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0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91篇
耳鼻咽喉   14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43篇
口腔科学   15篇
临床医学   139篇
内科学   112篇
皮肤病学   13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57篇
外科学   252篇
综合类   306篇
预防医学   106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189篇
  2篇
中国医学   126篇
肿瘤学   4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117篇
  2011年   103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8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81.
982.
恶性黑色素瘤(malignant melanoma,MM)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肿瘤,好发于皮肤。由于起病隐匿,往往不易早期发现。本病例由检验常规wright-Giemsa染色而发现,引起重视,最终通过免疫组化而确诊。为临床诊断提供极有价值参考。  相似文献   
983.
孙磊 《全科护理》2021,19(14):2010-2013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体化干预对抑郁症病人自我护理能力及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2018年8月—2019年8月采取随机双盲法将86例抑郁症病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出院时行常规性出院指导,观察组出院时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体化干预.比较两组病人出院后服药依从性、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遵医行为评分、自我护理能力总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汉密尔顿抑郁评分(HAMD)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干预后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量表(WHO-QOL 100)总评分及相关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体化干预能有效提高抑郁症病人自我护理能力及用药依从性,从而有助于改善病人抑郁症状,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84.
目的:通过对通滞苏润江制剂的评价性抽验结果进行分析,以评价其质量现状。方法:先依据现行质量标准进行检验。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和化学计量学等分析技术,从安全性、有效性和整体质量控制角度开展探索性研究。结果:标准检验合格率为100%。探索性研究结果表明,部分样品存在辐照问题;部分样品存在黄曲霉毒素检出的情况;毒性成分秋水仙碱的检测方法和限度存在不一致的情况;贵细药西红花普遍投料不足;部分样品番泻叶成分含量低;诃子肉含量差异过大;质量标准检测项目不够全面、不统一等。结论:通滞苏润江制剂总体质量较差,质量标准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985.
目的探讨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TIVAP)术后港体翻转的发生原因、确诊方法、处理措施及预防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18年10月428例接受TIVAP植入术患者临床资料。记录术后港体翻转率、发生时间、原因分析和处理措施。结果428例患者术中港体均未缝合固定,术后6例发生港体翻转,均经影像学检查证实,港体翻转率为1.4%(6/428)。其中男2例,女4例;年龄55~71岁,平均(65.0±6.3)岁。术后23~451 d出现港体翻转,2例考虑与皮下组织过剩/疏松相关,1例考虑为囊袋尺寸过大,其余3例原因不明。处理措施:单纯手法复位3例,囊袋内注射0.9%氯化钠溶液后手法复位1例,囊袋内注射0.9%氯化钠溶液手法复位失败后切开复位1例,直接切开复位1例。结论TIVAP植入术后港体翻转发生率低,易于确诊和复位,因此没有必要常规缝合固定港体。建议选择宽基底、凸缘设计港体。港体翻转原因尚需进一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986.
【摘要】 目的 探讨单切口腋静脉(AV)入路技术在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TIVAP)植入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采用单切口AV入路技术植入TIVAP的179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90例,女89例,平均年龄(46.8±12.5)(23~77)岁。DSA透视解剖定位下穿刺AV。穿刺AV困难(穿刺3次)或误穿刺腋动脉,即改为超声导引下穿刺AV;超声提示目标静脉狭窄或闭塞,即改为同侧颈内静脉(IJV)入路植入TIVAP。观察技术成功率、手术相关信息及TIVAP留置相关并发症情况。 结果 177例患者通过单切口AV入路成功植入TIVAP,2例术中改行同侧IJV入路完成手术,技术成功率为98.9%(177/179)。平均透视时间(0.8±0.2)(0.3~1.5) min,手术操作时间(21.5±10.3)(17~45) min,TIVAP留置时间(362.5±65.2)(252~442) d。术中操作相关问题发生率为8.9%(16/179),其中误穿刺腋动脉6例,导丝误入同侧IJV 5例,可撕脱鞘折弯3例,导管-港体连接处扭曲2例。TIVAP留置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3.4%(6/179),其中局部血肿形成、术侧AV血栓形成、左头臂静脉血栓狭窄-闭塞伴左IJV-锁骨下静脉(SCV)近心端血栓形成、纤维蛋白鞘形成各1例,囊袋局部感染2例,未见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导管断裂/移位、夹闭综合征、药物外渗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单切口AV入路技术植入TIVAP技术成功率高,安全可行,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可为TIVAP植入方式提供另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987.
