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探讨气囊导尿管致尿道损伤的原因、预防措施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气囊导尿管不当使用导致医源性尿道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 导致尿道损伤原因分别为导尿管气囊注水量及导尿管型号掌握不佳、不熟悉男性解剖、操作和护理等。尿道损伤多为尿道部分裂伤和粘膜损伤。重新留置导尿管,会阴部持续加压包扎并给予抗炎、止血、通便等方法治疗,全部保守治疗治愈,拔尿管后排尿正常, 未留下后遗症。结论 气囊导尿管使用不当造成的尿道损伤偶有发生,可以保守治疗。合适的导尿管型号及气囊注水量、规范的操作和精心的护理可以预防和减少尿道损伤。 相似文献
12.
13.
细胞周期素和野生型p53是主要的细胞周期调节 因子,而且可能和肿瘤的发生有关。新近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细胞周期素在控制细胞增殖方面起核心作用,它是通过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构成一种复合物(CDKs)而激活。细胞周期素E是调控细胞G_1→S期转变的关键因素。由于在多种肿瘤中的不适当表达,细胞周期素E现在已明确为原癌基因。野生型p53通过激活细胞周期特定的基因,反向调节细胞周期,阻止转录并诱导细胞凋亡。作者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回顾性研究了116例胃癌组织中细胞周期素E和p53的表达以及二者在胃癌预后中的价值,而细胞周期素E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的预后价值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丙泊酚辅助下腹腔镜精索静脉结扎术硬膜外麻醉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采用硬膜外麻醉方法,结合丙泊酚静脉辅助麻醉,行腹腔镜精索静脉结扎术42例,观察术前、气腹后20min、放气后20min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HR、SpO2变化情况.结果 全部患者手术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时间15-32min,平均(21.24±6.85)min,气腹后20min SBP、HR、DBP较术前有明显升高,SpO2低于术前(P<0.05),放气后20min各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丙泊酚辅助下腹腔镜精索静脉结扎术硬膜外麻醉简便可行,术中患者安静平稳,手术效果好,是经济有效的麻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PTEN基因mRNA异常表达及其启动子甲基化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关系。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48例和正常对照15例PTEN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和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法检测启动子的甲基化。结果:PTEN基因mRNA在膀胱癌患者的表达在48例中有27例,而正常对照全部有表达;正常对照全部未检测到PTEN基因启动子甲基化,而膀胱癌患者启动子甲基化有23例。结论:PTEN基因mRNA表达缺失可能与启动子甲基化有关,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抑郁情绪与应对方式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抑郁情绪的发生情况,探讨抑郁情绪与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以医学应对问卷、抑郁自评量表为主要工具分别对116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抑郁发生率为46.49%,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者的应对方式屈服分高于初中以下文化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自费治疗者的抑郁分值高于享受医疗保险者,且多采用回避的应对方式(P〈0.01)。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应对方式回避和屈服分值与抑郁情绪之间显著相关(r值分别为0.381、0.512,P〈0.01)。结论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抑郁的发生率高,且抑郁情绪与其文化程度、就医经济状况和应对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CYP3A基因多态性对肾移植受者他可莫司代谢的影响。方法50例肾移植受者采用FK506+霉酚酸酯+强的松三联免疫抑制方案,FK506起始剂量0.15mg/(kg·d),1w后根据目标血药浓度调整。CYP3A5基因多态性检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50例肾移植受者分为*1/*1型(12例)、*1/*3型(16例)、*3/*3型(22例)共3组。比较6个月内FK506的血药浓度/剂量比。结果 肾移植术后7天、1月、3月、6月*3/*3型患者FK506的血药浓度/剂量比显著高于*1/*1型和*1/*3型(P〈0.05)。结论由于CYP3A5基因多态性影响,*1/*1型组的患者早期难以达到有效FK506目标血药浓度,应该提高该组患者的起始用药剂量,根据CYP3A5基因多态性作为FK506个体化用药的依据,可以减少早期急性排斥反应,提高肾移植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8.
膀胱癌HPSE基因启动子区低甲基化与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乙酰肝素酶(HPSE)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膀胱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运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法检测27例膀胱癌标本及15例正常膀胱组织中HPSE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并分析HPSE基因甲基化状态与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59.26%(16/27)膀胱癌组织HPSE基因启动子区发生低甲基化改变,另外2例甚至为完全去甲基化改变;而仅有3例(20.00%)正常膀胱组织HPSE基因启动子区发生低甲基化,Х^2=5.999,P=0.014。在17例伴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发生HPSE基因低甲基化改变15例(88.23%),而在10例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发生HPSE基因低甲基化改变1例(10.00%)。HPSE低甲基化阳性率随淋巴转移而增高,Х^2=12.887,P=0.004。不同性别、年龄、瘤体大小、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与HPSE基因低甲基化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HPSE基因启动子区低甲基化为频发事件,提示与膀胱癌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可作为膀胱癌判断预后的生物学标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药物"鸡尾酒"治疗小脑共济失调的效果。方法用不同药物组成的"鸡尾酒"治疗2例小脑共济失调,记录治疗前后的共济失调量表评分的变化,追踪3个月至2年的结局,并复习国内外文献。结果 2例患者于治疗后1周症状开始改善,3个月时例1的共济失调量表评分明显降低,例2评分为0,完全恢复;例1于3个月后停止治疗,症状持续恶化,2年后卧床生活。国外文献报道的1例治疗也有效。结论少量经验提示药物"鸡尾酒"方法治疗小脑共济失调有效,肯定效果需要随机对照试验评价。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综合疗法治疗氯胺酮相关性膀胱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2月至2012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和珠海市妇幼保健院收治13例氯胺酮相关性膀胱损害病例,男8例,女5例:2例可见肉眼血尿,9例镜下血尿;合并不同程度蛋白尿13例;其中1例患者孕2周;病程4~20个月;13例患者分别有9个月至6年的氯胺酮接触史,其中6例频繁混用氯胺酮、摇头丸7例间断、较长期地吸食氯胺酮。给予戒断毒品、心圳干预、口服d或M-受体阻滞药和膀胱功能训练等综合治疗。根据O’Leary—Sant间质性膀胱炎症状评分(ICSI)、问题评分(ICPI)和最大测压膀胱容量评估疗效。结果13例患者经综合治疗20d后,尿频、尿急症状逐渐改善,随着治疗期延长,症状改善越明显。治疗第20天,患者肝肾功能恢复、尿常规正常、病原微生物培养复查阴性;5例肾积水患者2例消失,2例减轻,1例变化不明显。治疗后,最大测压膀胱容量明显增加[(194±39)ml比(98±90)m1],ICSI、ICPI明显下降[(3.6±1.5)分比(13.9±3.1)分,(2.5±1.9)分比(8.9±2.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接尿间隔时间(85±26)min,夜尿0~3次,最大尿流量(14.2±5.3)m/s。控制排尿期间,3例出现明显耻骨上区疼痛,注射回苯三酚后缓解。随访6~18个月,平均(12±3)个月,12例症状缓解明显或消失;1例复吸食者症状复发。结论及时戒毒、心理十预和膀胱功能训练等综合疗法是治疗氯胺酮相关性膀胱损害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