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10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17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1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1.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早期超声和临床诊断价值。方法①在240例临床表现为慢性盆腔疼痛、月经失调等症状的育龄妇女中进行超声筛查及回顾性分析。②对无显著疼痛而以其他症状,如超声图像有EM趋势并具有家族史或某些高危诱因者进行初步追踪和分析。③对以上数据中部分轻症者进行早期中医药干预。结果①超声诊断是一种价廉、无痛苦、无风险、重复性好、易于动态观察的医学影像学检查手段,应将其列为妇科常规体检及必要的辅助检查。②3cm以下内异囊肿用中医"活血通腑"法治疗1~3个月有可能缩小或消失。结论发现及确诊EM的时间早迟对患者的婚姻和生命质量尤其重要,而这些都将取决于超声与临床的密切、良好的配合。  相似文献   
12.
13.
论脏腑辨证“虚实寒热生死逆顺”八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4.
实践业已充分证明:“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欲使继承、整理、发掘、提高之工作代不乏人,则非加强医古文教学无以胜其任。然而,就学科地位而言,有主张和反对将医古文划入普通课者,就其教材而言,有主张和反对文医兼顾者,亦有主张和反对文选加语法者。此就医古文学科及教材展开之争鸣,意义甚为深远。古今中外,任何一门学科地位的确立,任何一门教材的规范化,无一不经过志同道合者反复切磋、同心奋斗而后方有其成。然则,  相似文献   
15.
分析中医内病外治研究开发之现状及用药特色,提出了内病外治的葳原理是“刺激感应”;内病外 要领是以“表里寒热虚实逆顺”为纲,因人制宜,因地制宜,因制宜,因给药途径制宜;临床运用时应做到辨证准确,给药方式选择准确,精于施术。精于制剂。  相似文献   
16.
历史和现实已经告诉人们:任何经验都取自于正反两个方面,即成功的经验及失败的教训。狄慈根·《论逻辑书简》曾深刻地指出:“前人的错误给我们的教益不亚于他们的积极的成就给我们的数益。”因此,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是同等重要的,同样宝贵的。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予以考察,中医的临床经验当然也包括着正反两个方面。医圣张仲景不仅在《伤寒杂病论·自序》中述及“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  相似文献   
17.
18.
老年痴呆症是气、血、痰、瘀、火等邪毒在体内阻滞,上犯清窍,导致气血亏虚、阴阳失调,髓海得不到濡养等引发的。治疗时应该以补脾胃为主,但是补时切忌油腻,以免产生痰浊。中医治疗时按照老年痴呆的实证、虚证进行辨证治疗,针灸治疗有体针和穴位注射两种。  相似文献   
19.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这句话堪称关于中医药学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定位,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双重角度解决了对中医药学"怎么看"的问题。李克强总理强调要用"中国式办法"解决医改这一世界性难题,刘延东副总理界定"中医药是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  相似文献   
20.
国医大师孙光荣论中医药学五大特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医大师孙光荣教授是我国著名的中医临床家和中医药文献学家.孙教授认为中医药学的特色体现在五大方面,即个性化的辨证论治、调治求衡的防治原则、人性化的治疗方法 、多样化的干预手段以及天然化的用药取向.本文通过整理和阐发孙教授的理论观点,以期进一步把握中医学本质与内涵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