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5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50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38篇
口腔科学   26篇
临床医学   144篇
内科学   119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22篇
特种医学   37篇
外科学   134篇
综合类   277篇
预防医学   94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96篇
  6篇
中国医学   112篇
肿瘤学   28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91.
目的 探讨通过改进手术方法、手术技巧、尿道支架引流等方式,提高尿道下裂成形术后尿瘘修补的成功率.方法 分析、总结11例尿道下裂成形术及感染后20个瘘口患者的临床资料,小瘘口(直径小于3mm)17例、其中大瘘口(直径大于3 mm)3例.年龄4~42岁,平均15岁,其中瘘口位于冠状沟处3例,阴茎体部14例,阴茎阴囊交界处3例,采用改进补方法.结果 19个瘘口一次修复成功,一次修补成功率达95%.有1例术后发生漏尿,但瘘口比术前缩小.随访3个月-2年,均排尿正常,尿线有力,阴茎外观满意.结论 采用改进修补术,用于治疗尿瘘修复,操作简单,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探讨通过改进手术方法、手术技巧、尿道支架引流等方式,提高尿道下裂成形术后尿瘘修补的成功率.方法 分析、总结11例尿道下裂成形术及感染后20个瘘口患者的临床资料,小瘘口(直径小于3mm)17例、其中大瘘口(直径大于3 mm)3例.年龄4~42岁,平均15岁,其中瘘口位于冠状沟处3例,阴茎体部14例,阴茎阴囊交界处3例,采用改进补方法.结果 19个瘘口一次修复成功,一次修补成功率达95%.有1例术后发生漏尿,但瘘口比术前缩小.随访3个月-2年,均排尿正常,尿线有力,阴茎外观满意.结论 采用改进修补术,用于治疗尿瘘修复,操作简单,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93.
目的:观察粉防己碱在灌胃给药时对雄性SD大鼠的急性毒性反应。方法:按倍比稀释法将粉防己碱配制成不同浓度的混悬液。雄性SD大鼠随机分组,分别以不同剂量的粉防己碱灌胃,灌胃后连续观察7d,记录急性毒性反应。采用Bliss几率单位法计算半数致死量。结果:灌胃给药时,粉防己碱对雄性SD大鼠的半数致死量为646mg/kg,其95%平均可信限为504.58~788.42mg/kg。结论:粉防己碱具有中等度毒性,在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中应注意控制其用药剂量。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治疗先天性食管囊肿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总结先天性食管囊肿的诊治经验。方法自1970~2002年共外科治疗先天性食管囊肿9例,回顾分析该9例患者诊治方法,并观察其预后。结果 9例患者中8例患者为先天性食管囊肿,1例为食管癌合并食管囊肿。术前诊断为食管平滑肌瘤4例,诊断为纵膈肿瘤2例,误诊率66.7%。8例先天性食管囊肿均行囊肿摘除术,1例食管癌合并食管囊肿行食管癌根治术。8例先天性食管囊肿患者随访1~8年,均未见复发;1例食管癌合并食管囊肿患者术后26个月死于食管癌多发转移。结论先天性食管囊肿误诊率高,手术治疗应为首选,手术治疗后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比较高血压脑出血的三种手术方法.方法:2007年5月~2009年5月我院收治的商血压脑出血患者132例,随机行常规开颅术、显微开颅术和立体定位微创开颅术各44例,比较临床疗效.结果:三组近期疗效组间差异具显著性(x2=16.178,P=0.039 9<0.05),定位组优于常规组(X2=11.399,P=0.022 4<0.05),与显微组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527,P=0.821 8);远期疗效定位组优于常规组及显微组(X2分别为23.990和10.0483,P值分别为0.000 1和0.039 6).结论:立体定位微刨开颅手术町明显提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近期和远期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6.
通过对近十年来在我国公开刊物上发表的有关傣医药的文献进行检索,发现有300篇左右。经过全面浏览,从中挑选出较有代表性的文献47篇。本文将近十年来学者对傣医药的研究现状进行系统的回顾,主要从理论研究与临床研究两方面进行综述,并对比之前十年的发展概况,研究探讨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以便为理论运用和临床治疗进一步的发展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997.
