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眼科学   14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 探讨未破裂大脑后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临床特点及其血管内治疗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连续血管内诊治的20例未 破裂大脑后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影像学和临床随访。 结果 20例大脑后动脉夹层动脉瘤中,男11例(55.0%),女9例(45.0%),年龄(46.2±15.5)岁。位 于P1段4例(20.0%),P2段12例(60.0%),P1-P2段2例(10.0%),P3段2例(10.0%)。单纯弹簧圈栓 塞3例(15.0%),载瘤动脉闭塞11例(55.0%),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6例(30.0%)。术后即刻影像学 结果,Raymond分级:1级15例(75.0%),2级5例(25.0%)。术后并发症:缺血事件2例(10.0%),术 后出现肌力1级1例,3级1例,均经对症治疗3个月后好转。16例(80.0%)影像学随访10.5(6.5)个月, Raymond分级:1级13例(81.3%),2级2例(12.5%),术后复发(3级)1例(6.2%)行2次支架辅助栓 塞,6个月影像学随访无再复发。20例(100.0%)临床随访12(9.3)个月,改良的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 n scal e,mRS)0分9例(45.0%),mRS 1分5例(25.0%),mRS 2分5例(25.0%),mRS 3分1例 (5.0%),预后良好率为95.0%。 结论 大脑后动脉夹层动脉瘤多位于P2段,根据部位选择合适的血管内栓塞方法,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基于MRI图像预设参考线,选取其中重复性好、可识别率高的参考线,以期为盆底器官脱垂(POP)的超声参考线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107例接受盆腔MR检查的女性患者资料,根据年龄分为6组:第1组(20~29岁组)、第2组(30~39岁组)、第3组(40~49岁组)、第4组(50~59岁组)、第5组(60~69岁组)、第6组(≥70岁组)。于正中矢状位盆腔T2WI图像设定参考线:PS-PS线,耻骨联合两端点连线;PIAS线,耻骨联合下缘与肛管内括约肌下端端点的连线;PPC线,耻骨联合下缘与耻骨尾骨肌在直肠后缘的附着点之间的连线;PM线,耻骨联合下缘与M点(PCC线直肠黏膜前壁交叉点与肛管内括约肌下端端点连线的中点)之间的连线。分别测量PS-PS线、PIAS线、PM线、PPC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角1、角2、角3、角4)。比较各年龄组间参考线测量指标的差异,并评估2名观察者间测量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PM线最接近水平线。角1、角2、角3在各年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各年龄组间角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42,P=0.01),组间两两比较显示:第1组与第4、第5及第6组间、第2组与第4、第5及第6组间、第3组与第4、第5及第6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余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名观察者测量角1、角3及角4的一致性好,测量角2的一致性差。结论 PM线是预设的参考线中最接近水平线、不受年龄影响且重复性较好的参考线,但PM线作为POP超声参考线的实用性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合并视野缺损在眼科诊断的分析.方法 回顾近4年确诊为颅内动脉瘤合并视野缺损的12例患者,其中大脑前动脉动脉瘤5例,前交通动脉瘤4例,颈内动脉动脉瘤3例,对此进行分析.结果 12例均以视野缺损为首发症状,误诊为缺血性视神经疾病9例、球后视神经炎2例、正常眼压型青光眼1例,结论对于视野缺损患者应进一步检查,必要时做脑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以防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丝裂霉素C(MMC)结膜下注射对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早期功能不良的滤过泡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14例(122只眼)青光眼患者术后1~8周内滤过功能不良的滤过泡行丝裂霉素C(MMC)结膜下注射,每天结膜下注射一次,共3~7次,MMC浓度为0.004%,配合每天眼部按摩2~3次,观察滤过泡弥散隆起的情况,前房深浅的变化,随访3~6个月。结果122只眼丝裂霉素C(MMC)结膜下注射前:低平限局肥厚充血型92只眼、包囊型囊样30只眼。MMC结膜下注射后滤过泡外观形态:轻度膨隆弥散型84只眼,多腔或薄壁型24只眼,限局肥厚型或无滤过泡14只眼。结膜下注射前患眼的眼压为(28.6±2.1)mmHg,结膜下注射后患眼的眼压为(15.1±2.3)mmHg。