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3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2篇
儿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8篇
内科学   20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63篇
预防医学   27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34篇
中国医学   70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法对缺血性卒中患者脑网络重塑作用并与临床疗效建立联系, 从脑网络重塑的角度探讨"醒脑开窍"针法治疗缺血性卒中的神经机制。方法前瞻性病例系列研究。招募2018年8月-2019年10月上海市闵行区中西结合医院神经内科的13位急性脑梗死受试者,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醒脑开窍"针法治疗, 1次/d, 连续治疗10 d。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4 d对患者进行临床量表评估, 同时在首次针灸治疗过程中(进针前、留针时和拔针后)采集患者脑电数据。基于相锁值构建脑网络并对其聚类系数(CC)、特征路径长度(PL)和小世界指数(S)等特征参数进行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采用Pearson系数检验脑网络拓扑特征变化与临床量表评分改善的相关性。结果首次"醒脑开窍"针法治疗过程中, 进针前与留针时比较, 患者脑网络CC在delta频段(稀疏度为0.10时:t=3.306, P=0.006;0.12:t=2.909, P=0.013;0.14时:t=2.331, P=0.038), PL在delta频段(稀疏度为0.12时:t=3.236, P=0.007;0.14时:t=2.754, P...  相似文献   
22.
患儿, 女, G2P2, 足月剖宫产出生, 出生体重3 200 g。7岁3月龄时主因"头痛、呕吐2 d, 左侧肢体运动障碍7 h, 伴意识丧失20 min"在当地医院入院。患儿婴儿期起视力差, 曾在当地眼科专科医院多次就诊。6岁1月龄因"斜视"行"左眼斜视矫正术", 6岁11月龄发现"晶状体脱位"接受"双眼人工晶状体置换术"。发病前智力及运动发育与正常同龄儿相仿。平时易疲劳, 情绪不稳, 爱发脾气, 小便气味明显。家族史无特殊, 父母非近亲婚配, 父亲身高178 cm, 母亲身高150 cm。入院时体格检查:身高139 cm, 体重33 kg, 头围54.6 cm, 神志清楚, 呼吸平稳, 心肺腹无异常, 脊柱外观无畸形, 左上、下肢肌力2级, 右上、下肢肌力正常, 肌张力未见异常, 双侧膝腱反射未引出, 左侧巴氏征阳性, 右侧阴性, 布氏征、克氏征均阴性。  相似文献   
23.
目的 利用MRI技术连续采集头颈部肿瘤患者吞咽时图像,观察并测量软腭、舌、喉的运动规律及最大活动度。方法 随机选取2018年7月-10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接受调强放疗的原发头颈部恶性肿瘤20例患者,其中男17例、女3例,中位年龄58.5岁(28~78岁)。20例患者中鼻咽癌7例,口腔癌3例,口咽癌5例,下咽癌3例,鼻腔鼻旁窦2例。根据AJCC第八版分期Ⅰ-Ⅱ期患者2例,Ⅲ期8例,Ⅳ期10例。结果 吞咽时软腭向上移动移动距离为(1.06±0.31) cm且服从正态分布,向后移动距离为(0.83±0.24) cm且近似正态分布。舌体向后移动距离为(0.77±0.22) cm,且服从正态分布。含压舌板行图像采集患者舌上移位移为0,无压舌板患者舌体中位上移距离为1.23 cm (0.59~1.41 cm)。喉向上移动距离为(1.14±0.22) cm且服从正态分布,向前移动的中位距离为0.4 cm (0.27~0.90 cm)。结论 吞咽运动有可能发生于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过程中,并引起大体肿瘤体积(GTV)及周围正常组织移动;因此在制定放疗计划时应注意GTV至PGTV的个体化外放距离,以保证肿瘤处方剂量。  相似文献   
24.
医疗机构排放废水是一类以含病毒、细菌等病原体微生物为主要污染物的特殊废水,若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环境,势必会对受纳水体造成污染,对人类健康构成危害。目前,处理医疗废水较为传统和普遍采用的方法为氯消毒法,然而近年来随着其消毒副产物—具有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的有机化合物不断被发现,其应用前景令人堪忧。人们利用紫外线杀菌消毒由来已久,近20年来,随着UV消毒法具有的不投加化学药剂、不增加水的嗅和味、不产生有毒有害的副产物、消毒速度快、效率高、设备操作简单、便于运行管理和实现自动化等优点不断被发现,这种消毒方法正逐渐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从对紫外消毒设备的原理和构造、医疗机构排水特征等方面进行研究,阐述紫外消毒技术在处理医疗废水较传统消毒方法的优势,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5.
