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71.
目的探讨比较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与切开复位接骨板内固定在小儿股骨骨折中治疗效果。方法随机将收治的60例小儿股骨骨折患者分为弹性髓内钉组与接骨板内固定组。结果弹性髓内钉组患儿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创口长度、术后愈合时间等手术及预后情况均明显优于接骨板内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手术创口小、骨折愈合快的优点,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2.
目的 总结分析中上胸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11例中上胸椎骨折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研究.新鲜骨折11例.6例多发创伤或多发骨折.根据AO骨折分类:B型7例,C型4例.手术方法为后路减压植骨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结果 9例获得随访,时间13~33个月,平均15个月,其中4例术前Frankel A级无1例改善,非A级者4例有一级改善,1例无变化,无内固定失败.结论 中上胸腰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特点为损伤外力强大,脊柱、脊髓损伤严重,多发伤合并率高.对不稳定骨折即使是合并完全性脊髓损伤者,应尽量考虑早期手术减压并稳定脊柱,以利患者的早期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73.
目的评价关节镜下自体软骨细胞移植治疗退行性膝关节软骨损伤2年的效果。方法对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关节镜下自体软骨细胞移植治疗的54例退行性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进行2年随访结果分析:记录所有患者手术显性失血量、住院时间,观察治疗有效率;比较术前及术后3、6、12、24月的膝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HSS膝关节功能评分、Tegner运动功能评分及膝关节活动度;比较手术前后的MRI检查结果。根据治疗效果,将患者分为有效组(显效+有效)和无效组(无效),分析影响手术效果的因素。结果手术后48 h显性失血量为92.3±11.8 mL,住院时间为8.3±2.5 d。术后总有效率为79.63%。术后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降低,HSS评分、Tegner评分增加(P<0 01=" 3=" 6=" mri=" 6=" 19=" 12=" 6=" 24=" 2=" 43=" 11=" logistic=">70岁、病程>1年、软骨损伤Ⅲ~Ⅳ级、术后关节过度负重、术后关节活动过早或过少是影响手术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关节镜下自体软骨细胞移植治疗退行性膝关节软骨损伤效果较高,在术后应遵循康复训练计划进行康复训练,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4.
CT引导下穿刺活检在诊断脊柱病变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穿刺活检术在脊柱疾患诊疗中的作用。方法:36例脊柱病变患者,包括颈椎3例,胸椎10例,腰椎20例,骶椎3例,采用CT监测下经皮穿刺活检的方法获得病理诊断。结果:36例中,33例获得明确病理诊断,活检阳性率为91.6%,无并发症发生。结论:CT引导下穿刺活检是脊柱病变术前明确诊断的有效方法,其安全、准确率高、费用低,对制定脊柱病变的综合治疗方案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p53凋亡刺激蛋白2(ASPP2)对骨肉瘤细胞转移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Q-PCR检测骨肉瘤组织和细胞中ASPP2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骨肉瘤细胞中ASPP2蛋白表达;transwell检测细胞转移能力;co-IP实验检测β-catenin和E-cadherin相互作用水平;免疫荧光检测β-catenin在细胞核中表达水平。结果8例手术标本Q-PCR检测发现,骨肉瘤组织中ASPP2 mRNA的表达较癌旁组织明显降低;4株骨肉瘤细胞系中(OS187、SAOS2、HOS和MG63)ASPP2 mRNA和蛋白的表达较正常成骨细胞明显减少。过表达ASPP2蛋白的SAOS2其转移能力明显减弱,同时β-catenin和E-cadherin相互作用水平增加,而β-catenin核转位减少。结论ASPP2可以减少骨肉瘤细胞SAOS2的转移,其机制可能的通过稳定β-catenin-E-cadherin复合体,抑制β-catenin核转位。  相似文献   
76.
