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60篇
神经病学   33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评价颈、胸上中段食管鳞癌同期加量调强放疗合并化疗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28例T1-4N0-1M0期颈、胸上中段食管鳞癌行预防性次全淋巴放疗,PGTV(包括原发肿瘤和转移淋巴结)和町V(包括预防性次全淋巴照射区)予同期加量调强放疗(SIB—IMRT),PTV—GTV处方剂量66Gy/30f,PTV—CTV处方剂量60Gy/30f。放疗期间及放疗前后PF或TP方案化疗4个周期。[结果]28例患者按计划完成了全量放疗,21例患者接受2个周期以上化疗,15例患者接受1-2个周期同步化疗。CR28.6%(8,28),PR50%(14/28)。中位随访8.5个月(2~17个月),5例死亡。局部未控或复发率35.7%(10/28),无一例出现野内淋巴结进展或复发。远处转移率10.7%(3/28).其中1例贲门周围淋巴结转移。7例治疗后体重下降超过5%。无2度以上心脏、肝脏、肾脏毒性;无3度以上急性肺损伤;3-4度食管炎5例,均接受了同期化放疗;3-4度血液学毒性3例;2例食管瘘形成;无治疗相关死亡。[结论]颈、胸上中段食管鳞癌同期加量调强放疗合并化疗是可以耐受的,可降低区域淋巴结复发,野外淋巴结复发少见,但局部复发仍是主要失败形式。  相似文献   
32.
目的:观察乌灵胶囊联合黛力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采用平行对照研究方法,将卒中后抑郁病人随机分为乌灵胶囊组(n=39),给予乌灵胶囊,每次3粒,3次/d;黛力新组(n=37),给予黛力新片,每次10.5mg.2次/d,早上、中午各服1次;联合组(n=38).在黛力新治疗基础上,加服乌灵胶囊。6周为1个疗程,于治疗前,治疗后2、4、6周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估疗效一治疗副反应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n Scale.TESS)评定药物的不良反应,并检测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等。 结果:乌灵胶囊组、黛力新组、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4.1%、64.9%和89.5%,乌灵胶囊组和黛力新组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疗效优于另两组(P〈0.05)。单纯应用乌灵胶囊组未见不良反应,应用黛力新的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9%。 结论:乌灵胶囊联合黛力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疗效优于单药治疗。  相似文献   
33.
目的低分子肝素治疗伴低INR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疗效探讨。方法70例入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低分子肝素+内科综合治疗),对照组36例(内科综合治疗)。入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后进行INR、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同时进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膜一中层厚度(IMT)、颈动脉斑块积分评估。结果两组治疗后均能提高INR,组间相比显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降低IMT和颈动脉斑块积分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伴低INR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疗效优于内科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34.
目的 观察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疗效.方法 101例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及对照组(43例),治疗组予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320 mg(加入0.9%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治疗10 d,对照组予丹参注射液20 ml(加入0.9%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治疗10 d.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全部病例治疗前后均作经颅多普勒(TCD)检查.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1%,治疗组疗效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对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5.
SPECT在常见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SPECT脑血流显像能灵敏反映局部脑血流量的变化,在脑血管疾病中有重要应用价值:能早期诊断脑梗死,指导临床治疗,并评价疗效和估计预后;有利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预防脑卒中;脑出血后存在局部脑血流量降低,且持续时间长,出血后亚急性期和恢复期行SPECT检查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36.
闭锁综合征(Locked-in Syndrome 简 LS)有缄默、面瘫及四肢瘫痪,但意识清楚,仅能用瞬目及眼球运动示意。我们曾收治一例,报告如下:患者,女,62岁,市民。住院号81—7581五天前周身不适,咳嗽,少许白泡沫痰。一天前家人发现四肢运动不灵,仅有小幅度意向性运动,语言不清,有轻度头痛,眩晕。下午3  相似文献   
37.
本文对23例经其它检查诊断不能确诊的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与头颅CT检查作了对照。结果:其它一般检查与CT检查的符合率仅为52.2%。作者认为,对经脑电图、颅脑超声、脑血流图、头颅x线片和脑脊液等检查仍不能确诊尤其不易排除脑瘤时,进行头颅CT检查,大多可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38.
闭锁综合征(LoRed-in syndrome简称Ls)有缄默、面瘫及四肢瘫痪。但意识清楚,仅能用瞬目及眼球垂直运动示意。我们查阅手头文献到目前为止国内已有6例报告。我院曾于1981年收治一例,报告发表于《河北医药》1982年第6期。鉴于Ls极为罕见,国内外对于Ls的发病机制尚处于探时阶段,因此我们结合观察到的Ls的临床表现,从解剖学角度上对Ls的发病机制作一讨论。  相似文献   
39.
本文为住院诊治的急性脑血管病1092例临床资料分析。病例中包括出血性脑血管病481例,缺血性脑血管病611例。前者包括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者包括脑血栓、脑栓塞、TIA。本文着重分析了发病的年龄、性别、职业、季节、症状体征、心电图改变、病死率诸方面。分析了急性意识状态与预后的关系,并强调及时正确诊断与积极治疗降低死亡率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探讨胸段食管鳞癌基于超声内镜检查(EUS)和基于CT勾画的大体肿瘤靶体积(GTVEUS、GTVCT)的差异.方法 2008年3月到2010年2月间连续收治的36例胸段食管鳞癌患者CT模拟定位前行EUS,在EUS确定的食管病变上下界用止血夹标记.治疗体位CT模拟定位,在定位CT片上勾画GTVCT和根据止血夹标记勾画GTVEUs.分别对纵向GTVCT和纵向GTVEUS长度(LCT、LEus)和空间位置差异进行比较.结果 LCT为(7.79±3.15)cm,LEUS为(7.42±2.72)cm,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2,P>0.05),两者Pearson相关系数为0.61(P<0.001).2例CT无法显示病变部位,故对其余34例进行空间位置差异比较:纵向GTVCT与纵向GTVEUS空间位置吻合度(CI)为0.79±0.18,71%(24/34)患者两者空间位置不一致.8例近端不一致,21例远端不一致.未发现与EUS放置止血夹有关的并发症.结论 超声内镜止血夹定位术安全、可靠.在胸段食管鳞癌(尤其是在浅表生长的肿瘤和黏膜下生长的肿瘤)纵向GTV定位中,超声内镜能够为CT提供额外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