针刺治疗干眼病34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干眼是由于泪液量或质异常引起泪膜不稳定和眼表损害,从而导致的一类疾病。它包括干眼症、干眼病、干燥综合征。干眼病不仅有干眼的症状及体征,且有引起干眼的局部及全身性原因。目前它已取代了眼表感染性疾病的患病率,成为我们普通门诊中最常见的眼表疾病之一。我们采用针灸治疗此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6.
患儿,女,10岁,平日无明显不适,因感冒在外院查体偶然发现心前区杂音来我院就诊.查体:发育良好,无紫绀,心律齐,胸骨左缘第2、3肋间可闻及连续金属样杂音.X线检查:心脏略向左扩大.心电图:未见明显异常.超声心动图显示:左心室轻度增大.大动脉短轴切面彩色多普勒显示肺动脉内可见源自降主动脉的双期花色左向右分流信号;连续多普勒显示为阶梯状双期连续频谱,收缩期最大分流速度497 cm/s.左心室短轴二尖瓣口水平切面,舒张期二尖瓣开放呈现两个分离的椭圆形孔口,左右排列,呈"∞"形,右侧瓣口稍大,左侧瓣口稍小.心尖四腔切面(图4、动态图1),舒张期于二尖瓣位置可探及两个分别开放的房室瓣口,开放幅度尚可;彩色多普勒显示(动态图2)于舒张期可见两束红色血流自二尖瓣两个孔口进入左心室,收缩期于左心房可探及来自两个孔口的微量反流信号.脉冲多普勒显示舒张期左右两个二尖瓣孔口的血流速度分别为124 cm/s及100 cm/s.超声诊断:先天性心脏病:(1) 动脉导管未闭;(2) 二尖瓣畸形-双孔二尖瓣.  相似文献   
27.
目的 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DU)评价经皮肾镜超声弹道气压碎石术治疗鹿角形肾结石的疗效.方法 应用CDU检测35例42个鹿角形肾结石肾脏经皮肾镜超声弹道气压碎石术患者,于手术后3d、7d、1个月观察患肾是否有各种并发症情况以及测量术前术后肾脏肾叶间动脉(IRA)、肾段动脉(SRA)和肾主动脉(MRA)阻力指数RI.结果 肾内残留结石及肾积水术后短期内均有较高发生率,观察1个月后发生率大幅减低.肾周积液术后短期内发生率不高,观察1个月后肾周积液发生率大幅减低.肾盏积脓、动静脉瘘、肾微小动脉瘤、胸腔积液、腹腔积液术后短期内发生率较低,观察1个月后消失.在经皮肾镜超声弹道气压碎石术后3d RI均明显增高,术后7d RI逐渐好转,1个月后恢复术前状态.结论 CDU能监 测经皮肾镜超声弹道气压碎石术治疗鹿角形肾结石并发症的发生;经皮肾镜超声弹道气压碎石术后鹿角形结石肾出现了短暂肾功能损害,随着时间发展肾功能逐渐好转,直至恢复术前状态.  相似文献   
28.
29.
目的探讨新生儿期异戊酸血症的预防与治疗方法。方法分析3例异戊酸血症新生儿的临床发病特点、随访结果以及目前治疗情况,评估异戊酸血症的预后。结果经过新生儿疾病筛查确诊并规范治疗后,其中2例患儿目前发育基本正常,生化结果稳定。另一例患儿随着年龄增大,饮食控制较难管理,其发育水平仍出现下降。结论异戊酸血症需要早期确诊,新生儿疾病筛查为早期诊断此病的重要方法,规范治疗并且配合综合康复训练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30.
急性肺损伤(ALI)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危重病症,ALI早期肺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起着关键性作用。E选择素是惟一仅限于活化的内皮细胞表面表达的黏附分子,是白细胞与内皮细胞形成接触时的启动因子,它在ALI的诊断和判断病情危重程度及预后方面的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ALI的动物模型研究表明,拮抗E选择素有可能成为治疗ALI的又一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