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9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40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23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目的:通过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证候分布及肺与大肠证候关联特征的临床调查,为阐释该病病机特点,制定有效的临床救治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的方法,收集204例ALI/ARDS患者四诊信息,按照证候要素提取的思路判断各脏腑证候类型,采用频数分布和相关分析方法分析研究数据。结果:ALI/ARDS证候分布表现出了多脏腑累及的特征;脏腑证候中肺、肠证候具有明显相关性,具体表现为肺气虚与肠热腑实显著相关,痰热壅盛证与肠热腑实、肠燥津亏显著相关。结论:阐明ALI/ARDS脏腑证候分布及肺肠相关特征,进一步加深对ALI/ARDS证候表现及肺与大肠相关性的认识,为临床治疗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02.
肺脑作为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脏器),在生理上,通过气血经脉紧密相连,相互协调,共同完成人体的各种生理机能;在病理上,尤其在感染性疾病中肺脑常相互影响,是导致疾病病死率增高、预后较差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重视肺脑的相互联系,对于肺脑相关疾病的诊治显得尤为重要,也为肺脑相关理论的构建奠定了基础。该文旨在阐述感染性疾病中肺脑相关的生理、病理联系,探讨运用肺脑相关理论指导肺脑相关疾病的治则治法,为肺脑相关疾病的临床诊疗及研究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及思路。  相似文献   
103.
104.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合并动一静脉瘘的血管造影表现及介入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原发性肝癌伴有肝动-静脉瘘患者的临床资料。85例中肝动脉-门静脉瘘79例,其中9例伴有肝动脉-肝静脉瘘,单纯肝动脉-肝静脉瘘6例。所有患者均给予肝动脉内化疗栓塞术(TACE)和肝动脉内化疗灌注(TAI)治疗。78例根据动-静脉瘘特点,采用弹簧圈、明胶海绵颗粒或PVA颗粒封堵瘘口并行碘油栓塞。7例因瘘口大,同时有门静脉主干瘘,未能封堵,仅行化疗灌注。结果59例一次封堵成功,19例肝内有大小不等的多发瘘口,反复栓塞,仍有少量瘘口不能完全封堵。在后续介入治疗中发现,瘘口封堵成功者,26例瘘口重新开通或有新的瘘口出现,再次封堵瘘口后成功。一月后CT复查,56例肿瘤明显缩小,乙碘油沉积良好,占全部病例的66%。13例肿瘤缩小不明显,乙碘油沉积较少,占15%。16例肿瘤增大,占19%,总有效率81%。65例甲胎蛋白(AFP)阳性的患者中59例术后AFP值下降。结论原发性肝癌合并动-静脉瘘使介入治疗的难度增加,术中有效的封堵瘘口可为肝癌的进一步治疗创造机会,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通腑泻肺中药对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窒迫综合征(ALI/ARDS)大鼠肠屏障的保护作用。[方法] 27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中药组,每组9只。模型组与中药组尾静脉注射内毒素8 mg/kg,空白组大鼠静脉注射生理盐水。中药组在造模完成后给予通腑泻肺中药灌胃,每次0.01mL/g,每日1次,共7日,空白组与模型组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通过病理切片观察各组大鼠肠组织损伤情况,ELISA法检测大鼠血血浆D-乳酸及DAO水平,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方法检测肺组织核转录因子-κB(NF-κB)P65及TLR4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肠组织镜下可见严重的病理损伤,中药组大鼠肠组织病理损伤减轻。模型组大鼠血浆D-乳酸、DAO明显升高,中药组血浆D-乳酸和DAO降低。模型组大鼠肠组织NF-κB P65和TLR4蛋白表达升高,中药组NF-κB P65和TLR4蛋白表达显著降低。[结论]通腑泻肺中药对ALI/ARDS病理过程中释放的大量炎性细胞因子有抑制作用,改善ALI/ARDS时肠黏膜的缺血缺氧状态,增加肠黏膜血流灌注,减轻肠黏膜细胞损害,降低肠黏膜通透性,对肠黏膜屏障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扶正解毒方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TCMSP、UniPort数据库筛选扶正解毒方的药物活性成分及相对应的靶点蛋白;应用GeneCards、OMIM和Disgent数据库中检索出CAP相关靶基因。应用Metascape数据库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通过CB-Dock对网络中度值较高的药物成分与核心作用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 筛选得到扶正解毒方治疗CAP重要活性成分215个,核心靶点113个,确定扶正解毒方治疗CAP的主要通路,分子对接中活性成分与靶点具有较为稳定的结合活性。结论 扶正解毒方具有多因素协同调控的作用特点,这为进一步阐明扶正解毒方治疗CAP的作用机制提供了科学思路与依据。  相似文献   
107.
本文从临床试验的风险管理及风险管理中各方的责任两方面,论述了国际较成熟的临床试验风险管理模式,为提高国内临床试验管理水平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SARS中医证候学表现,并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方法:中医证候学研究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调查工具为SARS中医证候学调查问卷,在疾病早、中、后三期进行现场调查;中西医结合治疗评价以观察西药组和中西医结合组同期对照进行.结果:SARS中医证候表现分为三期五证,三期为发热期(1~7天)、喘憋期(5~14天)和恢复期(14~21天以后);五证之中邪袭肺卫证多见于发热期,疫毒壅肺、肺闭喘憋多见于喘憋期,气阴两虚、痰瘀阻络多见于恢复期.疗效观察表明:中西医结合组和西医组均可提高血氧饱和度,两组未见明显差异,其中中西医结合组对恢复正常后的血氧饱和度波动范围有明显的趋稳作用;病死率方面,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为20%(5/20),西医组为30%(6/20),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有降低SARS病死率的趋势.结论:本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在SARS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9.
刘恩顺  孙增涛 《西部医学》2007,19(2):187-189
目的评价麻芩咳喘合剂治疗哮喘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观察麻芩咳喘合剂对80例哮喘患者的临床症状、肺功能、气道反应性及血清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并与40例采用西药治疗的患者进行对照、分析。结果麻芩咳喘合剂可显著改善哮喘患者症状,改善其肺功能,降低气道反应性,降低哮喘患者血清ET、NO水平。结论麻芩咳喘合剂通过对哮喘始动环节的抑制,拮抗哮喘炎性介质的释放,达到控制气道慢性炎症,减少哮喘发作,减轻发作程度的目的。麻芩咳喘合剂具有明确的拮抗气道慢性炎症和治疗哮喘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麻芩咳喘合剂对哮喘治疗效果及炎性物质的影响。[方法]观察麻芩咳喘合剂对哮喘患者临床症状、肺功能、气道反应性及血清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结果]麻芩咳喘合剂可显著改善哮喘患者症状,改善肺功能,降低气道反应性,降低哮喘患者血清ET、NO水平。[结论]麻芩咳喘合剂通过对哮喘始动环节的抑制,拮抗哮喘炎性介质的释放,达到控制气道慢性炎症,减少哮喘发作,减轻发作程度的目的。麻芩咳喘合剂具有明确的拮抗气道慢性炎症和治疗哮喘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