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35篇 |
免费 | 57篇 |
国内免费 | 51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篇 |
儿科学 | 3篇 |
妇产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70篇 |
口腔科学 | 8篇 |
临床医学 | 103篇 |
内科学 | 132篇 |
皮肤病学 | 7篇 |
神经病学 | 12篇 |
特种医学 | 50篇 |
外科学 | 151篇 |
综合类 | 273篇 |
预防医学 | 65篇 |
眼科学 | 3篇 |
药学 | 72篇 |
2篇 | |
中国医学 | 61篇 |
肿瘤学 | 2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31篇 |
2022年 | 23篇 |
2021年 | 44篇 |
2020年 | 28篇 |
2019年 | 24篇 |
2018年 | 31篇 |
2017年 | 27篇 |
2016年 | 27篇 |
2015年 | 16篇 |
2014年 | 48篇 |
2013年 | 39篇 |
2012年 | 54篇 |
2011年 | 75篇 |
2010年 | 67篇 |
2009年 | 36篇 |
2008年 | 46篇 |
2007年 | 59篇 |
2006年 | 57篇 |
2005年 | 55篇 |
2004年 | 22篇 |
2003年 | 48篇 |
2002年 | 30篇 |
2001年 | 20篇 |
2000年 | 23篇 |
1999年 | 19篇 |
1998年 | 16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13篇 |
1995年 | 8篇 |
1994年 | 13篇 |
1993年 | 12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1篇 |
1960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01.
目的调查中国北方地区高血压人群中异常的左室几何模式的患病率及它们各自的危险因素。方法我们采取以社区为基础的横断面研究,使用多级抽样的方法,对2811名高血压患者进行了调查,男性1558例,女性1253例。每个调查对象均接受超声心动图及体格检查。结果异常的左室几何模式的患病率为:向心性重构37.0%,向心性肥厚15.7%,离心性肥厚10.4%。左室几何模式异常的危险因素为:年龄、性别、收缩压、体重指数、高血压患病时间及高血压药物史。结论在中国北方高血压人群中,超声诊断左室几何模式异常的患病率很高。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VEGFR-2)基因启动子区多态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以及脑卒中复发风险的关系.方法:对1849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前瞻性随访4.5年(中位数,范围0.1~6.0年),Cox生存回归模型分析基因多态与脑卒中复发风险的关联性.并在一个横断面队列研究中随机人选1123名无心脑血管病史的参加者,检测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观察基因多态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结果:长期随访过程中,355例患者发生脑卒中复发事件.携带-604TC和CC基因型的脑卒中患者4.5年累积复发率为17.1%(159/929,复发/总例数),而-604TT基因型携带者的累积复发率为21.3%(196/920,复发/总例数).Cox生存回归模型校正了年龄、性别和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后,-604TC和CC基因型与降低的脑卒中复发风险相关,风险比0.71(95%可信区间,0.58~0.89;P=0.002);这种保护作用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塞患者更为显著,降低复发风险达3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604C等位基因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呈显著负相关(标化回归系数β=0.125;P<0.001).结论:VEGFR-2基因启动子多态-604TC和CC基因型携带者与-604TT基因型相比,脑卒中复发风险相对较低,尤其在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塞患者中作用更显著.其机制可能与影响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有关. 相似文献
103.
目的观察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心脏型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基因(MYBPC3)缺失突变及其表型的特点。方法在100例HCM患者中对MYBPC3的所有外显子及其侧翼内含子序列进行基因扫描,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目的片段,双脱氧末段终止法测序。对突变患者进行家系调查,分析其表型特点。结果在两例先证者中分别发现两个缺失突变14262_14264delAAG和14364delG,均位于外显子25。表型分析发现两例先证者均有劳力性胸闷、胸痛和晕厥史,超声心动图表现为不对称性肥厚(室间隔/左室后壁分别为2.5、3.2),但SAM征阴性,发病年龄分别为38岁和29岁。结论缺失突变是MYBPC3基因突变的常见形式,14262_14264delAAG或14364delG突变导致的HCM表现为不对称性心肌肥厚,患者容易出现晕厥等症状,应该警惕心源性猝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4.
目的对多中心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发真菌感染患者进行真菌感染病原学检验分析。方法 65例并发真菌感染的SAP患者中分离出的真菌进行平均感染时间、感染部位、菌群种类分布、药物的耐药性性等分析。结果共分离125株真菌菌株,其中合并2株真菌感染42例,合并3株真菌感染9例。热带假丝酵母菌数量最多,共79株(63.2%),其他依次为白色假丝酵母菌、光滑假丝酵母菌、克柔假丝酵母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及其他菌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真菌感染株数最多的部位为呼吸系统42株(33.6%),其他依次为消化系统、腹腔、胸腔、血液系统、泌尿系统及中枢神经系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抗菌药物总的耐药性最高的为伏立康唑(55.1%),其他依次为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氟康唑和伊曲康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明确真菌感染菌群、分布部位及对抗真菌药物耐药性有重要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5.
目前,骨质疏松症(OP)的防治主要集中于抑制骨吸收,但其局限性已显现。近年文献报道,血管生成与OP关系密切,而且发现血管生成与骨代谢间存在特定的"耦合"关系。血管生成,尤其是H型血管,可能通过影响骨形成、骨吸收及骨重塑进程的方式,在OP发生、发展及防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本文重点梳理血管生成与骨代谢和OP之间的... 相似文献
106.