目的 探讨乳腺癌转移抑制蛋白1(BRMS1)在骨肉瘤转移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免疫组化检测骨肉瘤组织中BRMS1蛋白表达;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法检测8例骨肉瘤组织和8个骨肉瘤细胞系BRMS1 mRNA表达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正常成骨细胞系(HOSB)及人骨肉瘤细胞系(OS187、COL、LM7、SJSA、MG63、HOS、SAOS-2、CCH-D)和BRMS1蛋白和AKT1蛋白磷酸化的水平;侵袭小室(Transwell)法检测过表达BRMS1的HOS细胞转移能力的变化。结果 骨肉瘤组织中BRMS1蛋白表达较癌旁正常骨组织明显减少。骨肉瘤细胞OS187、COL、LM7、SJSA、MG63、HOS、SAOS-2和CCH-D BRMS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较正常成骨细胞HOSB明显降低,而AKT1蛋白磷酸化水平明显升高。HOS细胞过表达BRMS1后,HOS细胞转移能力和AKT1蛋白磷酸化水平明显降低。运用AKT1蛋白磷酸化抑制剂LY294002明显抑制HOS细胞转移能力。结论 BRMS1可以抑制骨肉瘤细胞HOS细胞转移,其机制可能与抑制AKT1蛋白磷酸化有关。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经后路椎体次全切除三柱重建技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以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0年8月~2012年8月收治的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均经后路行椎体次全切除椎管减压、三柱重建治疗。结果 3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201min;平均术中出血量1100mL;神经功能恢复情况:A级8例神经功能均未恢复;B级8例恢复至C级;C级9例,5例恢复至E级,4例恢复至D级;D级5例恢复至E级;手术后和末次随访时椎体高度、椎管容积均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后路椎体次全切除三柱重建技术具有创伤小、前中后柱即刻稳定等特点,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安全、有效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78.
目的分析颈椎带锁钢板治疗颈椎骨折脱位并发症产生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用颈椎带锁钢板治疗颈椎骨折脱位23例,男13例,女10例。结果23例患者有5例并发症,其中喉返神经损伤、声嘶1例,钢板螺钉松动2例,食道瘘1例,伤口感染1例,经抗炎再次手术痊愈。结论严格掌握带锁钢板固定的适应证和熟练手术操作是预防其并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9.
目的 关节镜下采取双排缝合桥无结与有结修复术治疗老年肩袖损伤的效果对比分析。方法 前瞻性入选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2016年1月至2019年2月期间收治的69例老年肩袖损伤病患者,随机分配为有结组(关节镜下行双排缝合桥有结修复技术)35例与无结组(关节镜下行双排缝合桥无结修复技术)34例,比较两组不同程度损伤患者术后3、6月的关节功能及再撕裂发生率。 结果 基线资料及术前UCLA、ASES、Constant-Murley评分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无结组及有结组 UCLA、ASES、Constant-Murley评分均较术前好转(P<0.001)。在整体人群以及轻-中度撕裂亚组中,术后无结组和有结组之间UCLA、ASES、Constant-Murley无显著差异(P>0.05)。重-巨大撕裂亚组中,无结组的UCLA、ASES、Constant-Murley显著优于有结组(P <0.05),两组术后肩关节前屈与外旋活动度差异不显著(P>0.05)。有结组再撕裂发生率倾向于高于无结组(17.1% vs 2.9%,P=0.051)。 结论 老年肩袖损伤采取双排缝合桥有结及无结修复术均有效可行,对于重-巨大撕裂的患者,无结技术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80.
目的本研究中作者探讨经11肋胸膜外腹膜后入路在胸腰段中应用,研究患者早期和晚期并发症。方法从2003年至2005年15例患者行经11肋胸膜外腹膜后入路,病变位于胸11至腰1,平均随访37.5个月。男性10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47.5岁(23~54岁),其中骨折11例,肿瘤2例,感染2例。结果没有1例神经功能加重。没有一例发生肺部并发症,只有1例术后需停留胸管。结论经11肋胸膜外腹膜后入路可成功治疗胸腰段各种病变,作者认为以前的此入路只提供有限的显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