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78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孙韶华  郑素英 《陕西中医》2004,25(6):542-543
2000年10月至2003年6月,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偏头痛60例,取得了较好疗效,并与单独应用西比灵胶囊治疗30例进行比较,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2.
甲亢术后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亢手术并发症直接危及患者生命或影响术后病人的生活质量,一些与手术操作有关的永久性功能损伤,难以恢复,给患者带来终身痛苦,如何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有许多问题值得探讨。我们医院自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共手术治疗甲亢86例,取得良好效果,现将其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3.
多数糖尿病病人由于长期受疾病困扰,当得知身患癌症需手术治疗时,深感恐惧、绝望。担心不能康复,情绪波动大,需积极心理疏导,并告之以往治疗成功的病例鼓励病人,使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相似文献   
114.
目的:寰枢椎不稳使高位脊髓损伤患者处于危险状态,观察后路手术治疗寰枢椎不稳恢复脊柱稳定性的远期效果。方法:选择2001-10/2004-02宁波市第六医院骨科根据不同的病损采用不同的手术治疗寰枢椎不稳患者38例。齿突骨折26例,其中AndersonⅡ型19例(陈旧骨折9例,新鲜骨折10例),Ⅲ型7例(陈旧骨折6例,新鲜骨折1例);齿突游离小骨2例;寰枢横韧带断裂2例;Jefferson骨折4例;Ⅱ型Hangman骨折+Jefferson骨折4例。采用Apofix联合Maged技术治疗AndersonⅡ型17例,Apofix治疗Ⅲ型和寰枢横韧带断裂9例,Axis或VertexC1,2侧块固定AndersonⅡ型骨折5例,Axis枕颈固定7例。随访6个月,观察患者术后骨愈合情况、内固定有无松动及不良事件和副反应。结果:38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骨愈合和脊柱稳定性情况:随访6个月,植骨全部融合,无一例假关节形成。②不良事件及副反应:本组患者术后并发感染3例,经清创后愈合,无一例因感染而取除内固定。1例术中损伤硬脊膜,术后经保守治疗而愈合。1例术后伴枕颈部麻木,3个月后缓解。椎动脉损伤1例,术中采用填塞止血,但术后无脑缺血等症状。所有患者无脊髓损伤、舌下神经麻痹或内固定断裂。有2例患者主诉旋转活动部分受限,约42&;#176;,为正常的70%,主要为陈旧骨折,没有完全复位所致。结论:对于寰枢椎不稳的后路手术治疗,根据不同的骨折和不稳类型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可达到长期稳定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5.
背景:前路减压植骨融合一直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和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标准术式,但是颈椎前路融合术后相邻节段的应力增加引起继发性退变和由此产生新的症状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的重视。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为颈椎病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目的:观察应用BRYAN^&人工椎间盘系统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和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设计:自身前后对照实验。单位:宁波市第六医院骨科。对象:选择2003-12/2005-02宁波市第六医院骨科收治的脊髓型颈椎病和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7例,患者均知情同意参加本实验并经过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其中脊髓型颈椎病9例,颈椎椎间盘突出8例。BRYAN^&人工椎间盘系统是一种复合结构型的人工颈椎间盘,由两个钛合金终板外壳与中间承受载荷的以聚亚安酯为基质的聚合体内核相接合而构成。方法:应用BRYAN^&人工椎间盘系统植入治疗。全部进行了单节段置换。手术节段C3-4 2例,C4-5 5例,C5-6 8例,C6-7 2例。术后1,3,6个月进行X线正侧位和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动力位片,了解假体的稳定性。神经功能采用日本JOA评分标准评定。主要观察指标:①动力位片了解假体有无移位,周围有无骨桥。②JOA评分了解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①JOA评分Eh术前的平均8.5分提高到15分,神经系统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平均改善率为75%。所有患者术后1,3,6个月时均获得门诊随访,拍摄颈椎正侧位和过屈过仲侧位X射线片显示颈椎稳定性好,运动功能无明显丢失。未见假体周围异位骨化。②无伤13感染病例。有1例术后3个月发现假体有轻度位移,但不超过2mm,没有明显的症状,其余未见假体磨损、下沉及骨桥形成等和其他排异反应等。生物相容性良好,能进行常规CT及MRI检查。结论: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后患者症状改善明显,用于治疗颈椎病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6.
目的探讨双侧肋骨截骨结合后路广泛松解椎弓根钉矫形治疗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凸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5年6月~2010年3月采用后路广泛松解结合双侧肋骨截骨(凹侧肋骨截骨抬高,凸侧肋骨切除胸廓成型术)矫治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凸18例。结果每例凹侧肋骨抬高数为3~6根,平均4.5根,凸侧肋骨切除数为3~5根,平均3.5根,肋骨切除长度为5~6 cm。术后主弯Cobb角冠状面为45.3°(38~87°),矫正率平均为54.1%;"剃刀背"畸形7~16°,平均11.2°,双侧背部高度差3.3 cm(1.8~4.3 cm),术后1年肺活量1.3~4.5 L,平均2.5 L,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0 0.8~3.8 L,平均2.0 L。2例出现胸腔积液,2枚胸椎弓根钉误入椎管,未累及硬脊膜。结论后路广泛松解和一期双侧肋骨截骨术可显著改善侧凸的柔韧性,提高矫形效果,对肺功能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17.
