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12篇
眼科学   38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9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1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探讨膀胱软斑病的临床病理特征、发病机制、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对6例膀胱软斑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及组织病理学表现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组织学形态均可见成片组织细胞样细胞分布,散在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组织细胞内外部分可见靶环或枭眼状的Michaelis-Gutmann小体(M-G小体即软斑小体)。PAS和普鲁士蓝铁染色阳性。免疫组化CD68弥漫(+),CK(-),Ki-67增殖指数为10%。随访3~18个月,均预后良好。结论软斑病是一种少见的慢性肉芽肿性炎症疾病,全身均可受累,且以泌尿系统(膀胱)最常见。因影像学多表现为实质性占位,而易误诊为肿瘤。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可采用抗生素、手术及免疫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案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92.
目的:了解泪液中免疫球蛋白与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关系。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33例发生角膜排斥反应者泪液IgG、sIgA含量,应用单向琼脂扩散法测定IgM、补体C3含量。结果:角膜移植排斥反应发生时泪液IgG含量升高。结论:体液免疫参与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眼局部抗体IgG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3.
活体共聚焦显微镜检查(in vivo confocal microscopy,IVCM)无创、快速,可活体观察眼表组织及细胞结构的生理、病理变化,在感染性角膜炎诊断及治疗评价、干眼病眼表评估、眼表手术治疗效果评估及糖尿病早期筛查等方面均有广泛应用。利用IVCM观察角膜营养不良有助于诊断、监测疾病进展、评价治疗效果及了解其病理生理变化等。  相似文献   
94.
目的 :对体感游戏在老年脑卒中患者居家运动康复中应用的相关研究进行范围综述,为体感游戏在老年脑卒中患者中研究的进一步开展提供指导。方法:以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JBI)提出的范围综述指南为方法学指导,检索PubMed,WebofScience,Embase,PsycINFO,CINAHL,Cochrane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及维普等中英文数据库中的相关研究;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2年11月;对纳入文献进行整理与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14篇;体感游戏运用于脑卒中患者居家运动康复正逐渐成为一种趋势;与虚拟现实技术相结合是体感游戏最常见的开展形式,居家运动康复的目标以上肢的感觉及运动功能为主,患者居家康复运动的执行质量可通过游戏任务的完成情况体现;结局指标包括体感游戏对研究对象的干预效果、可行性及患者满意度等。结论 :体感游戏对老年脑卒中患者的居家康复具有积极作用,该干预方法有助于患者居家运动康复体验及质量的提升。未来研究可针对不同肢体康复目标设计相应体感游戏素材,完成脑卒中患者居家运动康复游戏库的建立。  相似文献   
95.
96.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腹腔镜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患者100例(腹腔镜组)与开腹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患者100例(开腹组)的临床资料。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开腹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术后疼痛例数少于开腹组(P<0.05)。结论腹腔镜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可作为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7.
目的研究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手术前后血容量的变化与处理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09年10月应用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60例,根据患者身高、体重、平均红细胞压积、手术前后的红细胞压积变化,通过Cross方程推算出骨折及术后的出血量。结果术前平均失血(695.85±199.24)mL,术前可诊断贫血患者占40%(24/60);术后患者均明显出现血红蛋白降低,平均降低(18.22±10.66)g/L,围手术期平均失血量(952.37±205.24)mL,术后可诊断为贫血患者66.67%(40/60)。术后共输血19例;共出现急性精神障碍27例,占45%(27/60)。结论转子间骨折患者手术前后失血量大,且老年患者对失血的耐受性差,与急性精神障碍具有相关性。正确地评估失血量、及时处理失血性贫血,有利于提高手术的安全l生与机体的康复。  相似文献   
98.
慢性前列腺炎中医证型临床调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调查慢性前列腺炎(CP)基本证型的分布频率,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制定调查表,在北京3家医院的中医男科收集慢性前列腺炎连续病例,采用Epidata 3.02建立数据库,SPSS 17.0软件统计分析。结果:304例中,湿热下注证(74.0%)、气滞血瘀证(43.4%)、肝气郁结证(37.8%)的出现频率较多,且多合并出现;肾阳虚损证(29.6%)、中气不足证(27.3%)、阴虚火旺证(14.1%)出现频率较少,且多为兼夹证。基本证型的分布在西医分类、病程、年龄、工种、居住舒适度和发病季节中存在差异。结论:CP以邪实证为主,湿热、血瘀、肝郁多交互为患;虚证多为兼夹证,较少见。证型的衍变与分类诊断、病程、年龄、工种、居住舒适度和发病季节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99.
低中度和高度近视LASIK术后视觉质量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比研究低中度和高度近视两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手术前后客观视力、像差、对比敏感度、眩光敏感度的差别,以综合评价术前屈光度对LASIK术后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行LASIK术的66例(132眼)按等效屈光度(SE)分为两组:低中度近视组(68眼),SE<6.00 D;高度近视组(64眼),SE≥6.00 D.采用ARK10000波前像差分析仪和带眩光光源的CSV1000E眩光敏感度测量仪分别测量术前和术后1周,1、3个月的客观视力、像差、对比敏感度和眩光敏感度并进行两组间比较.结果 (1)术前术后各期最佳矫正视力低中度近视组均优于高度近视组(均P<0.01).(2)术前与术后各期(1周,1、3个月)比较总体像差高度近视组均高于低中度近视组(P<0.01,P<0.01,P<0.05,P<0.01),各高阶像差成分中,术前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3个月内彗差、球差高度近视组高于低中度近视组(P<0.01),而三叶草像差、四叶草像差和高阶散光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3)术前,两组在空间高频区(18.0 c·d1)对比敏感度有差异,低中度近视组优于高度近视组(P<0.05);术后早期两组对比敏感度均下降,随时间逐渐恢复,其中高度近视组下降更明显恢复也较慢.至术后3个月两组均恢复至术前水平,高频区对比敏感度低中度近视组仍优于高度近视组(P<0.05).(4) 术前,两组在12.0 c·d1频率上眩光敏感度有差异,低中度近视组优于高度近视组(P<0.05).术后早期两组眩光敏感度均下降,随时间逐渐恢复;其中高度近视组下降更明显,恢复较慢.至术后3个月两组均恢复至术前水平,两组间各频率眩光敏感度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1)近视LASIK术后早期的视觉质量低中度近视组优于高度近视组;(2)术后视觉质量的恢复高度近视组慢于低中度近视组;(3)两组术后中晚期均拥有良好的视觉质量.  相似文献   
100.
肾细胞癌在小儿肾脏肿瘤中仅占2.6%[1],其中Xp 11.2易位性肾细胞癌在儿童肾癌中占有较大比例,2004年WHO提出将该种肾癌作为一种新的病理分型.近年来该肿瘤病例在儿童中的报道越来越多,逐渐提高了人们对该肿瘤的认识.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近期收治了1例肾癌患儿,病理提示为极罕见的色素性Xp11.2易位性/TFE3融合基因相关性肾癌,该肿瘤可能是TFE3融合基因相关性肾癌的新亚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