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9篇
耳鼻咽喉   6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16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10篇
眼科学   16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22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免疫毒素LHRH-PE40与人结肠癌细胞系Lovo表面LHRH受体结合的特性,观察其对细胞增殖产生的抑制作用及检测细胞凋亡。 方法:用125Ⅰ标记法检测LHRH-PE40与Lovo结合的特异性; MTT比色法检测LHRH-PE40对胃癌细胞的杀伤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 结果:人结肠癌细胞系Lovo细胞表面可见配基-受体特异性结合,LHRH-PE40对Lovo细胞的半数致死量为0.24 mg·L-1,0.1~10.0 mg·L-1LHRH-PE40作用于Lovo细胞,其凋亡明显(P<0.01)。 结论:结肠癌细胞Lovo细胞表面存在LHRH受体,LHRH-PE40对结肠癌细胞的增殖状态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及促凋亡作用。 LHRH-PE40,结肠肿瘤,细胞凋亡,受体;LHRH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索复方斑蝥胶囊对经典型骨肉瘤患者化疗期间的减毒增效作用及安全性评价。方法:收集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病理学确诊为经典型骨肉瘤且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60例,其中男38例,女2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仅以骨肉瘤经典化疗方案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复方斑蝥胶囊3粒/次,2次/d,在术前2个月及术后2个月连续服用。4个月后评价1年内无进展生存时间、保肢率、毒副反应、生活质量等。结果: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毒副反应方面,实验组白细胞减少及血红蛋白减少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arnofsky生活质量评分方面,实验组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保肢率和无进展生存时间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斑蝥胶囊能够改善患者生存质量,降低骨髓抑制发生率,对骨肉瘤患者有一定减毒增效的疗效,并且具有安全性。  相似文献   
33.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8岁,因右下腹疼痛27 d,发现右下腹包块23 d于2012年2月21日人院.入院查体:右侧腹壁局限性膨隆,左右腹壁不对称,右下腹可触及一包块,大小约15.0 cm×12.0 cm,上界平脐,下至耻骨联合水平,内侧缘位于胸骨旁线,外缘位于腋前线,质地韧,伴有压痛,肿物边界欠清晰,活动度差,全腹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肠鸣音4次/min.腹部彩超:右下腹可见一大小12.7 cm×16.5 cm不均质低回声,边界清,其内未见血流信号,其前方腹腔浅层可见液性病变,范围17.2 cm×5.5 cm,内可见分隔及细密点状弱回声.术前诊断为腹腔脓肿(考虑阑尾周围脓肿可能性大).于2月22日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脓肿位于腹膜外侧,脓腔内浓汁呈暗红色黏稠液体.  相似文献   
34.
盲肠多发憩室是一种少见的肠道疾病,被认为是先天形成,大部分是真性憩室一即具有肠壁的全层。大部分憩室性疾病病人不表现出与其病变部位相关的特异症状。部分病人可以同时合并盲肠憩室炎,症状酷似阑尾炎,病人的症状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变化很大。病人可诉上腹疼痛,恶心及呕吐,疼痛转移至右髂窝处。依病情局限或弥漫,病人可有低热,中度腹部压痛、肌紧张及反跳痛等不同表现,白细胞增高。现将我科收治的1例盲肠多发憩室合并盲肠类癌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绿脓杆菌外毒素A(LHRH-PE40)在胃癌细胞及正常细胞是否存在相应受体表达及存在竞争性抑制。方法将胃癌细胞系BGC-823及正常人肾细胞系293制备成细胞膜,利用125I标记的LHRH-PE40与两种细胞膜进行放射性配基分析, 以及与LHRH竞争结合分析。结果人肾细胞系293未见配基-受体特异性结合;而人胃癌细胞系 BGC-823的结合竞争符合特异性配基-受体结合、竞争。BGC-823细胞亲和力:Kd=(37.82±1.42) nmol/L,容量Bmax=475.00±17.86 pmol/mg。结论 LHRH是胃癌免疫治疗的有效靶点,LHRH- PE40对过度表达LHRH受体的胃癌均具有特异有效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36.
目的 观察比较经上皮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TPRK)与飞秒激光制瓣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矫正近视散光的疗效及视觉质量。方法 前瞻性研究。连续收集2016年1-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眼科行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患者120例(240眼),其中接受TPRK手术60例(TPRK组),FS-LASIK手术60例(FS-LASIK组)。术前及术后1年检查裸眼视力(UCVA)、球镜度及柱镜度。采用国家眼科研究所屈光生命质量(NEI-RQL)调查问卷对2组术后总体评价、术后与术前最佳矫正时的视觉质量及视觉症状进行比较。视力及屈光度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视觉质量评分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 术后3 d,FS-LASIK组较TPRK组UCVA更佳(86.7% vs. 39.2%,χ2=12.80,P=0.007),而术后1个月至随访结束TPRK组与FS-LASIK组UCVA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TPRK组与FS-LASIK组总体满意度均为96.7%,91.7%的患者如再次选择还愿意选择手术替代眼镜,其中白天远视力优于术前是最显著项目,夜间眩光、视近阅读评分较低,男性夜视力差的比例多于女性(χ2=10.68,P=0.046);近处阅读疲劳女性患者比例多于男性(χ2=11.32,P=0.002)。结论 TPRK与FS-LASIK术后长期视觉质量并无明显差异,夜间眩光、视疲劳是准分子术后最常见的不适症状且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37.
姜洋 《中国医药指南》2013,(12):336-336
目的分析实施额叶胶质瘤术后患者的心理,同时探究对其的护理方法。方法对42例实行额叶胶质瘤术的患者实行护理干预,然后观察患者的心理状态。结果经过护理的患者不良情绪有明显改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也较高。结论对患者的心理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护理方法可以帮助患者能尽快康复,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8.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颖  姜洋 《吉林医学》2011,32(13):2602-2602
<正>复方丹参滴丸是新一代治疗冠心病的首选中药。它是由丹参素、三七总甙、适量冰片等组方配伍制成的新型滴丸。临床证实,该药对消除冠心病症状疗效显著,但其抗心律失常的作用未见报道。经临床应用观察,试用于治疗冠心病所引起的心律失常8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9.
直肠脱垂是普通外科常见的一种疾病,临床上可见直肠黏膜、直肠或者乙状结肠向下脱出肛门外,各年龄段均可发生,但成人完全性直肠脱垂并不多见。完全性直肠脱垂可引起阴部神经受损、肛门功能失禁甚至感染等,常用的治疗手段主要有硬化剂注射等非手术方式及经腹或经会阴手术治疗〔1〕。本文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和CD44V6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方法对92例乳腺癌(20例导管内癌,72例乳腺浸润癌),20例乳腺增生组织MMP-9,CD44V6进行标记和分析。结果MMP-9和CD44V6在乳腺增生组织中几乎不表达,导管内癌,乳腺浸润癌表达率显著增高,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且MMP-9与CD44V6过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结论MMP-9和CD44V6的过表达在乳腺癌侵袭和转移中发挥重要,可作为乳腺癌侵袭和转移的重要分子学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