结论对于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早期功能不良的滤过泡采用结膜下注射丝裂霉素C(MMC)联合眼部按摩是安全、有效及简便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经会阴盆底超声对子宫全切术后患者的盆底功能。方法应用经会阴盆底超声,对子宫全切术后患者的盆腔器官进行观察,并对盆底组织各参数进行测量。以耻骨联合下缘为参考点,分别在静息状态下和最大Valsalva状态下观察膀胱颈及近端尿道的移动情况;测量膀胱颈距耻骨联合下缘的垂直距离(BSD),膀胱尿道后角,计算膀胱颈下降度(BND),尿道旋转角度及膀胱颈旋转角度;通过计算组内相关系数(ICC)评估不同观察者之间测量结果的一致性。结果子宫全切术后患者在静息状态下BSD测值为(-2.73±0.37)cm,膀胱尿道后角测值为(119.00±22.40)°;最大Valsalva状态下BSD测值为(-0.25±0.67)cm,膀胱尿道后角测值为(114.74±21.50)°;BND测值为(2.46±0.59)cm,膀胱颈旋转角度测值为(70.68±19.91)°,尿道旋转角度测值为(60.81±17.34)°。结合临床及盆底超声测量结果诊断子宫全切术后盆底功能障碍29例(58.00%,29/50,压力性尿失禁5例,直肠脱垂8例,膀胱脱垂16例)。研究中不同观察者之间测量静息状态和最大Valsalva状态下BSD、膀胱尿道后角及计算BND的一致性非常好,组内相关系数分别为0.90、0.89、0.91、0.88、0.92;尿道旋转角度及膀胱颈旋转角度的组内相关系数分别为0.79、0.88,表明观察者之间测量结果的一致性较好。结论经会阴盆底超声可动态观察女性盆底器官的运动变化,对子宫全切术后患者盆底功能进行评估,操作简单,可重复性好,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合并视野缺损在眼科诊断的分析.方法 回顾近4年确诊为颅内动脉瘤合并视野缺损的12例患者,其中大脑前动脉动脉瘤5例,前交通动脉瘤4例,颈内动脉动脉瘤3例,对此进行分析.结果 12例均以视野缺损为首发症状,误诊为缺血性视神经疾病9例、球后视神经炎2例、正常眼压型青光眼1例,结论对于视野缺损患者应进一步检查,必要时做脑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以防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全视网膜冷凝术(PRC)联合小梁切除,羊膜植入,并应用丝裂霉素C及可调整缝线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与单纯睫状体冷冻治疗的疗效比较。方法回顾53例PRC联合小梁切除,羊膜植入,并应用丝裂霉素C及可调整缝线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及53例单纯睫状体冷冻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结果经1~18个月术后观察及随访,综合手术治疗的47眼眼压<21mmHg,成功率为88.7%,5眼+局部1~2种降眼压药物治疗眼压<30mmHg,1眼手术失败,单纯睫状体冷冻治疗的22眼眼压<21mmHg,成功率为41.5%,17眼加局部1~2种降眼压药物治疗眼压仍不能控制,14眼眼球萎缩。结论PRC联合小梁切除,羊膜植入,并应用丝裂霉素C及可调整缝线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疗效确定,较单纯睫状体冷冻治疗成功率高,痛苦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合并视野缺损在眼科诊断的分析.方法 回顾近4年确诊为颅内动脉瘤合并视野缺损的12例患者,其中大脑前动脉动脉瘤5例,前交通动脉瘤4例,颈内动脉动脉瘤3例,对此进行分析.结果 12例均以视野缺损为首发症状,误诊为缺血性视神经疾病9例、球后视神经炎2例、正常眼压型青光眼1例,结论对于视野缺损患者应进一步检查,必要时做脑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以防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19.
颅内动脉瘤合并视野缺损的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合并视野缺损在眼科诊断的分析.方法 回顾近4年确诊为颅内动脉瘤合并视野缺损的12例患者,其中大脑前动脉动脉瘤5例,前交通动脉瘤4例,颈内动脉动脉瘤3例,对此进行分析.结果 12例均以视野缺损为首发症状,误诊为缺血性视神经疾病9例、球后视神经炎2例、正常眼压型青光眼1例,结论对于视野缺损患者应进一步检查,必要时做脑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以防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20.
国际尿控协会(International Continence Society,ICS)将咳嗽、打喷嚏、行走、跳跃等腹压突然增加导致尿液不自主流出定义为压力性尿失禁[1]。国外报道的中老年女性中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病率高达30%~55%,是中老年女性尿失禁中最常见的类型,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2]。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和临床医师的不断探索,许多压力性尿失禁的诊断方法已应用于临床诊疗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