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9篇
内科学   7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0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51.
目的:分析总结非血缘关系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URD-HSCT)治疗恶性血液病的疗效、造血重建、并发症以及长期生存情况。方法:采用非血缘关系HLA配型相合的外周血造血于细胞对24例恶性血液病患者进行了移植,预处理方案采用改良的BU/CY方案;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预防采用CsA联合MMF、MTX并加用ATG;PGE1预防肝静脉闭塞症。结果:Ⅰ~Ⅳ度aGVHD发生率为37.50%,cGVHD的发生率为41.66%。24例患者均获造血重建;移植相关死亡率为12.5%;随访时间为2~38个月,16例生存,8例死亡。结论:URD-HSCT能提供更快的造血功能恢复,GVHD的发生率有所增加,而移植相关死亡率并无明显增加,是目前治愈恶性血液病的有效方法,相当部分患者可通过移植获治愈,但移植后疾病复发仍是影响患者长期生存的主要因素之一,防治移植后复发仍是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2.
本研究构建并鉴定靶向mdr-1基因的短发夹RNA(shRNA)真核表达载体。根据Genbank数据库提供的mRNA序列,选择设计3个能转录短发夹RNA(shRNA)的DNA序列,体外分别合成3对互补并编码mRNA基因的特异性shRNA序列的寡核苷酸,克隆到经BamHI和HindⅢ双酶切线性化的pGCsilencer人U6启动子质粒载体中;为了确定利用酶切和测序鉴定所构建的重组载体是否正确,采用脂质体转染的方法将构建好的3个重组载体(pGY1-1,pGY1-2,pGY1-3)导入慢性髓系白血病耐药细胞株K562/A02,采用实时PCR方法检测转染细胞的mdr-1基因表达,Western-blot检测P-gp表达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应用PCR电泳图谱和测序证实了克隆RNAi打靶序列完全正确,而且该载体又同时表达GFP标记基因,用于测定转染效率。分别转染pGY1-1,pGY1-2,pGY1-3后K562/A02细胞的mdr-1基因表达和P-gp表达水平下降,证明shRNA可以特异性沉默mdr-1基因。结论:靶向mdr-1基因shRNA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为进一步研究mdr-1基因在K562/A02细胞中的作用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53.
目的:研究磁性纳米四氧化三铁(Nano-Fe3O4)及纳米金(Nano-Au)是否具有逆转K562/A02细胞耐药的作用。方法:用MTT法测定盐酸柔红霉素(DNR)对K562/A02和K562细胞的毒性,并观察DNR与Nano-Fe3O4或Nano-Au的联合作用。结果:体积分数为25%的Nano-Fe3O4及Nano-Au能有效增强DNR的细胞毒作用,提高细胞的凋亡率,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Nano-Fe3O4及Nano-Au结合DNR后均能有效逆转K562/A02细胞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54.
本研究探讨以尿苷二磷酸半乳糖(UDP-Gal)为添加剂的血小板冷藏保存方法。采集兔心脏血,按常规方法制备浓缩血小板悬液(PC),在悬液中添加UDP-Gal,放4℃冰箱储存10天。尔后观察血小板(Plt)数量?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血小板聚集功能(PagT)?血小板促凝活性实验(PF3aT和APCT)和血小板凋亡(apoptosis)的变化。将冷藏兔血小板用Cr51标记后,检测输入兔体内后的血小板生存时间。结果表明加入UDP-Gal冷藏保存10天后的PC的Plt、MPV、PDW、血小板促凝血活性与新鲜PC相比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而冷藏对照PC的Plt明显减少,MPV、PDW显著增大,血小板促凝血活性减低,与新鲜PC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加入UDP-Gal的PC冷藏保存10天后的血小板凋亡率与新鲜PC相比有所增高(P(0.05),但明显低于冷藏对照组(P(0.01),其血小板聚集率(诱聚剂为阳离子没食子酸丙酯,C-PG)减低,但仍能保持在新鲜血小板的50%以上。添加UDP-Gal时冷藏保存10天的血小板与新鲜的血小板在体内的生存时间相近(P(0.05),输注兔体内72小时时的血小板存活率在新鲜对照组、UDP-Gal冷藏保存组和冷藏对照组分别为57.5%±7.2%、50.3%±6.3%和0.1%±0.5%。结论尿苷二磷酸半乳糖对冷藏保存的兔血小板有保护作用,并能延长冷藏兔血小板在体内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55.
本研究探讨血小板衍生微粒(PMP)对脐血粒巨噬祖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GM)的促增殖作用。采用不同浓度的凝血酶激活血小板释放出PMP,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PMP的释放量,确定凝血酶的最佳实验浓度。应用Ficoll分离脐血单个核细胞(MNC),在含有不同浓度PMP的甲基纤微素半固体培养基中培养7天,观察CFU-GM集落形成情况。结果表明:2.0、1.5、1.0和0.5U/ml凝血酶激活血小板后的PMP释放率分别为:28.7%、47.7%、50.1%和43.9%;CFU-GM集落产率与PMP呈剂量依赖关系,PMP为10、50、100μg/ml时的CFU-GM集落产率(个/2×105MNC)分别为:119.8±32.2、142.8±45.2、180.8±85.1。50、100μg/mlPMP组的集落产率与空白对照组(103.0±24.8)相比,P值均<0.05;而10μg/mlPMP组的集落产率略高于空白对照组,但P值>0.05。结论:用1.0U/ml的凝血酶激活血小板释放的PMP较为均一,而且释放量最大。PMP可促进人脐血粒巨噬祖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56.
