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5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50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38篇
口腔科学   26篇
临床医学   145篇
内科学   120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22篇
特种医学   37篇
外科学   137篇
综合类   278篇
预防医学   94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98篇
  6篇
中国医学   113篇
肿瘤学   28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61.
目的 分析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头皮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的特点,比较EEG不同波形特征与aSAH继发癫痫的关系,探讨头皮脑电图波型对aSAH后癫痫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外科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312例aSAH患者脑电图资料,出院后平均随访半年以上.按照有无癫痫发作分为:发作组和非发作组.按癫痫发生时间分为早期癫痫组和晚期癫痫组.将头皮脑电图波形分为:Ⅰ型(正常脑电图)、Ⅱ型(慢波类型)、Ⅲ型(爆发性慢波类型)、Ⅳ型(典型棘尖波类型)和V型(电发作类型),分别比较各组的头皮脑电图波形特征.结果 ①312例aSAH患者中有44例诊断为癫痫,其癫痫发生率为14.1%,其中早期癫痫24例(7.7%),晚期癫痫20例(6.4%).②发作组和非发作组患者脑电图类型构成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发作组中脑电图类型以Ⅲ型和Ⅳ型为主(84.1%),非发作组以Ⅱ型为主(79.5%).发作组中,Ⅲ型、Ⅳ型和V型的比例(95.5%)显著高于非发作组(19.0%).③早期癫痫组和晚期癫痫组患者脑电图类型构成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早期癫痫组以Ⅲ型最多(70.8%),晚期癫痫组以Ⅳ型最多(80.0%).结论 头皮脑电图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继发癫痫有一定的预测价值,Ⅲ型、Ⅳ型和V型为aSAH继发癫痫的高危波型;Ⅲ型、Ⅳ型可能分别与早、晚期癫痫有关.  相似文献   
962.
目的:分析牙源性上颌窦炎(odontogenic maxillary sinusitis,OMS)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图像的影像学特征。方法:收集196例OMS患者的CBCT数据,利用专用软件NNT重建和观察,对导致OMS的病因进行分析,包括病原牙/牙根的根尖周病或牙周病与上颌窦底(maxillary sinus floor,MSF)的关系、根管治疗质量、MSF的完整性、窦内黏膜增厚等,测量最大黏膜厚度和最小MSF厚度。结果:根尖周病是窦内黏膜增厚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上颌磨牙导致的OMS是前磨牙的5.21倍,且上颌第一磨牙(maxillary first molar,MFM)明显高于第二磨牙。MFM的近颊根(23.37%)和腭根(20.31%)与OMS关系最密切;MSF破坏后黏膜增厚更明显(P < 0.05)。根管治疗不完善与OMS最相关,尤其是根管清理不到位(35.25%)和根管遗漏(31.15%)。在遗漏根管中,44.74%为MFM的近颊根第二根管。结论:完善的根管治疗并有效控制根尖感染、保护MSF的完整性是减少OMS发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63.
目的 探讨采用尺骨鹰嘴入路双侧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严重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7年5月~2019年8月共收治52例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和B组),每组26例,A组经尺骨鹰嘴入路治疗,B组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治疗。术后摄肘关节X线片评估骨折愈合情况,通过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52例患者全部得到随访,平均3.6个月(3~6个月)达到骨性愈合,术后3个月时,肘关节活动范围均恢复正常。末次随访时,A组Mayo评分(89.2±2.8)分,B组Mayo评分(81.2±3.7)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组优良率92.3%,B组优良率88.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采用尺骨鹰嘴入路治疗严重的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固定可靠,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64.
目的探讨7类不同病理亚型肾细胞癌MRI及MSCT影像学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肾细胞癌患者64例,收集64例患者各项临床资料、影像学资料,总结不同病理亚型肾细胞癌MSCT及MRI影像学表现。结果64例患者中透明细胞癌37例(57.81%),MSCT平扫中多数患者呈现等密度影,强化不均匀,T1WI序列为等信号,于T2WI序列呈现稍高信号者,早期强化均匀,中晚期呈现逐渐降低;嫌色细胞癌15例(23.43%),CT值23~35HU,动态增强皮髓交界期平均CT值为44HU,实质期平均CT值为54HU,T1WI序列为稍低信号,T2WI为稍高信号,强化均匀;乳头状肾细胞癌6例(9.37%),乳头状肾细胞癌在MSCT呈等密度,MRI增强过程中持续性较均匀强化,少数患者后期可见"假包膜征";肉瘤样肾癌2例(3.12%),1例MSCT平扫肉瘤样肾癌呈等、稍高密度,T1WI序列为等信号,T2WI稍高信号,可见以"条带样"强化;黏液性小管状和梭形肾细胞癌1例(1.56%),MSCT增强方式为进行性轻-中度强化,未见肾静脉受侵;DWI序列中病灶区域出现环形高信号;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1例(1.56%)典型特征为增强扫描囊壁强化明显;杂合性嗜酸细胞/嫌色细胞肾癌2例(3.12%),病灶内可见明显血管样强化,强化表现,强化区域呈现稍高密度。结论MRI及MSCT可有效显示不同病理亚型肾细胞癌影像学表现,可为临床准确诊断提高可靠影像学资料。  相似文献   
965.
