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5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9篇
中国医学   29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41.
目的 评价严格饮食限盐对慢性肾小球.肾炎(CGN)患者血压及尿蛋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7年10月至2009年4月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住院且病情稳定的CGN患者32例,其中15例为试验组,17例为对照组,分别给予7 d严格限盐饮食(钠100 mmol/d,钾50 mmol/d,蛋白质0.8~1.0 g·kg~(-1)·d~(-1),热卡105~125 kJ·kg~(-1)·d~(-1))和医院普通饮食,应用24 h尿钠(24h-UNa)监测饮食钠摄入,观察两组患者血压、尿蛋白的变化.研究期间所有治疗维持不变.结果 入选时试验组24h-UNa为(135.1 4±50.4)mmol/d,与对照组(137.4 4±28.6)mmol/d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43).试验组研究期间每天测定24h-UNa,为(97.2 ±8.6)mmol/d.限盐后患者收缩压由(117.7 ±10.0)mm Hg(1 mm Hg=0.133 kPa)降至(106.2 ±9.9)mm Hg(P<0.001),舒张压由(76.3 ±6.1)mm Hg降至(67.5 ±5.5)mm Hg(P<0.001),尿蛋自由1.57(0.3~3.0)g/d降至0.57(0.16~2.72)g/d(P=0.006).收缩压下降与尿钠减少呈正相关(r=0.572,P=0.026);尿蛋白减少与收缩压下降(r=0.568,P=0.027)及尿钠减少(r=0.525,P=0.044)均呈正相关.对照组仅收缩压由(122.6 ±15.5)mm Hg降低至(115.8 ±10.4)mm Hg(P=0.02),舒张压和尿蛋白呈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中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的患者亚组比较显示,血压变化值无统计学差异,试验组尿蛋白的减少显著优于对照组[-0.4(-0.95~0.07)比0.07(-0.39~0.42),P=0.014].结论 严格饮食限盐有助于CGN患者更好地降低血压及尿蛋白.  相似文献   
42.
43.
痛风性肾病是由于机体嘌呤代谢紊乱,导致血尿酸浓度过饱和、析出结晶沉积于肾组织引起损害[1].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痛风及痛风性肾病的发生率在逐年升高[2].此类患者若延治或误治,则导致慢性肾衰竭,甚至发展为终末期肾病[3],严重影响着病人的生活质量.目前没有针对痛风性肾病的特效药物,西医主要以调整生活方式、控制血尿酸...  相似文献   
44.
目的:研究单侧输尿管梗阻导致肾间质纤维化的发生机理及肾炎防衰液对其治疗作用的机理.方法:采用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模型,术后用肾炎防衰液治疗4周,然后观察大鼠肾组织的病理改变,应用HE,Mallory染色观察肾组织的生理病理以及肾间质胶原的生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在间质表达,以探讨纤维化的发生机理和药物的作用机理.结果模型组肾间质胶原、TGF-β1和α-SMA的表达增加,阳性药物苯那普利组和肾炎防衰液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 05),表现为胶原、TGF-β1、α-SMA的表达下调.结论:肾炎防衰液可能通过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1的生成减缓了胶原的过度表达,延缓了纤维化的进程,从而保护肾脏的功能.  相似文献   
45.
46.
47.
目的研究不同钙离子浓度透析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透析过程中钙平衡及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的影响,为透析患者个体化选择透析液钙离子浓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12例血钙正常的稳定的MHD患者分别使用钙离子浓度为1.25 mmol/L(DCa1.25)、1.5mmol/L(DCa1.5)和1.75 mmol/L(DCa1.75)的透析液进行血液透析(透析液其他成分不变),每次透析4 h.检测透析前后血清总钙(tCa)、离子钙(iCa)、iPTH及透析废液的iCa和磷(P),并对血压进行监测.结果使用DCa1.25时,患者体内丢失的钙平均为5.03mmol,但透后血iCa和tCa浓度与透前相比无明显变化,iPTH透后较透前显著升高(P<0.05).使用DCa1.5时,患者体内钙的蓄积平均为1.4 mmol,透后血iCa和tCa浓度与透前相比明显升高(P<0.01),其中25%的患者发生透后高血钙,iPTH较透前无明显变化;使用DCa1.75时,患者体内钙的蓄积平均为3.3 mmol,透后血iCa和tCa浓度比透前明显升高(P<0.01),其中83.3%的患者发生透后高血钙,iPTH较透前明显降低(P<0.01).3种透析液对血磷的清除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透前血钙水平正常的患者,DCa1.75的透析液明显增加了患者的钙负荷,增加了透后高钙血症的发生.DCa1.25的透析液能够明显减轻钙负荷,但长期使用应注意监测iPTH水平.对于透前轻度低血钙或在正常值低限的患者,DCa1.5的透析液是适用的,如果发生透后高钙血症,则应改用DCa1.25的透析液.  相似文献   
48.
基于问题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的教学方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学习起点,以小组为单位,围绕临床问题进行讨论的教学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的进步以及患者对中  相似文献   
49.
论"毒损肾络"学说对治疗环孢霉素A引起肾毒性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80年代环孢霉素A(cyclosporine A,CsA)临床应用以来,器官移植的效果大大得到改观,移植物的存活率显著提高,移植的质量和数量都比CsA应用以前大为改善,故人们将近二十年移植界的历史称为"CsA时代".自1978年用于肾移植以来,世界上有数十万器官移植患者依靠CsA维持生命.但其毒副作用也很明显,如导致肾毒性、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耐量异常等,在长期用药的患者中这些副作用尤为突出,其中肾毒性作用已经成为CsA治疗中最重要的并发症[1].  相似文献   
50.
抑郁症状加重不稳定型心绞痛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例1,男,54岁。发作性胸闷、胸痛10年,加重1个月入院。患者于10年前因劳累发作心前区疼痛,为压迫性闷痛,持续时间为几分钟,舌下含服硝酸甘油3~5min内缓解。此后每于劳累、情绪变化及睡眠欠佳时发作,发作频率为1个月或几个月1次。近1个月来,患者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和愉快感丧失,易疲劳,活动减少,睡眠障碍及食欲下降。胸痛发作频繁,与劳累无关,每1~2d发作1次,偶有1d发作2次,持续时间延长至0.5h,发作时间多在凌晨1~3时。既往有原发性高血压史10年。体检:BP165/100mmHg(1mmHg=0.133kPa),心肺检查未见异常。心电图示窦性心律,L-G-L综合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