[目的]分析腰椎退行性疾病手术治疗后的疗效评价及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本科2002年8月~2008年12月住院手术治疗的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380例,完整随访276例,评估病例基本资料通过查阅病历资料完成术前JOA评分,通过电话随访及门诊复查完成术后JOA评分资料的收集,并计算出改善率,按术后随访时间不同、手术方式不同及年龄进行分组,分别比较术前JOA评分、术后JOA评分及改善率的情况.用统计软件SPSS 13.0对数据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查找相关因素.[结果] 276例患者J0A术前评分(15.14±3.10),术后评分(26.72±0.97),改善率(82.80±8.94)%.以JOA评分改善率为应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直腿抬高度数(B=0.081,P<0.01)、肌力(B=0.051,P<0.01)、步态(B=0.015,P<0.01)、JOA术前评分(B=0.004,P<0.01)、年龄(B=-0.001.P<0.01)入选方程(R =0.732,F=28.350,P<0.01)[结论]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手术改善率与术前直腿抬高度数、肌力、步态、JOA术前评分呈显著正相关,与年龄呈负相关.JOA评分系统在预测腰椎手术治疗效果及预后方向具有一定意义,术前对患者进行JOA评分对指导临床医生,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988.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手术治疗钙化性肩袖肌腱炎的手术要点与临床疗效.[方法]经保守治疗无效的钙化性肩袖肌腱炎患者32例,男8例,女24例;年龄38 ~ 62岁,平均49.5岁.采用肩关节后、前、外侧入口置入关节镜及器械,分别于盂肱关节内和肩峰下间隙进行操作,定位并清除钙化灶.采用VAS疼痛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对患者进行手术前后的评估.[结果] 32例术后早期均达到显著症状缓解,VAS疼痛评分由术前(7.5±0.9)分减少至术后3 d(3.0±0.6)分(P<0.001),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平均随访18个月(8~ 30个月),VAS疼痛评分由术前(7.5±0.9)分,减少至末次随访时(0.1±0.3)分(P<0.001).Constant-Murley评分由术前(45.9 ±9.9)分,增加至末次随访时(90.4±6.7)分(P <0.001).术后X线显示仅2例患者钙化灶有少量残留,但症状消失,12个月后残留钙化物吸收.[结论]肩关节镜检下微创治疗钙化性肩袖肌腱炎是一种创伤小、恢复快、有效的治疗方法.手术要点在于迅速准确定位钙化灶,在保持肩袖原有连续性的前提下,尽量彻底清除钙沉积物.  相似文献   
989.
张春霞  孙磊  修忠标 《中国骨伤》2012,25(2):138-142
目的:检测膝骨性关节炎关节软骨中糖胺多糖和Ⅱ型胶原的水平及鹿茸多肽对其影响。方法:6月龄新西兰大白兔64只,随机分为正常组(8只)和模型组(56只)。模型组采用Hulth法造成膝骨性关节炎模型。造模成功后再将模型组随机分为鹿茸多肽组(24只)和对照组(24只),鹿茸多肽组给予鹿茸多肽稀释液0.5ml,每2日1次关节腔注射;对照组给予0.5ml生理盐水,每2日1次关节腔注射。分别于干预后第7、15、30天分3批取材,甲苯胺蓝染色观察两组关节软骨中糖胺多糖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软骨基质中Ⅱ型胶原的表达。结果:随着干预时间的延长,鹿茸多肽组和对照组软骨基质中糖胺多糖和Ⅱ型胶原表达量逐渐减少。鹿茸多肽组药物干预后第7、15、30天,Ⅱ型胶原阳性面积积分光密度值分别为(312.06±14.12)、(273.31±12.42)和(248.34±10.4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后第7、15、30天,Ⅱ型胶原阳性面积积分光密度值分别为(253.47±15.53)、(215.67±9.72)和(160.01±13.2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时间段内,鹿茸多肽组Ⅱ型胶原阳性面积积分光密度值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鹿茸多肽通过阻止膝骨性关节炎关节软骨基质中糖胺多糖和Ⅱ型胶原含量的减少,一定程度上延缓关节软骨的退变。  相似文献   
990.
Ilizarov外固定器矫正膝关节畸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Ilizarov外固定器矫正膝关节畸形的临床特点与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5月至2010年4月,采用Ilizarov外固定器矫正膝关节畸形的21例(22膝)患者资料,男12例,女9例;年龄8~38岁,平均20.3岁。致畸原因:儿麻后遗症4例,烧伤后遗畸形2例,骨髓炎后遗畸形2例,创伤后遗畸形9例,Blount病2例,多发性骨软骨瘤病2例。其中软组织屈曲挛缩5例,采用跨关节铰链Ilizarov支架组合,后侧逐步牵伸矫正;单纯骨性成角畸形8例(9膝)、骨性成角畸形伴骨短缩7例,采用4柱铰链支架组合,先矫正成角畸形,再牵伸延长矫正骨短缩;骨与软组织复合畸形1例,采用以上两种支架的叠加组合。结果 21例患者佩戴Ilizarov支架的时间为12~36周,平均22.3周;拆除支架时膝关节畸形均获满意矫正,其中16例(17膝)截骨或骨延长者均获得坚实骨性愈合。所有患者均获6~86个月随访,平均32.1个月。关节活动度由术前的102.14°±49.36°改善为随访时126.90°±24.31°。根据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 膝关节骨关节炎治疗效果判定标准评定患膝功能,术前为(50.24±23.64)分,随访时为(85.71±10.52)分。所有患者随访时均可不扶拐徒手行走,且均可独立生活。2例患膝关节活动度< 90°,不能下蹲。结论 Ilizarov外固定器矫正膝关节畸形疗效确切,具有手术创伤小,可随时灵活调整的优点,但也存在与长时间带架相关的缺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