西洋参为名贵中药材,中国是西洋参的第一大消费国和第二大生产国。皂甙是西洋参的主要活性成分,也是影响西洋参品质的主要因素。目前分离得到的西洋参皂苷已超过30种,不同皂苷具有不同的药理作用,主要包括抗肿瘤,抗氧化,抗衰老,抗疲劳,增强免疫力,改善心血管系统功能等作用。由于一些种类的西洋参皂苷天然含量较低,无法通过化学提取获得足够的产物来完成临床试验,更无法满足正常药物生产的需要。通过化学方法合成皂苷受到成本和产量的制约,利用植物细胞培养或毛状根培养生产皂苷的研究已经进行了数十年,但始终未获得突破性进展,与天然西洋参相比,培养物中的皂苷含量没有显著提高。因此,皂苷来源的困难成为制约皂苷药物研究和生产的瓶颈。在西洋参中,皂苷合成途径是异戊二烯代谢途径的一个分枝,分枝点为氧化鲨烯经氧化鲨烯环化酶催化形成达玛烷或β-香树脂,然后经过多个细胞色素P450和糖基转移酶的催化作用形成终产物皂苷。本课题组在国内外率先开展了对西洋参皂甙合成相关基因的克隆和研究。已经完成了达玛烷合成酶和β-香树脂合成酶的克隆和鉴定工作,并通过cDNA文库构建,EST序列分析和RACE扩增等方法获得了多个细胞色素P450和糖基转移酶的候选基因,有关基因的进一步筛选和鉴定正在进行中。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探讨体位(仰卧位和俯卧位)是否影响ESW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05年3月~2006年12月输尿管上段结石病人136例随机分为两组行ESWL治疗,行仰卧位治疗组70例(组1),俯卧位治疗组66例(组2)。术前行IVU和KUB检查定位,记录每个病人从治疗到无石过程的结石大小、治疗次数、每次治疗的冲击次数。结果达到无石的治疗次数两组接近,仰卧位组(1.9±0.8)和俯卧位组(1.8±0.7),(P=0.78)。每次治疗的平均冲击波次数二者差别不大,仰卧位组(3055.1±346.3)和俯卧位组(3137.5±621.0),(P=0.95)。ESWL后总共有112例(82.5%)病人达到了无石;其余的24例(17.5%)不能排除结石。仰卧位组的排石率为82%,俯卧位组的排石率为83%。两组排石率没有统计学差异(P=0.90)。两组的并发症都很少.仅有轻微的血尿,尿急,尿痛,和腰痛,口服药物后均可缓解。结论对于ESW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来说,俯卧位和仰卧位同样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定痉灵、可乐必妥、泼尼松联合治疗输尿管小结石的排石效果。方法346例直径〈0.6cm输尿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76例,对照组170。治疗组除多饮水及增加运动外,给予定痉灵40mg tid、可乐必妥500mg qd、泼尼松5mg qd口服;对照组只是多饮水及增加活动。结果治疗组176例中有158例患者排出结石,有效率为89.8%。对照组170例中有130例患者排出结石,有效率为76.5%,两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组结石排出时间为(9.2±4.3)d,对照组为(12.3±5.7)d,两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对于直径〈0.6cm的输尿管结石.定痉灵、可乐必妥、泼尼松联合治疗安全有效,可提高排石率,缩短排石时间。  相似文献   
1000.
氢溴酸高乌甲素鼻用原位凝胶剂的制备及其处方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肖春雷  朱家壁  孙超 《药学进展》2009,33(9):416-419
目的:制备氢溴酸高乌甲素(LH)鼻用原位凝胶剂,并进行处方考察以提高其鼻腔给药的镇痛效果。方法:采用在体蟾蜍上腭纤毛法考察不同LH处方对鼻黏膜纤毛的毒性、大鼠在体鼻腔循环实验考察处方中3种吸收促进剂(β-环糊精、吐温-80和冰片)对LH的鼻黏膜吸收的促进作用以及小鼠扭体法实验考察不同LH处方的镇痛药效,从而确定LH鼻用原位凝胶剂的最佳处方工艺。结果:处方中LH和所选用的辅料对鼻黏膜纤毛均无显著毒性;3种吸收促进剂对LH的鼻黏膜吸收速率常数无显著影响(P〉0.05);在所有受试处方中,结冷胶和β-环糊精联用处方制剂的镇痛效果最佳,其药效与腹腔注射相同剂量的LH注射液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结冷胶和β-环糊精联用是制备LH鼻用原位凝胶剂的最佳处方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