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0篇
  免费   121篇
  国内免费   110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79篇
口腔科学   21篇
临床医学   330篇
内科学   181篇
皮肤病学   27篇
神经病学   27篇
特种医学   74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197篇
综合类   656篇
预防医学   253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277篇
  4篇
中国医学   357篇
肿瘤学   45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144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107篇
  2011年   168篇
  2010年   106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116篇
  2007年   110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104篇
  1998年   69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64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7篇
  1978年   3篇
  1965年   5篇
  1964年   8篇
  1960年   3篇
  195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自体窦房结细胞移植治疗心脏传导阻滞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将未成年猪窦房结细胞移植到自体右室近心尖部,探索临床治疗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新方法.方法:取健康未成年猪12只,随机分为移植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只.安置临时心外膜起搏导线后,切取自体窦房结组织进行消化培养并制成细胞悬液,注射到移植组自体右室近心尖部心肌内,对照组相同部位注射等量培养液.2周后射频消融希氏束,建立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动物模型.建立模型后对两组动物经股静脉微泵注射异丙肾上腺素(ISO),观察心律改变.结果:体外分离培养的未成年猪窦房结细胞主要呈梭形,活细胞率≥75%.射频消融希氏束后,移植组和对照组均表现为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心电图,移植组室性自主心律高于对照组(P<0.05).经心内膜起搏标测证实,移植组室性自主心律起源于细胞移植部位.注射ISO后,移植组室性心律改变明显(P<0.05).结论:分离的未成年猪窦房结细胞移植到自体右室近心尖部,能够提高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后的心室率,且对异丙肾上腺素具有良好的反应性.  相似文献   
102.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成功施行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本院确诊为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并成功行冠脉支架成形术的患者93例,分为A、B两组,A组48例,B组45例。两组患者均常规抗凝、抗血小板治疗,应用逆转心室重塑药物。A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片10mg,B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20mg。两组患者均于入院即刻,术后1d、30d时测定外周血一氧化氮(NO)、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lCAM-1)、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脂水平。研究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炎性指标、内皮功能及血脂的影响。结果AMI患者slCAM-1、NO、Hs-CRP水平均较正常值明显升高。10mg瑞舒伐他汀和20mg瑞舒伐他汀均可以显著降低患者slCAM-1、NO、hs-CRP水平(P均〈0.01),20mg瑞舒伐他汀较10mg瑞舒伐他汀降低slCAM-1、NO、hs—CRP水平更为显著(P均〈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可以降低血管炎性反应、改善血管内皮,大剂量的瑞舒伐他汀较常规剂量效应强。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了解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伴抑郁症患者胸椎压缩性骨折的发生率,探讨抑郁症与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胸椎压缩性骨折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160例,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确诊抑郁症55例(抑郁组),从非抑郁症患者中随机选取55例作为非抑郁组.两组均随防2年,采用CT、MRI等影像学检查压缩性骨折,观察胸椎压缩性骨折发生情况,采用Nemenyi法分析抑郁程度与胸椎压缩性骨折的相关性.结果 非抑郁组胸椎压缩性骨折发生率为27.27% (15/55),抑郁组为38.18% (21/55),抑郁组胸椎压缩性骨折的发生率高于非抑郁组(P<0.05).抑郁组中轻、中、重度抑郁者胸椎压缩性骨折发生率分别为32%(8/25)、41.18% (7/17)、46.15% (6/13),重度者胸椎压缩性骨折发生率高于轻、中度者,中度抑郁者胸椎压缩性骨折发生率高于轻度者(P<0.05).结论 抑郁症可能增加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胸椎压缩性骨折的发生率,抑郁严重程度可能与胸椎压缩性骨折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04.
