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24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66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56篇
中国医学   136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淫羊藿总黄酮对动物实验性心肌缺血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淫羊藿总黄酮(TFHE)对动物实验性心肌缺血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以垂体后叶素制备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和用高分子右旋糖酐制备大鼠急性血瘀模型,观察TFHE对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大鼠心电图J点及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的影响;观察TFHE对小鼠凝血时间的影响。结果TFHE高、中、低剂量(24、12、6mg/kg)组均能明显对抗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电图J点的偏移,能有效预防急性血瘀模型大鼠的全血黏度(高、中、低切变率)、红细胞压积以及纤维蛋白原量的升高;TFHE高、低剂量(34、17mg/kg)能明显延长小鼠凝血时间。结论TFHE对缺血心肌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改善血液流变学、降低血液黏度、防止血液凝固、改善冠脉循环有关。  相似文献   
82.
高速逆流色谱在天然产物分离中的方法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速逆流技术是近20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色谱分离技术。本文介绍了高速逆流色谱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以及近年来该技术在天然产物分离研究方面的创新之处。同时对高速逆流色谱进行了方法学研究,着重探讨了分配系数的测定方法及其与分离度,峰宽等色谱参数之间的关系,详尽地总结了溶剂系统选择的规律,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3.
目的:观察淫羊藿总黄酮静脉注射和胃肠道给药途径对实验性心肌缺血的影响。方法:采用异丙肾上腺素(20mg/kg)皮下注射诱导产生小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观察淫羊藿总黄酮注射液(i.v.,PSTFE)和淫羊藿总黄酮提取物(i.g.,TFE)对急性心肌缺血小鼠耐缺氧能力的影响;结扎麻醉犬冠状动脉建立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观察静脉滴注(iv gtt)PSTFE和十二指肠给药(i,d.)TFE后心外膜电图,测定血清中肌酸激酶(CK)、乳酸(L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含量及心肌梗死范围。结果:PSTFE(i.v,)和TFE(i,g.)均能显著延长急性心肌缺血小鼠的存活时间(P〈0.01);PSTFE iv gtt和TFE十二指肠给药(i.d,)后能明显降低犬心肌缺血后心外膜电图的△N-ST和△∑-ST值,缩小心肌梗死范围,降低血清中CK、LD和MDA值,增加SOD的活性(P〈0.01或P〈0.05)。结论:淫羊藿总黄酮静脉注射和胃肠道给药途径对实验性心肌缺血均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4.
淫羊藿苷对异丙肾上腺素致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探讨淫羊藿苷对异丙肾上腺素(ISO)致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作用。方法淫羊藿苷(12、6、3mg·kg-1)静脉注射给药5d,采用ISO(30mg·kg-1,每日1次,连续2d)sc诱导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观察大鼠心电图的变化,测定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一氧化氮(NO)的含量,测定心脏指数(HW/BW和LVW/BW)和心肌梗死面积(IS/V%)。结果和模型组相比,淫羊藿苷(12、6、3mg·kg-1)均能有效对抗心电图T波和J点的变化,降低血清中LDH、SOD、MDA和NO的含量(P<0.01或P<0.05),降低心脏指数(P<0.01或P<0.05)和心肌梗死面积(P<0.01)。结论淫羊藿苷对ISO所致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5.
鱼腥草注射液不良反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志芳  孔令义 《中草药》2008,39(10):1594-1596
鱼腥草是《中国药典》收载的一味传统中药,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的功效。鱼腥草化学成分种类较多,生物活性高,疗效确切,一直以来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在其注射液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之后,吸引了众多国内外学者的注意。现对鱼腥草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特别是其注射液不良反应的现状、成因和应对措施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为鱼腥草注射液的进一步开发和改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6.
大高良姜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对大高良姜的根茎部位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研究。方法:采用硅胶和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运用UV、IR、^1H—NMR13C—NMR、MS等谱学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共分离鉴定了11个化合物,分别为4-[(E)-3-hydroxyprop-1-enyl]phenylacetate(1),反式对羟基桂皮醛乙酯(2),5-hydroxy-7-(4″-hydroxy-3″-methoxyphenyl)-1-phenyl-3-heptanone(3),7-(4″-hydroxy-3″-methoxy—phenyl)-1-phenylhep-4-en-3-one(4),[1′S]-1′-乙酰氧丁香酚乙酯(5),反式对羟基桂皮醛(6),对羟基苯甲醛(7),1-(4-hydroxyphenyl)propan.1-one(8),高良姜素(9),trans—P—coumaryl diacetate(10),β-谷甾醇(11)。结论:化合物1是首次从自然界分离得到的天然产物,化合物2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的苯丙素类化合物,化合物3和4是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双苯庚烷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87.
罗建光  张洁  孔令义 《中国中药杂志》2006,31(19):1640-1641
丝石竹Gypsophila oldham ianaM iq·又名霞草、长蕊石头花,为石竹科石头花属植物,产于华北、山东、江苏等地。民间多以其根部入药,作“山银柴胡”用,主要用于治疗阴虚肺痨、骨蒸潮热、盗汗、小儿疳热、久疟不止。丝石竹已报道的化学成分主要是三萜皂苷化合物[1-3]。本实验报道对其中三萜成分的研究,丝石竹干燥根粉碎,经70%乙醇回流提取,正丁醇萃取,经反复正反相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共分得6个三萜化合物,通过对理化常数和波谱数  相似文献   
88.
 目的研究安卡红曲(Monascus anka)中的化学成分。方法体积分数为95%乙醇提取,硅胶柱色谱及Sephadex LH-20柱色谱法分离化合物,运用波谱技术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得6个化合物,分别为lunatinin(Ⅰ)、(±)monascodilone(Ⅱ)、monankarin E(Ⅲ)(、24R)-ergosta-7,22-diene-3β,5α,6-βtriol(Ⅳ)、2-乙酰基-3,5-二羟基苯乙酸(curvulinic acid,Ⅴ)、琥珀酸(Ⅵ)。结论化合物Ⅰ、Ⅳ、Ⅴ为首次从该属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Ⅱ为首次以消旋体的形式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9.
苦瓜过氧化物酶对阿魏酸的生物转化及其产物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深入研究苦瓜过氧化物酶(Momordica chararaia pemxidase)对阿魏酸的生物转化作用。方法:利用苦瓜过氧化物酶在醋酸缓冲液(pH5.0)/丙酮反应体系、室温条件下对阿魏酸进行生物转化。转化产物经ODS-C18反相柱层析和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等手段进行分离。运用现代光谱学技术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得到2个阿魏酸脱氢三聚体,2个阿魏酸脱氢二聚体,分别为triFA3(1),triFA4(2),diFA1(3),diFA2(4)。结论: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利用苦瓜过氧化物酶实现阿魏酸生物转化而获得的化合物,并首次确定了化合物1的立体构型。  相似文献   
90.
石刁柏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石刁柏根茎的化学成分,为阐明其有效成分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硅胶、ODS和Sephadex LH-20柱色谱进行分离,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从其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α—D—fructofuranose—1,2’:2,1’-β-D—fruclofuranosedianhyclride(1)、1,3-O-di—trans-p-coumaroylglyceml(2)、二十四烷酸(3)、山柰素-4’,7-二甲醚(4)、芦丁(5)、槲皮素(6)、5-羟甲基-糠醛(7)、L-天门冬酰胺(8)、咖啡酸(9)、阿魏酸(10)、肌苷(11)、正丁基-β-D-吡喃果糖苷(12)、乙基-β-吡喃果糖苷(13)、蔗糖(14)。结论:化合物1为新天然产物,2,4,7,10~13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