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85篇
内科学   21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105篇
预防医学   33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46篇
  1篇
中国医学   37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研究抗高血压药物相关基因多态性在河南汉族人群中的频率分布,并探讨其与高血压发病的相关性,同时评价抗高血压药物基因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郑州市中心医院确诊的52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高血压组,同时选取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应用PCR-荧光探针法对5类抗高血压药物相关的7个基因多态性位点AGTR11166A>C)、ADRB11165G>C)、ACEI/D)、CYP2D6*10、CYP2C9*3、CYP3A5*3NPPA2238 T>C)进行检测,分析基因多态性位点在中国汉族人群中的分布及与高血压发病的相关性。将住院仅使用以上5类口服降压药物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纳入疗效观察人群,并随机分为基因导向治疗组(n=206)和循证医学治疗组(n=154),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及血压达标情况。结果:626例河南汉族人群中AGTR11166A>CCACEI/DDADRB11165G>CCCYP2C9*3 C、CYP3A5*3 GNPPA2238T>CCCYP2D6*10 T等位基因突变频率分别为6.95%、36.82%、70.77%、5.03%、71.17%、0.4%和51.36%(未检出率0.32%)。ACE I/D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郑州市、长沙县和北京市这三个地域的高血压患者中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01)。ACE I/DADRB1-1165G>C各基因型分布和ACE基因I/D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高血压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显著(P<0.01)。调整用药治疗2~4周后,基因导向治疗组与循证医学治疗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平均水平均有明显下降,与用药前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1)。2组患者在收缩压降幅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基因导向治疗组收缩压降低幅度更大,脉压差更接近正常水平,降压效果更好。结论:本研究为指导本地区高血压人群的高血压药物合理应用提供了遗传学依据,基因导向个体化降压治疗在收缩压降幅方面要优于循证医学指导下的降压治疗。  相似文献   
52.
目的:分析评价晚期儿童肝母细胞瘤(hepatoblastoma,HB)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晚期HB患儿15例,通过分析临床资料,研究晚期HB的临床疗效及预后。结果:15例患儿中男8例,女7例,中位发病年龄22.2个月(6.13~39.97个月),Ⅲ期6例、Ⅳ期9例,随访至2016年3月31日,中位随访时间14.37个月,经综合治疗后停药完全缓解9例,其中3例系复发再治疗后完全缓解,4例尚处治疗中,死亡1例,失访1例。1年无事件生存率75%,总生存率100%,3年无事件生存率45%,总生存率83%。结论:经规范化疗结合手术治疗部分儿童晚期HB可以获得良好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53.
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方法:对已经确诊的3465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系统的眼部检查,并对相关因素如患者的年龄、性别、居住地域、民族、糖尿病病程、空腹血糖、血脂及血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3465例糖尿病患者中,发生DR者1079例,患病率为31.14%。患者的居住地域、糖尿病病程、空腹血糖水平、血压与糖尿病人群DR患者病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性别、民族及血脂与DR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农村糖尿病人群DR患病率高于城市人群,DR的主要危险因素是糖尿病病程、血糖控制水平和高血压。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探究与分析焦点解决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自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90例血液透析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加用焦点解决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行护理干预后并发症发生率、行护理干预后SCL-90评分情况及KDQOL-SFTM透析患者生存治疗评分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行不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1.11%,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相比,其护理后SCL-90各项评分情况均明显改善(P<0.05).两组患者行护理干预前,KDQOL-SF量表各项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症状、肾病影响、肾病负担、工作状态、认知功能、社交质量、性功能、睡眠、社会支持、医护鼓励、患者满意度等11个维度评分均较干预前改善,且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相比,维度评分明显偏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焦点护理干预相比于常规护理可有效消除血液透析患者不良心理状态,降低并发症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5.