目的调查冠心病患者纤维蛋白原(Fg)β基因启动区-148C/T基因多态性频率分布及与血浆Fg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236例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和164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Fgβ-148C/T基因多态性频率分布,并使用血凝分析仪测定血浆Fg水平。结果冠心病组和对照组组内-148C/T基因分布频率符合Hardy-W e inberg遗传平衡定律,两组均为遗传平衡群体(P〉0.05);冠心病组Fgβ-148C/T基因多态性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6.411,P〈0.05);冠心病组血浆Fg水平与对照组比有统计学差异(t=4.138,P〈0.01);冠心病组CT+TT基因型血浆Fg水平高于对照组CT+TT(t=2.889,P〈0.05)。冠心病组内CT+TT基因型血浆Fg水平高于CC型(t=3.066,P〈0.05),对照组内CT+TT基因型血浆Fg水平高于CC型(t=2.676,P〈0.05)。结论在河南汉族人群中Fgβ-148C/T存在基因多态性并与冠心病存在相关性,T等位基因可能是冠心病发生的一种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探讨慢性间歇低氧(CIH)诱导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变化及CIH对认知功能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 60只ICR雄性幼鼠随机分为常氧对照组(UC组)和间歇低氧组(CIH组),每组30只;CIH组小鼠置于低氧舱内,通过吹入氮气及压缩空气,每60s做一次缺氧/再氧合循环,使氧浓度波动在6%~8%和20%~ 21%之间,每天8h.CIH组根据低氧造模时间分为3d(A组)、1周(B组)、2周(C组)、4周(E组)、6周(F组),以及造模结束后常氧饲养1月的10周组(G组),共6组,每组5只小鼠,同期设6组对照,每组5只小鼠.在慢性间歇低氧3d、1周、2周及6周终点,采用Morris水迷宫的方法测定CIH组和UC组空间学习记忆功能的变化;Western blot法分别测各组海马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亚单位1(NR1)蛋白表达的变化;采用免疫荧光标记测定海马Caspase-3表达情况.结果 ①CIH组小鼠在间歇低氧3d时,水迷宫逃避潜伏期较对照组有所延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着间歇低氧时间的延长,逃避潜伏期较对照组逐渐延长(P<0.05);低氧6周后,CIH组逃避潜伏期[(68.64±26.52)s]较对照组[(21.36±14.14)s]明显延长(P<0.01).低氧6周后,CIH组穿越平台次数[(4.58±2.58)次]较对照组[(8.06±2.74)次]明显减少(P<0.01);②与对照组比较,CIH组B、C、E、F及G组小鼠海马神经元NR1蛋白表达均降低(P<0.叭),C、E组降至最低水平(P<0.01);复氧1月后的G组NR1蛋白与F组相仿,仍较对照组降低(P<0.01).CIH各组海马Caspase-3表达均明显升高,并成时间-效应关系,除A组外,其余各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CIH组组内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慢性间歇低氧诱导小鼠空间学习记忆障碍,且随低氧暴露时间延长学习记忆功能损害加重,这可能与海马神经元NR1蛋白表达下调以及与Caspase-3介导的海?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家庭无创正压通气在慢性左室心力衰竭中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12月于保定市第一医院就诊的51例慢性左室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观察,根据患者是否同意使用呼吸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和家庭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治疗1年后观察两组临床症状、动脉血氧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2)、6分钟步行试验(6-minute walking test,6MWT)、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水平、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结果:治疗1年后,治疗组临床症状、PO2、6MWT、BNP水平、LVEF均有显著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无创正压通气有助于改善慢性左室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维持心功能的稳定,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认知康复训练对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的作用。方法将60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多奈哌齐治疗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认知康复训练。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末分别对两组患者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定痴呆状况、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定日常生活能力。结果在治疗6月末,研究组MMSE评分较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有显著升高(t=2.33,2.43;P<0.05),研究组ADL评分较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有显著降低(t=2.23、2.14,P<0.05),对照组MMSE及ADL评分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7、1.44,P>0.05)。结论认知康复训练有利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8.
目的研究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 Vacuum Assisted Closure, VAC)对人慢性创面治疗前后血管生成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 CD34]的影响. 方法对 5例慢性创面患者给予持续性 VAC治疗(- 15.96 kPa压力),分别于吸引前以及吸引后 1, 3, 5, 7 d切取创缘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 VEGF, CD34表达及其标记指数、微血管密度的变化. 结果负压吸引前, VEGF在创缘组织真皮浅层血管内皮细胞中偶见阳性表达,随 VAC时间的延长,真皮层中血管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出现 VEGF阳性表达,标记指数增加( F=41.819,P< 0.05). CD34在 VAC治疗后表达的微血管密度,明显增强( F=21.691,P< 0.05). 结论 VAC能明显增强在创缘组织真皮浅层血管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微血管密度 , 促进慢性创面肉芽组织生长.  相似文献   
109.
秋高气爽,稻谷飘香,中药材需求的淡季马上就要过去。近日八角茴香的飙升给平寂的市场注入了一支强心针,让市场人气为之一振。同时,2009年政府出台的多项刺激经济的政策已经初显成效,中国经济率先在世界金融危机中显露生机,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出台、粮食价格的上涨、医保新政策的调整以及流感疫情的蔓延都在或多或少、或远或近地拉动着中药需求的增长。  相似文献   
110.
目的:通过对大鼠皮肤和血清SOD活力及皮肤组织中丙二醛含量的研究,探讨参芪王浆制剂延缓衰老、减轻对皮肤细胞损伤的作用机理。方法: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SOD活力,TBA法测定大鼠皮肤组织中MDA含量,对照观察参芪王浆制剂延缓衰老、抗皮肤老化作用。结果:参芪王浆制剂能显著提高老龄大鼠皮肤和血清SOD含量,降低皮肤组织中MDA含量,以中、低剂量组显著。结论:参芪王浆制剂能通过提高SOD含量,提高清除体内氧自由基的活力。通过降低老龄大鼠皮肤组织中丙二醛会奄.降低机体内脂质过氢化程度.以减轻皮肤细胞损伤程度.起到延缓衰老和抗皮肤老化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