目的:通过测定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HH)患者血清骨钙素(OC)水平及性激素水平,探讨 OC 与 HH 的相关性。方法:HH 患者98例为病例组,正常健康男性10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两组外周血清 OC、睾酮(T)、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酮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和泌乳素(PRL)水平,并分析血清 FSH、LH 及 T 与血清 OC 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 FSH、LH、T 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而 PRL、P 和 E2在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病例组OC 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01);血清 OC 与 T、FSH 呈正性相关(β=0.490,β=0.240;P <0.001,P =0.001),与LH 呈线性关系,但无统计学意义(β=0.093;P =0.175)。结论:血清 OC 水平与 HH 存在密切相关性。  相似文献   
966.
孙超  时会云  袁东朋 《海南医学》2010,21(14):45-48
目的探讨p53突变与耐药相关基因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与肺癌化疗耐药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检测6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的p53和耐药相关蛋白P-gp、MRP、LRP、GST-π的表达并分析其相关性及其与肺癌化疗耐药的关系。结果 P-gp、MRP、LRP、GST-π、p53阳性率分别为53.3%、50.0%、75.0%、73.3%、68.3%。LRP在腺癌中表达最高,p53在鳞癌中表达最高。p53的表达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密切相关,其余4种耐药相关蛋白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53和一种或一种以上耐药相关蛋白共表达率达94.8%,且p53与P-gp、GST-π的表达存在正相关性(P均〈0.05)。p53蛋白的表达与化疗疗效显著相关,p53阴性化疗有效率(60.5%)明显高于p53阳性者(28.3%,P〈0.05)。结论肺癌组织p53突变与耐药相关蛋白的表达有相关性,p53结合耐药相关蛋白检测可以预示患者的化疗耐药性,对个体化化疗方案的制定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67.
目的:探讨电针对腹腔镜结直肠恶性肿瘤根治术后持续性胃肠功能障碍(POGD)的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7月~2021年7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普外科住院治疗的腹腔镜结直肠恶性肿瘤根治术后患者70例,随机分为电针组(n=35)和常规治疗组(n=35)。从入组当天开始,两组均采用术后常规治疗,电针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电针治疗,每日1次,留针20 min,连续治疗5 d。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恢复流质饮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中医症候评分、QoR-15量表,并分析针刺期待值对疗效的影响。结果:治疗结束后电针组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恢复流质饮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中医症候评分、情绪评分、QoR-15量表总分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针刺期待值与临床疗效无明显相关性。结论:电针足三里、上巨虚等穴可安全有效治疗腹腔镜结直肠恶性肿瘤根治术后持续性胃肠功能障碍,该病系足三里穴的现代主治。  相似文献   
968.
目的 探讨胆道留置导丝取石在胆管大结石治疗中的安全性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2月该院收治的308例胆管大结石(1.2~1.5 cm)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网篮组152例,气囊组42例,联合组38例,导丝组76例,分析不同取石方法的效果。结果 308例患者均成功取石或置入胆道塑料支架。导丝组取石成功率高于其他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导丝组结石嵌顿率较其他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导丝组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0.5%(8/76),低于其他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术后胰腺炎和高淀粉酶血症低于其他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4组患者术后胆管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网篮组和联合组各有1例术后迟发性出血,经内镜止血后好转,4组患者均未发生穿孔或死亡等严重并发症。导丝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住院时间较其他组短,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应用胆道导丝留置...  相似文献   
969.
正摘要目的探讨部分实性和非实性肺结节的客观CT诊断标准。材料与方法本研究经机构伦理委员会批准,病人签订知情同意书。收集2008—2015年间经手术证实的亚实性  相似文献   
970.
目的将一种新的医学教育的信息化模式即网络环境支持的教学模式(web supportedteaching,WST)应用于药理教学中,提高药理学的教学效果。方法对2009级医学检验本科50名学生及2009级精神医学本科97名学生进行了回顾性问卷调查。结果 WST教学模式应用于药理学教学中,得到了62%学生的欢迎,36%的同学觉得对药理学的学习有帮助,觉得没有帮助的同学只有2%。结论 WST教学模式的应用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药理学中复杂难理解的知识,提升教学效果,为学生临床课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