 3期患者抑郁症状发生情况28.21%,CKD 4期患者抑郁症状发生情况29.41%。(3)CKD伴抑郁症状患者中医证候以脾肾阳虚证为主,其次是肝肾阴虚证、肺脾肾气虚证、阴阳两虚证、湿热证等。结论:与内科疾病伴抑郁症状相比,CKD患者伴抑郁症状发生率较高;CKD1~4期各期患者抑郁症状发生情况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伴抑郁症状CKD患者中医证候以本虚为主,兼有标实。  相似文献   
56.
王泽厚  张明珠  孙鲁英 《河北中医》2023,(12):1947-1949+1954
糖尿病肾病(DN)属中医学消渴肾病范畴,晚期常伴有肾脏结构改变,治疗棘手。孙鲁英教授在传承国医大师吕仁和学术思想的同时,结合自己临床经验,针对DN中晚期复杂多变、虚实夹杂的证候特点,提出“五脏平衡法”指导治疗,认为DN是以肾脏病变为中心的五脏失衡,多体现在肝肾阴虚、肺肾阴虚、脾肾两虚、心肾阳虚等方面,表现为阴虚火旺、糖毒内生、气化封藏固摄失常,出现水肿、喘憋等症状,并伴有大量蛋白尿、肾功能下降及炎症状态,治疗时应兼顾五脏,平衡阴阳,扶正祛邪。本文通过总结孙鲁英教授“五脏平衡”理论指导下的DN的病机及临床用药,为临床治疗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7.
《千金方》作为唐以前诊疗经验的集大成者,在继承前人学术思想的基础上,丰富了诸多证治理论和诊疗经验。本文通过梳理《千金方》中水肿病证治的相关原文,发现其从“三焦决漏,正虚气实”审机辨治。治疗上体现了分消思想,在利小便的同时或宣肺祛风或发汗解表或清热解毒等,使邪气分消于上、下焦;将利水与攻下泄浊相结合,分消前后;在利水渗湿同时加入活血化瘀之品,从表散邪的同时,分消在里之瘀,并首创活血利水法,为肾性水肿的治疗提供了临床启示及理论支撑,对《千金方》水肿病辨治的研究具有相当的学术价值和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8.
目的 研究旨在对治疗慢性肾脏病(CKD)的口服中成药药品信息及临床研究现状进行系统梳理。方法 首先检索临床实践指南和相关药物目录获得治疗CKD的口服中成药;继而检索国内外数据库,筛选口服中成药治疗CKD的临床研究,检索时间自建库至2022年9月25日。采用概况性综述的方法,结合可视化图表对中成药的基本信息和临床研究证据进行分析和展示。结果 研究纳入16种治疗CKD的中成药,包括传统中药方剂5种(均为地黄方制剂),新型中成药11种。传统中药方剂未注明具体对应西医病名,新型中成药根据适应证中标明的西医病名分为慢性肾功能不全、慢性肾衰竭、慢性肾炎3类。有4种中成药为单味中药,其中百令制剂、金水宝制剂均为冬虫夏草菌粉,海昆肾喜胶囊主要成分为褐藻多糖硫酸酯,黄葵胶囊主要成分为黄蜀葵花提取物。药物的功效主要围绕肺脾肾三脏,攻补兼施。共纳入文献892篇。其中百令制剂开展研究最多,其次是尿毒清制剂;研究范围覆盖全国,研究数量整体呈增长趋势。对目标药物为单个中成药,且观察组未与其他中成药或中医疗法联用的临床研究文献进行统计,共475项,其中最多的干预类型是联合常规治疗对比常规治疗,累计占比75.58%。475项研究覆盖了慢性肾脏病、慢性肾衰竭、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免疫球蛋白A(IgA)肾病、膜性肾病等不同类型的肾脏病,涉及到了老年患者、儿童特殊人群。36项研究对中医证候进行评价,体现中医药治疗的特色及优势。结论 治疗CKD的口服中成药品种较多,针对不同肾病类型各有特点,但其药品说明书表述不清,欠缺规范;就该领域的临床研究证据来看,治疗CKD的口服中成药研究范围广,研究类型较丰富,覆盖疾病类型完全,但证据稳健性尚待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