“处置及时性”是危急值管理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其实现有赖于医务人员危急值处置的主观意识以及细化的处置流程。作者通过介绍该院强化危急值管理的工作思路,依据危急值管理重点将该项工作划分为医技科室危急值的及时处置、临床科室危急值的及时处置两个阶段。同时详述针对提高临床危急值处置工作重点,医院采取的质量管理方式,如根因分析、指标筛选、数据分析等。通过医院质量管理的持续改进,危急值上报的流程进一步完善,医务人员危急值管理知晓率显著提升,危急值接收登记率明显提高,医务人员处置危急值平均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相似文献   
57.
DC与CIK共培养对肝癌细胞杀伤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与同源树突状细胞(DC)共培养后DC-CIK细胞的增殖活性、表型的变化,及其对肝癌细胞细胞毒作用的影响.采集健康供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NC),置于37℃,5%CO2培养箱培养2小时,收集非贴壁细胞用于诱导培养CIK细胞,贴壁细胞诱导分化出成熟DC,将成熟DC和CIK细胞按1:5的比例混合培养3天,用MTT法检测DC-CIK共培养细胞杀伤SMMC-7721肝癌细胞株的活性.结果显示:DC与CIK细胞共培养后,DC-CIK细胞群的增殖活性和杀伤活性较单纯的CIK细胞更高.结论:DC与CIK共培养细胞是一种增殖活性和细胞毒活性均高于CIK细胞的免疫活性细胞.  相似文献   
58.
患者 ,男 ,2 7岁 ,未婚 ,因不明原因发热 3个月 ,于 1998年 12月 30日入院。外院检查 :Hb 46g L ,WBC 3.1× 10 9 L ,BPC 5 1× 10 9 L ,骨髓穿刺“干抽”。骨髓活检示骨髓纤维化中期。入院查体 :体温 39.6℃ ,神志清 ,贫血貌 ,浅表淋巴结无肿大 ,巩膜无黄染 ,胸骨有压痛 ,心肺 (- ) ,肝肋缘下未及 ,脾肋缘下 2cm ;Hb 37g L ,WBC 1.1× 10 9 L ,BPC 46× 10 9 L ,血沉70mm 1h ;白蛋白 30g L ,总蛋白 5 0g L ,丙氨酸转氨酶和γ 谷氨酰转肽酶轻度增高 ,乳酸脱氢酶 8.2 μmol·s- 1 L(正常值 <3.7μm…  相似文献   
59.
非清髓异基因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难治性恶性血液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非清髓异基因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NAST)对难治性恶性血液病的疗效。方法:采用NAST治疗 3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加速期(CML -AP)、1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RAEB T)患者。非清髓预处理方案:氟达拉宾 (Flud)30mg·m-2·d-1×6d,白消安(Bu)4mg·kg-1·d-1×2d,环磷酰胺(CTX)600mg·d-1×2d,3例CML- AP患者在此基 础上加用阿糖胞苷(Ara c)。结果:4例患者造血均顺利恢复,ANC>0.5×109/L平均为12天,BPC>20×109/L平均为11天。 +30天时经短串联重复序列(STR)- PCR检测3例患者为完全嵌合体(CC),1例慢粒患者为混合嵌合体(MC),+90天时全部 患者均处于CC。分别随访4月~16月,均无病存活。结论:非清髓异基因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CML- AP、MDS -RAEB T 等难治性恶性血液病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0.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细胞凋亡和TNF-α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骨髓细胞调亡特征以及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形态学和dUTP末端缺口标记(TUNEL)方法检测骨髓细胞调亡;采用ELISA方法检测骨髓单个核细胞培养后上清液中TNF—α的浓度,并与缺铁性贫血(IDA)患者进行比较。结果:形态学方法检测骨髓单个核细胞培养后细胞调亡指数,MDS明显高于IDA(P<o.01),MDS各分型(RA/RAS、RAEB/RAEB—t)之间细胞调亡指数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同一个体TUNEL法测得的骨髓细胞调亡指数均高于形态学观测的结果。TUNEL检测MDS细胞调亡指数RA/RAS>RAEB/RAEB—t,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MDS骨髓单个核细胞上清中TNF-α浓度高于IDA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MDS各分型之间RA/RAS显著高于RAEB/RAEB—t(P<0.05)。结论:MDS骨髓细胞确实凋亡过度,早期MDS重于晚期MDS,并与TNF—α呈线性关系;采用TUNEL法检测凋亡细胞较形态学方法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