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21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正> 血清铁能以反映铁代谢的动态平衡,在很多生理及病理情况下发生变变化,并有一种不受饮食、性别、温度、季节影响的昼夜周期性变化,有重要的生理及临床意义。为此,作者曾做了研究测定。鉴于这方面的研究报告不多,近来又有些单位拟进行类似研究,兹简介于后,供同道参考。1、研究对象:45名正常上海大学生,男性30人,女性15人,年龄在18—30岁之间,身  相似文献   
122.
目的观察肾移植受者移植前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变化,评估其与移植物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横断面回顾性研究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间在解放军第309医院全军器官移植研究所接受首次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且肾功能恢复稳定33例受者为移植组,经临床检查确诊为慢性肾衰竭(CRF)的患者65例为CRF组,30名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Hcy、血清肌酐(Scr)和血尿素氮(BUN)水平。连续监测移植组在肾移植术前及术后3、7、14、21 d的血清Hcy和Scr水平,比较肾移植前后血清Hcy水平的变化与肾功能之间的关系。结果 CRF组患者的血清Hcy水平为(25±10)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4)μmol/L和移植组稳定期的(15±9)μmol/L,移植组的血清Hcy水平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CRF组、移植组和对照组的Scr水平分别为(708±302)μmol/L、(98±23)μmol/L、(72±18)μmol/L,CRF组的Scr水平明显高于移植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CRF组、移植组和对照组的BUN水平分别为(18.1±5.9)mmol/L、(10.9±5.3)mmol/L、(4.9±1.3)mmol/L,CRF组的BUN水平明显高于移植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移植组BUN水平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移植组患者肾移植术后随着肾功能好转,Scr和血清Hcy水平逐渐降低,其中术后14 d血清Hcy水平降至最低(15±5)μmol/L,与术前的(25±10)μmol/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 d内,移植组肾移植受者的血清Hcy水平与Scr水平呈正相关(r=0.761,P0.05)。结论肾移植受者的血清Hcy水平与移植肾功能相关,联合检测血清Hcy与肾功能指标对预防高Hcy血症和早期评估移植物功能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3.
目的 研究肾移植受者血他克莫司(Tac)浓度对外周血自然杀伤(NK)细胞及其受体的影响.方法 将2007年12月至2009年7月间的60例受者纳入研究,术后受者均采用以Tac为基础的免疫抑制方案.根据术后6个月监测到的血Tac浓度将受者分为低浓度组和高浓度组[各为30例,术后6个月时血Tac浓度分别为(6.84±1.72)和(11.88±2.59)μg/L],另以2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术前和术后6个月,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NK细胞及其抑制性受体(CD85j和CD158d)和活化性受体( CD94、NKG2D)的表达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免疫耐受分子分泌型HLA-G5( sH LA-G5)的表达水平.结果 术前低浓度组和高浓度组受者外周血NK细胞绝对值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术后6个月时低浓度组和高浓度组NK细胞比例及绝对值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0.05),低浓度组NK细胞绝对值显著高于高浓度组(P<0.05).术前两组间CD85j、CD158d、CD94、NKG2D表达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时低浓度组和高浓度组CD85j和CD158d的表达较术前升高,CD94和NKG2D的表达下降,而低浓度组CD85j和CD158d的表达显著高于高浓度组(P<0.05).经Spearman系数统计,CD85j和CD158d与sHLA-G5呈正相关(P<0.01),NKG2D与sHLA-G5呈负相关(P<0.01).结论 肾移植受者血Tac浓度与外周血NK细胞数量及其受体的表达具有相关性,低血Tac浓度受者的NK细胞数量及其抑制性受体的表达升高,仍然能有效保护移植肾功能.  相似文献   
124.
背景:白细胞介素17是一种强效的炎性细胞因子,在急性排斥反应研究中较多,而在慢性排斥反应以及急性和慢性共同研究甚少。目的:通过研究白细胞介素17表达与移植肾发生排斥反应的相关性,探索白细胞介素17表达与排斥反应的关系。方法:选取解放军第309医院肾移植后穿刺及复查患者47例,根据患者病情分为肾功能稳定组(n=20)、急性排斥组(n=15)和慢性排斥组(n=12),另取健康体检人员15人作为正常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4组受试对象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白细胞介素17 mR NA的相对表达水平,分析其与血清肌酐和排斥时间的相关性。结果与结论:与正常组相比,急性排斥组与稳定组患者白细胞介素17 m RNA的表达水平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而慢性排斥组患者白细胞介素17 mR NA较稳定组升高了2.89倍(P〈0.01)。急性排斥组及慢性排斥组患者白细胞介素17 mR NA表达水平与肌酐、移植后排斥时间均无明显相关性。提示白细胞介素17在排斥反应中存在显著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