目的探讨双钢板固定术和经皮复位外固定术治疗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3年3月至2005年5月.根据软组织损伤程度,分别采用双钢板固定植骨术或经皮复位有限固定术治疗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33例。结果术后33例获得随访,随访8~26个月,平均16个月。参照Merchant评分,优16例.良12例,可5例,优良率为85%。结论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应重视软组织损伤程度的评估。软组织损伤较轻者可采用切开复位双钢板固定植骨术,软组织损伤严重者应行经皮复位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术。采用适当手术方法,可减少软组织并发症,使骨折固定长期的稳定性良好.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118.
后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重建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后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重建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11月~2006年12月共收治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28例,其中坠落伤12例,重物压伤7例,车祸伤9例.合并颅脑伤3例,股骨骨折1例,脾破裂1例,跟骨骨折2例.新鲜骨折26例,陈旧骨折2例.均为单椎体爆裂骨折,T11 4例,T12 10例,L1 8例,L2 4例,L3 2例.均经后路行椎体次全切除椎管减压、椎体前中柱重建及植骨融合内固定术.采用ASIA分级进行神经功能评估.通过术前、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时的X线及CT片比较伤椎前缘高度变化及椎管容积的变化评估骨折复位、减压及骨融合情况.结果:手术时间2~5h,平均3.8h;出血量650~2300ml,平均985ml.胸膜损伤1例,行胸腔闭式引流治愈,无血管、神经损伤和感染等并发症发生.随访5~25个月,平均14.5个月.脊髓功能除6例A级无恢复外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椎体前缘高度术前平均为正常椎体的45.45%.术后即刻为95.82%.末次随访时为94.43%,与术前比较明显改善(P<0.05);椎管容积(CT测量实际椎管容积占正常椎管容积的百分比)术前平均为44.19%,术后即刻为94.79%,末次随访时为96.21%,与术前比较明显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植骨全部获得融合,无假关节形成.结论:后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前中柱重建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可有效恢复椎体高度及椎管容积,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19.
椎弓根螺钉在颈胸段骨折脱位中的临床运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评价椎弓根螺钉技术在颈胸段骨折脱位(C6-T2)中的运用价值。方法:2001年5月至2008年1月运用椎弓根螺钉植入技术治疗颈胸段骨折脱位患者26例,男17,女9例;年龄20-75岁,平均48.5岁。采用单纯后路椎弓根螺钉技术17例,后路椎弓根螺钉技术结合前路减压钢板内固定9例。术后3d运用CT平扫及重建片观察评价植入颈胸段椎弓根螺钉的准确性、螺钉植入相关并发症;随访观察患者颈胸段术后植骨融合情况;统计患者术前与术后6个月JOA评分及ASIA分级改善情况,综合评价患者脊髓及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74个月,平均36.5个月。4例完全性瘫痪患者术后6个月内死亡。共计植入椎弓根螺钉104枚,其中颈椎椎弓根74螺钉枚(其中:C516枚,C616枚,C742枚),胸椎椎弓根螺钉30枚(其中:T1 22枚,T28枚),所有椎弓根螺钉在术中均成功植入,无脊髓、神经根及椎动脉损伤。术后CT提示颈椎椎弓根螺钉11枚(14.9%)穿破椎弓根,其中7枚(9.5%)穿破外侧皮质,1枚(1.4%)穿破椎弓根上侧皮质,3枚(4.1%)穿破椎弓根下侧皮质。胸椎椎弓根螺钉中,3枚(10%)穿破胸椎椎弓根,其中2枚(6.7%)穿出椎弓根外侧缘,1枚(3.3%)穿破内侧缘(〈2mm),但无临床症状。术后随访1枚C,椎弓根螺钉断裂,但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其余无螺钉松动及断钉情况出现。所有患者固定良好,并均达到骨性融合。术后6个月患者平均JOA评分由术前(7.5±2.0)分恢复到(14.5±2.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4,P〈0.05)。ASIA分级情况,除3例完全性瘫痪患者脊髓功能术后无明显改善外,余患者术后脊髓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椎弓根螺钉在颈胸段骨折脱位治疗中安全、可靠。术者应熟练掌握颈胸段后?  相似文献   
120.
椎管内原发肿瘤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椎管内原发肿瘤的临床诊断和手术治疗效果。方法:总结我院2002年2月~2005年10月收治的30例椎管内原发肿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手术方式以及手术前后患者脊髓神经功能改善的情况。结果:椎管内原发肿瘤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腰背痛、四肢感觉异常、运动和括约肌功能障碍。MRI均显示椎管内占位,脊髓有受压征象。均行手术治疗,21例患者肿瘤完整切除,9例大部切除。术后均经病理证实为椎管内良性肿瘤,其中神经鞘瘤15例,神经纤维瘤10例,脊膜瘤5例。除1例术后出现不完全瘫痪外,其他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及神经功能均有明显恢复。结论:影像学检查对椎管内原发肿瘤有较高的检出率,MRI检查对明确病变性质和部位有重要意义,最终确诊依赖于病理诊断。椎管内原发肿瘤如能早期发现、诊断和手术治疗,临床效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