目的:评价第3代双源CT双能量扫描模式行“一站式”冠状动脉血管成像+心肌血池成像诊断心肌缺血的准确性,并分析图像质量及准确性的影响因素,探讨双能量心肌血池成像诊断心肌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前瞻性入选2016年11月~2017年7月疑诊为冠心病的连续性患者328例,其中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PET/CT)、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CT)20例,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 CAG )30例。采用第3代双源CT行双能量“一站式”冠状动脉血管成像+心肌血池成像检查,以PET/CT、SPECT/CT、冠状动脉造影为金标准,评价双能量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和心肌缺血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测量罪犯血管相关心肌血池内碘浓度,评价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与心肌血池内碘浓度的相关性。结果: 50例患者,其中男37 例,女13例,年龄41~75(59.6±7.4)岁。共评估340个心肌节段,其中有灌注缺损节段91个,正常灌注节段249个;共评估413个血管节段,有狭窄节段137个,正常节段276个。基于心肌节段分析双能量心肌血池成像诊断心肌缺血的敏感性89.7%(78/87)、特异性94.9%(240/253)、阳性预测值85.7%(78/91)、阴性预测值96.4%(240/249)、准确性93.5%(318/340);基于血管节段分析双能量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性95.0%(133/140)、特异性98.5%(269/273)、阳性预测值97.1%(133/137)、阴性预测值97.5%(269/276)、准确性97.3%(402/413)。冠状动脉狭窄程度<75%(轻中度)时罪犯血管相关心肌血池碘浓度为0.89±0.38mg/ml,当冠状动脉狭窄≥75%(重度或闭塞)时罪犯血管相关心肌血池碘浓度为0.37±0.14mg/ml。患者接受单位辐射剂量为9.58±2.5mSv。结论:双能量CT静息态心肌血池成像诊断心肌缺血的敏感性89.7%,特异性94.9%,准确性93.5%,其图像质量及准确性受心室内碘剂的线束硬化、断层伪影、CT时间分辨率及心脏周围结构等因素影响;重度狭窄(或闭塞)时罪犯血管相关心肌内的碘浓度降低,轻中度狭窄时心肌血池内的碘浓度未见明显降低;该方法为临床提供了一种“一站式”评价心肌缺血和冠状动脉狭窄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基因多态与血浆VEGF浓度以及脑卒中患病风险的关系。方法:采用PCR和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的方法,对1849例脑卒中患者和1798例对照者检测了VEGF基因启动子多态-460T/C、-116G/A和 405G/C的频率分布。Logistic回归模型校正传统危险因素后分析多态与脑卒中的独立相关性。ELISA法检测血浆VGEF浓度。结果:脑卒中组血浆VEG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91±61.9)ng/L、(225±56.3)ng/L;P<0.01];VEGF基因多态-460T/C,-116G/A和 405G/C与血浆VEGF浓度不相关(相关系数分别是:r=-0.119,P>0.05;r=0.173,P>0.05;r=0.144,P>0.05)。未发现VEGF基因多态与脑卒中的患病风险具有相关性。结论:脑卒中组血浆VEGF水平升高支持VEGF在脑卒中发病过程中的作用,但VEGF基因5'-调控区多态与脑卒中的易感性不相关。 相似文献
108.
有文献报道 ,糖尿病患者 80 %死于心血管病 ,其中 75%死于冠状动脉疾病 [1]。作者对 15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析 ,探讨冠心病并发糖尿病者的血管病变特点。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2 0 0 0~ 2 0 0 2年在我科住院疑诊为冠心病(CHD)患者 60 (男 3 6,女 2 4)例 ,年龄 3 2~ 74(56± 10 )岁。CHD并发糖尿病者 15例 ,无糖尿病史的 CHD患者 45例 ,从中随机抽取 15例作为对照组 ,两组进行对照比较。 临床特点 : CHD并发糖尿病组 15(男 9,女 6)例 ,年龄50~ 69(63± 7)岁 ,糖尿病病史 5~ 2 0年 ,其中临床诊断急性心梗者 4例 … 相似文献
109.
α-Adducin基因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旨在探讨αt-adducin基因G460W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I/D多态性在国人中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23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组),对每一高血压患者按性别、年龄(±3岁)相同1:1匹配对照(对照组).高血压组与对照组均进行基因分型,并通过心脑血管病标准问卷调查、血生化指标测定收集脑出血传统危险因素的信息.结果:α-adducin基因460W等位基因频率在高血压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基因型McNemar's检验P=0.006).多因素Logistic回归调整高血压传统危险因素后,α-adducin基因460W等位基因携带者与非460W等位基因携带者相比,比值比(OR)为1.55(95%CI,1.18~2.05).而高血压组和对照组ACE基因I/D多态性频率分布无差异(基因型McNemar's检验P=0.685).结论:α-adducin基因G460W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显著相关,这种相关关系在调整了高血压其他危险因素后依然存在.关联关系的发现提示有必要对其与高血压的关系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索,以期在高血压的治疗和预防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Ⅰ型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MMP-1)基因3'非翻译区C7936T多态性位点与中国人脑卒中的关系.方法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检测脑卒中组1636例和非脑卒中对照组1421例MMP-1基因C7936T多态的分布.结果脑卒中组和对照组MMP-1基因C7936T多态性基因型频数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血栓性脑梗塞组具有TT基因型个体的频数(62.0%)高于对照组(5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也高于对照组(P<0.05).腔梗组和脑出血组分别与对照组间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MP-1基因C7936T多态性对血栓性脑梗塞的OR值为1.31(b=0.268,P=0.01,OR=1.31,95%CI1.065 1.605).结论 MMP-1基因C7936T多态可能是影响中国人群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塞的遗传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