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35篇
综合类   48篇
预防医学   25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目的 探讨苦参碱(MAT)联合高三尖杉酯碱(HHT)对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HL-60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寻找经济有效的抗白血病中药.方法 应用CCK8法检测HHT、MAT单药对HL-60细胞的增殖抑制情况,以低于50%抑制浓度(IC50)的HHT与低于10%抑制浓度(IC10)的MAT联合用药,检测联合用药对HL-60细胞的增殖抑制情况.结果 HHT、MAT单独用药时,随着药物浓度增加,对HL-60细胞增殖抑制作用逐渐增强,与剂量呈依赖关系,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HHT、MAT对HL-60细胞IC50分别为0.042、780 mg/L.MAT对HL-60细胞IC10是32 mg/L,与各相应浓度HHT单独用药比较,不同浓度(0.002 5、0.005 0、0.010 0、0.020 0、0.040 0 mg/L)HHT与MAT(25 mg/L)分别联合用药对HL-60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中药提取物HHT、MAT有抑制HL-60细胞增殖作用,联合用药能增强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2.
全层关节软骨缺损三种修复方法的比较实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评价骨膜移植、软骨移植、软骨下骨钻孔三种方法修复全层关节软骨缺损的生物学特性和修复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重复拉丁方设计的实验分组及统计学分析方法,按手术方式、观察时间、创面大小三个因素分四个水平进行随机分组,将32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的左右后肢制成全层软骨缺损模型,分别进行骨膜移植、软骨移植和软骨下骨钻孔修复,对照组不作任何修复。术后第2、4、8、12周处死动物取材,分别进行大体观察、光镜观察与电镜观察,并对观察指标进行量化,数据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大体观察及电镜观察显示三个实验组在第12周时均能以类透明软骨组织修复缺损,而对照组为纤维肉芽组织。形态学分析表明,三种方法均能以类透明软骨组织覆盖缺损,软骨移植组无明显免疫排斥现象。随着时间延长,修复高度逐渐增加。软骨移植组效果最优,而骨膜移植组优于钻孔组(P<0.01)。甲苯胺蓝染色的光密度分析表明,随着时间延长,软骨基质分泌逐渐增加;三种方法与对照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软骨移植组优于其它各组(P<0.01),但骨膜移植组与钻孔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软骨移植、骨膜移植与软骨下骨钻孔三种方法均能以类透明软骨组织修复全层关节软骨缺损,软骨移植的近期效果最佳。软骨下骨钻孔法修复组织的  相似文献   
63.
目的 探讨骨盆骨折应用螺旋CT扫描三维多平面重建对详细了解损伤部情况、制定周密手术计划、选择适当内固定物的临床意义。方法 本组24例骨盆骨折病例,术前均拍摄X线片并行螺旋CT扫描三维多平面重建。结果 螺旋CT扫描三维多平面重建在显示骨折全貌、确定临床诊断,指导手术治疗等方面具有显优势。结论 螺旋CT扫描三维多平面重建,能够在立体空间清晰地显示复杂骨折的全部细节,有助于理解骨盆骨折的复杂性,应作为术前检查的常规手段。  相似文献   
64.
腹部闭合性损伤十二指肠破裂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腹部闭合性损伤中腹膜后十二指肠破裂虽然只占2,5~5.0%,但因病情复杂、症状不典型,手术处理困难,易出现漏诊、误治,术后死亡率高,合并症多,属外科急腹症中棘手的问题之一。本文总结了Zo例十二指肠损伤病例,重点讨论诊断及术中处理等问题。临床资料本组病人年龄为8~67岁,平均31.6岁;男性16例,女性4例。致伤原因有坠落伤3例,车撞伤害8例,重物局部撞击9例。伤后病人均有上腹及全腹持续性疼痛伴恶心呕吐,胃管引流物带血6例,12例病人有典型腹膜炎表现。术中见复会伤主要有肝、脾、胰、肾及胃、结肠破裂,最严重的病人同时合…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癌组织中长链非编码RNA LINC01614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鞍钢集团总医院行手术切除的75例原发性NSCLC患者癌组织为研究对象,并选取相对应癌旁组织(距肿瘤边缘>5 cm)作为对照,回顾性分析NSCLC相关lncRNA的表达,用实时荧光RT-PCR法检测组织中LINC01614水平,分析LINC01614的表达与NSCL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确定LINC01614诊断NSCLC的效能参数;采用Kaplan-Meier曲线进行生存分析。结果对16个样本进行lncRNA微阵列分析(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各8个),NSCLC患者中发现3261个lncRNA表达水平显著不同,其中1205个表达上调,2056个表达下调。同时,LINC01614为最紊乱的lncRNA,在癌组织中表达上调,是癌旁组织的22.92倍。TNM分期越高、组织分化程度越低、发生淋巴结转移患者,LINC01614相对表达量越高。曲线下面积为0.788(95%CI:0.710~0.821),其诊断敏感度为58.62%,特异度为87.24%;以LINC01614相对表达量26.14作为截断值,将NSCLC患者分为高表达组(26例)和低表达组(49例),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的总生存期分别为22.2个月(95%CI:20.1~34.6)和38.5个月(95%CI:25.3~45.5),高表达组的生存时间明显低于低表达组(Z=10.248,P<0.05)。多元COX比例风险逐步回归分析显示LINC01614高表达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R=2.25,95%CI:1.30~3.90)。结论LINC01614在NSCLC组织中高表达,并与NSCLC的恶性程度有关,可能对NSCLC的预后判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6.
