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2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9篇
儿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8篇
内科学   20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59篇
预防医学   26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33篇
中国医学   65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41.
目的 分析儿童心脏性猝死的危险因素,探讨儿童心脏性猝死(SCD)的防治措施.方法 对11例发生心脏性猝死患儿的家族史、不良习惯、既往病史、生前高危因素、疾病构成、活动状态加以详细分析,总结儿童SCD的特点.结果 儿童心脏性猝死的高危因素,以频发室早、Q-T间期延长、Brugada综合征、室速、预激综合征风险较高;多数儿童SCD发生于院外;以日常活动及剧烈活动时发生者居多.结论 对心脏性猝死的高危儿童,予以重点关注,针对不同危险因素,采取必要的、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减少儿童心脏性猝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42.
目的 介绍心脏性猝死无创预测表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的各种危险因素量化,依据其危险程度,赋以相应分值,形成心脏性猝死无创预测表,对50例发生心脏性猝死患者的生前高危因素进行评分,研究不同危险分层SCD的发生情况;观察心脏性猝死无创预测表在与患者沟通过程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有SCD风险的研究组,较无SCD风险的对照组,SCD发生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风险评分越高,SCD发生率越高,高危险分层SCD发生率高于低危险分层,相邻危险分层SCD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心脏性猝死无创预测表与患者家属沟通,家属更易理解患者近期SCD的风险程度,更易于接受SCD发生的严重后果,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心脏性猝死的高危人群,予以重点关注,针对不同危险因素,采取必要的、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减少心脏性猝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有效的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术后护理方法。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12例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66例病患采用循证护理方法,对照组66例病患采用传统护理方法。结果实验组病患满意62例,满意度为94.0%,并发症发生人数5例,发生率为7.8%,对照组病患满意49例,满意度为74.2%,并发症发生人数17例,发生率为25.8%。结论循证护理方法护理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患者,病人满意度高,并发症发生率低,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4.
目的 优选超声提取蟾蜍噻咛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 通过单因素设计的方法,采用间歇超声辐射进行微波提取工艺的优化;以蟾蜍噻咛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HPLC测定蟾蜍噻咛的含量.结果 超声法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50%乙醇pH值为4的酸性溶液,温度50℃,固液比为1:15,提取时间为60 min,功率100W.结论 与传统水加热回流提取法相比,缩短了提取时间,降低成本,并有良好的蟾蜍噻咛提取率.  相似文献   
45.
目的:根据黑加仑油软胶囊进行的多中心开放Ⅳ期临床试验数据,预测其对不同患者治疗高血脂的效果。方法:选入30~80岁符合西医高脂血症诊断标准的患者,服用黑加仑油软胶囊6周,对符合方案完成试验的2 154例患者分析血脂变化情况,将数据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建立随机森林(RF)预测模型,采用内部交叉验证和外部数据进行验证。结果:筛选出的主要预测变量有治疗前的中医证候得分、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体质量指数(BMI)、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病程、体重、血压、运动情况等。使用这些变量预测服药是否"显效",交叉验证和外部验证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27和0.857;按照外部验证数据最佳切点得到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2.7%和72.8%,预测的正确率为77.9%。结论:黑加仑油软胶囊对高血脂证患者的治疗效果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血脂水平、生命体征等情况进行预测,从而辅助临床决策。  相似文献   
46.
目的 分析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患儿婴儿期内因下呼吸道感染再入院的临床特征及病原体特点。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因下呼吸道感染住院的BPD早产儿12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选择同期住院的同等例数的非BPD早产儿为对照,比较2组患儿的一般资料、临床特征、肺功能指标及呼吸道病原学结果。结果 与非BPD组相比,BPD组患儿胎龄、体重小,更容易出现气促、喘息及发绀,喘息缓解时间长(P<0.05)。肺功能检查方面,与非BPD组相比,BPD组患儿每公斤体重潮气量、达峰时间比、达峰容积比、25%潮气量呼气流量、50%潮气量呼气流量、75%潮气量呼气流量均降低,而呼吸频率增快(P<0.05)。BPD组患儿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等革兰氏阴性杆菌检出率高于非BPD组(P<0.05)。结论 BPD患儿婴儿期下呼吸道感染后需更关注气促、喘息及发绀等临床特征,肺功能表现为阻塞性改变及小气道功能障碍,呼吸道病原更易检出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等革兰氏阴性杆菌。[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23,25...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检测不同病程糖尿病大鼠肾脏背向散射积分(IBS),同时观察纤维化指标,探讨IBS与肾脏纤维化的关系.方法 腹腔注射链尿佐菌素(65mg/kg)建立SD大鼠糖尿病模型,于第4、12、24周测定肾皮质和肾髓质的IBS%,Masson染色观察血管周围胶原面积(PVCA)、肾小球胶原沉积评分(GCDS)、肾小管间质病变评分(TIDS),肾脏胶原蛋白(CollagenI、Collagen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心肌光镜与透射电镜观察,并与同龄正常大鼠进行比较.结果 ①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肾皮质、肾髓质的IBS%明显增高(P<0.05);糖尿病组肾脏纤维化指标PVCA、GCDS、TIDS、Collagen Ⅰ、CollagenⅢ的表达均明显增高(P<0.05);②肾皮质与肾髓质IBS%与PVCA、GCDS、TIDS、CollagenⅠ、CollagenⅢ表达呈正相关(P<0.05);③电镜发现糖尿病组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弥漫性增厚,间质胶原增生.结论 糖尿病大鼠存在明显的肾脏纤维化,通过监测IBS可以监测糖尿病大鼠肾脏组织纤维化的程度.  相似文献   
48.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波姆光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2例外阴白色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波姆光组(24例)、中药组(24例)及联合治疗组(24例).3个疗程后观察各组患者外阴皮肤粘膜色素变化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波姆光组治愈3例,显效5例,好转12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83.33%.中药组治愈4例,显效6例,好转9例,无效5例,有效率79.16%.联合治疗组治愈11例,显效9例,好转4例,有效率100%.结论:中药联合波姆光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疗效显著,治愈率高且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49.
目的:分析在直肠根治术中应用保留盆腔自主神经腹腔镜手术后,对患者心理症状与活动能力影响。方法:抽取2014年09月到2016年09月期间在我院行根治手术治疗的80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均分成两组,分别采取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比治疗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活动能力和心理症状评分对比有明显的差异,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在直肠根治术中应用保留盆腔自主神经腹腔镜手术后,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症状,提高患者活动的能力,具有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50.
海南狗牙花的生物碱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东博  杨勇  宋忠兴  孙萌  李啟恩  唐志书 《中草药》2017,48(7):1286-1291
目的对海南狗牙花Ervatamia hainanensis的生物碱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MCI以及半制备HPLC等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现代波谱学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海南狗牙花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2个生物碱,分别鉴定为冠狗牙花碱(1)、19-表海尼山辣椒碱(2)、9,10-二甲氧基冠狗牙花碱(3)、老刺木碱(4)、老刺木碱-4-氮氧化物(5)、3-oxo-19-epi-heyneanine(6)、劲直胺(7)、deacetylakuammiline(8)、pandine(9)、rhazicine(10)、rhazicine N(4)-oxide(11)、rhazimine(12)。结论化合物8、10~12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5~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