目的:了解原发性肺癌支气管动脉造影中出现的体肺分流征象及其对BAI 疗效的影响。材料与方法:对167例原发性肺癌患者在介入治疗前行支气管动脉造影,注射造影剂后1 、3 、5s 观察是否提前出现体肺分流。结果:167 例中出现体肺分流者66 例,占39 .5 % ,体肺分流与肺癌的组织类型及肿块大小无明显关系,而与肿块的发生部位有关,中心型肺癌比周围型多。结论:体肺分流发生的形式中以支气管动脉与肺动脉者最多,分流发生的原因是因为肿瘤侵及肺动脉、奇静脉,又与瘤内新生血管相通,分流血管少不影响BAI 疗效,多则影响疗效。  相似文献   
56.
高频心电图(HFECG)是在常规心电图(ECG)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无创性检查新技术,它能检测在ECG上看不到的高频低幅成份。我院自1996-11利用南京新博医疗器械实业有限公司制造的NHE-1000型心电高频信息检测分析仪,重点研究冠心病患者高频心电图的特点,探讨其在冠心病中临床应用价值,现总结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本文病例为我院1996-11~1998-02的住院冠心病患者,共103例,诊断均符合1979年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组织制定的诊断…  相似文献   
57.
正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xpression of long noncoding RNA(lncRNA)HOXA11-AS in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tissues and the relationship of HOXA11-AS level with clinical outcomes.Methods 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was applied to detect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HOXA11-AS in cell lines HET-1A,EC9706,EC109,and in tumor tissue and paired adjacent tissue samples  相似文献   
58.
目的 本文探讨了构建和谐护患关系的对策.方法 从护理、患者和社会三个方面分析了护患关系的现状,提出了构建和谐护患关系的对策.结果 掌握技巧,加强沟通,细化服务,提高质量.结论 良好的护患沟通,可使患者对护士的服务能正确理解,增加对护士的信任感,拉近护患双方的距离,建立起相互尊重、理解、信任、支持、平等和合作的护患关系,为患者克服困难、消除焦虑和满足健康需求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59.
恶性肿瘤患者化疗过程中常出现呕吐不良反应,不仅导致机体水电解质紊乱,还给患者造成沉重的心理压力,部分患者因害怕呕吐而拒绝进行治疗,临床上常使用甲氧氯普胺等药物止吐,虽有一定效果,但未能很好地缓解患者的痛苦。2009年1月~2010年2月,本院  相似文献   
60.
目的:研究环境大气颗粒物及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暴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患者全身性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招募45名居住在北京大学医学部半径5 km范围内的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定组研究方法,于2014年11月至2015年5月对研究对象进行两次临床随访。通过肺功能检查测定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即FEV1%预计值),用于评估COPD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收集患者尿样,分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法测定尿样中的全身性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和8-羟基脱氧鸟苷(8-hydroxyl-2′-deoxyguanosine, 8-OHdG)水平,同时,通过本课题组于校园内自行建立的空气污染监测站点连续收集研究期间该区域的环境大气污染物浓度以获得人群污染物暴露水平。利用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分别通过单污染物模型、双污染物模型和分层分析来研究大气污染物对COPD患者尿样中MDA和8-OHdG水平的影响。结果:滞后2 d(lag2)的超细颗粒物(ultrafine particles, UFP)和PAHs浓度与尿样中MDA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5),UFP和PAHs每升高四分位间距(interquartile range, IQR)浓度,MDA浓度分别升高28%(95%CI: 4%~57%)和36%(95%CI: 4%~77%), 控制黑碳(black carbon, BC)的影响后,UFP和PAHs与MDA的关联强度略有升高。以COPD的严重程度进行分层分析后发现,多数污染物在疾病程度较轻的COPD患者中具有更强的氧化应激效应。在FEV1%预计值≥50%的COPD患者中发现,UFP每升高IQR浓度,尿样中MDA浓度升高98%(95%CI: 38%~186%),BC、UFP和PAHs每升高IQR浓度,尿样中8-OHdG浓度分别升高87%(95%CI: 32%~166%)、69%(95%CI: 24%~130%)和156%(95%CI: 66%~294%)。本研究未观察到细颗粒物(fine particulate matter, PM2.5)与尿样中氧化应激指标的显著关联。结论:大气污染物暴露可加重COPD患者全身性氧化应激水平,其中UFP和PAHs的效应更为显著,并且污染物对于疾病程度较轻的COPD患者氧化应激效应更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