侯鑫  庞立健  邹吉宇  吴桐  张宁  姜鑫  张泽  王琳琳 《陕西中医》2022,(12):1694-1697
目的:探讨补肺健脾方联合茚达特罗格隆溴铵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疗效及对磷脂酰肌醇激酶3/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122例,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61例。对照组给予茚达特罗格隆溴铵治疗,观察组给予补肺健脾方联合茚达特罗格隆溴铵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周。比较两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肺功能、COPD评估测试(CAT)问卷评分、6 min步行距离(6MWT)、血清PI3K、血清Akt水平、PI3K/Akt蛋白表达,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8(IL-8)和白介素-15(IL-15)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FEV1、PEF、FEV1/FVC和6MWT高于治疗前,而CAT评分、血清PI3K、血清Akt水平、PI3K/Akt蛋白表达灰度值、TNF-α、IL-8、IL-15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FEV1、PEF、FEV1/FVC和6MWT高于对照组,而CAT评分、血清PI3K、血清Akt水平、PI3K/Akt蛋白表达灰度值、TNF-α、IL-8、IL-15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补肺健脾方联合茚达特罗格隆溴铵对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疗效较好,患者肺功能明显改善,生活质量、运动耐力明显提高,且PI3K/Akt信号通路表达下调,细胞炎症反应降低。  相似文献   
67.
目的 探讨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失败后采用定制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2004年1月~2008年6月收治粗隆间骨折内固定失败的患者12例,男5例,女7例,年龄75~90岁,平均82岁.12例患者均采用定制型的骨水泥型假体置换治疗.术后观察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及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顺利实施手术,时间约60~90min,无骨水泥方面的并发症;术后均顺利渡过围手术期,术前疼痛症状消失.随访6~18个月无伤口感染、假体脱位、下肢深静脉栓塞等并发症;随访期间未出现假体松动、断裂方面的并发症,髋关节功能良好,效果满意.结论 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失败后采用定制型假体置换术治疗,术后可以获得较好的功能恢复,减少卧床时间,降低病死率,提高生活质量,疗效较满意.  相似文献   
68.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TKA)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常见并发症,致命性肺栓塞(PE)是术后早期主要死亡原因[1].DVT预防已达成共识,争议主要在于药物选择、用药时机和时间、监测筛查等,理想方案需兼顾有效性和安全性.我们以PE为研究终点,探讨利伐沙班、低分子肝素(LMWH)、脉络舒通分别联合物理预防在防治院内DVT有效性和安全性上的差异,以期为DVT防治提供更多选择.  相似文献   
69.
半月板隐匿性损伤2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半月板隐匿性损伤的发生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关节镜治疗.方法 对25例半月板隐匿性损伤行关节镜手术治疗,就漏诊误诊的原因、临床特点及疗效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隐匿性半月板损伤多为半月板层裂、桶柄裂、硬结样变性‘部分伴有半月板囊肿,关节镜下外观表现近似于正常半月板,极易漏诊、误诊,行关节镜诊治后症状消失.结论 ...  相似文献   
70.
<正>按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中的规定,设计性实验(designing experiment)是指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加以实现的实验。设计性实验又称探索性实验(exploring experiment)或模拟性科学研究(simulated scientificresearch),是针对未知或不全知的问题,采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进行大胆设计、探索研究的一种开放式教学实验。实验实施的基本程序与科研过程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